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片段师:现在,我在圆上找了一个点,并且把它和圆心用线段连起来。这样的线段,你们能画吗?请试着画一条。 (生学习操作,师个别指导) 师:这样的线段有个名字,叫做半径,我还想再  相似文献   

2.
“改”教材     
李莉 《四川教育》2003,(12):40-40
教材上《太阳》一课有这样的问题: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我感到这一设计太笼统,不能完全打开学生的思维。为此,我对问题进行了修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你知道太阳公公从哪里出来吗?请画一画,说一说。(2)学完儿歌,你想对太阳公公说什么?这么一改,学生可喜欢啦!修改后的第一问,其实是想让学生学着儿歌的韵律编写儿歌。先画后说,让学生有了说的对象,降低了儿歌编写的难度。同时“画一画”也符合儿童愿意动手操作的特点,激发了说的愿望。来看看学生编的儿歌:沙漠里,太阳从海市蜃楼里走出来;田野里,太阳从泥土里拱出来;操场上,太阳从运动员哥哥…  相似文献   

3.
冬天里 ,幼儿园的小朋友会问 :“小金鱼不怕冷吗 ?”他们总有无休无止的问题要问。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问小朋友 :“这是什么 ?”“是圆圈”、“是薄饼”、“是太阳”……他们对问题发表见解的欲望是多么强烈 !应该说 ,问题意识是人人都有的 ,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 ,它是人适应环境的思维冲动 ,而与人的智力水平没有简单的正相关。然而 ,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种现状 :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小手如林 ,但到了初中举手的已寥寥无几了。高中生还有举手的吗 ?几乎没有了。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5.
我的孙女4岁时问我:“蚂蚁怎么睡觉,是趴着睡?还是仰着睡?”“虾在水里游,又不走路,它要那么多脚干什么?”“太阳为什么是圆的?有方的太阳吗?”我只能回答最后这个问题。我说,太阳都是圆的。她却说:  相似文献   

6.
奇妙的想象     
“加工厂”的小工人正在做玩具,他们把牙膏盒修修剪剪再贴上几个轮子做成汽车,几个人便围在一起开汽车了。我走过去说:“你们的汽车做得真不错,想想看还能做成别的东西吗?”他们就动起脑筋来。陈雷说:“我们给它装上两个机翼可以做成飞机。”翁如意说:“在头上画上眼睛、嘴巴,  相似文献   

7.
妥宝莲 《宁夏教育》2002,(10):60-60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圆圈,当你画在一年级的黑板上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皮球、太阳、苹果、烧饼、铁环……各种各样的答案。当你画在中学生的黑板上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圆。而当你画在大学生的黑板上时,学生可能会哄堂大笑或拒绝回答,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不就是个圆吗?  相似文献   

8.
儿子画了一幅画:蓝色的太阳,还有一些鱼在飞……我觉得很有想象力,可老师说:千万不要把想象力歪曲了,太阳永远不可能变成蓝色,鱼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这叫想象力吗?这叫瞎想!我听了觉得很难过,人类的很多创造不就是源于大胆的瞎想吗?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敢于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敢于让鱼飞上天的孩子是对生活对大自然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多加鼓励呢?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日本老师请孩子们画苹果,她发现有位孩子画的苹果是方的。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孩子回答:“有一次,爸爸将苹果…  相似文献   

9.
快乐的游戏     
今天的晚自习,郑老师带领我们玩了有趣的“画嘴巴”游戏。只见郑老师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画了一个圆,之后又在圆里画了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三角鼻和“3”字形耳朵,完了又添了几根头发。一画完,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娃娃是不是没画完呀,嘴呢?”有的说:“咱们不会要给它画嘴吧?”谁也不知道郑  相似文献   

10.
圆怎么画     
某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在学了圆的画法后她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坏了,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们眼睛直转。一会儿,一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脸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教师当即表扬了他,然后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使它清楚,怎么画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那样画。教师笑着点点头,又说:“我们学校西南边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至此,听课教师认为这一环节该结束了。哪知,授课教师提出一…  相似文献   

11.
透明的眼睛     
五岁的可儿开始学画。在她的画里,月亮成了香蕉,太阳成了烧饼。一天,向来蹦蹦跳跳的她趴在桌子上,憋着口气在纸上涂涂画画,我不禁好奇,她在画什么,她会画什么呢?该不会又是香蕉烧饼吧?!于是我上前问道:“你在干什么?”“画你。”可儿头也不转地答道,那架势俨然是个画家。“画我?”我失声叫道,一个把所有的东西都画成吃的可儿会把我画成什么样?实在难以想象。我的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画上的我可比山顶洞人还奇特——鼻子成了黄豆,嘴巴成了橘子瓣,眉毛比张飞还粗,竟然没有眼睛,看起来怪怪的,很不协调。“眼睛呢?”我无法克制地笑着问。…  相似文献   

12.
绿太阳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春日。,我在一年级上一堂绘画课,课题是《我的太阳》。我先给学生们讲了“后羿射日”的故事,然后和他们讨论了太阳和自然界的关系。在他们对太阳有了足够的兴趣和认识后,开始讲解太阳的画法:它的形状、色彩,如果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可以画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它的光芒可以画成折射、交叉线、波浪线等,它的圆圆的基本形可以想象成太阳公公、太阳叔叔、  相似文献   

13.
幽默快餐     
补课老师:这作业是你完成的吗?学生:是爸爸帮助我做的。老师:回去告诉你爸爸,今天我去家访,给他补习一下功课。有道理“为什么你不让孩子下水游泳去呢?”“为了不让孩子淹死,在他不会游泳之前,我决不会放他下水。”黑河源于何处老师:黑河发源于什么地方?学生:化工厂。·幽默快餐·太阳和月亮尼克问汤姆:“太阳和月亮,哪一个更重要?”汤姆回答说:“月亮比太阳更重要,因为它在黑暗的夜里发光,而太阳却在人们不需要光的白天发光。什么最大老师:世界上什么最大?学生:眼皮最大。老师:为什么?学生:眼睛一闭,全世界都被它遮住了。·幽默快餐·补课…  相似文献   

14.
两个太阳     
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在作画,我巡视着。“刘老师,旺旺他画了两个太阳。”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响起了刘子夜的叫声,引起了一阵骚动。我快步走过去,果然,在旺旺的画纸上有两个大大的太阳,一个已涂好了鲜亮的朱红色,另一个涂了一半。“旺旺他画错了,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他画了两个,他画错了。”旁边的小朋友纷纷指责旺旺,旺旺一会儿用手去弄衣角,一会儿抬头看看我又赶紧低下头去,我蹲下身望着旺旺的眼睛,“旺旺,你能和我说说,你为什么想画两个太阳吗?”“因为,天,天好热,所以我画了两个太阳。”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两天的天气非常炎热,气温…  相似文献   

15.
陈琪敬 《少年月刊》2014,(Z2):22-23
鼹(yan)鼠先生看见太阳就睁不开眼睛,可是,他却很喜欢太阳。一天,他想到了个好主意:我种一棵大大的太阳花不就行了吗?这样晚上也能看见太阳了!一个月圆之夜,他小心地在房前空地上种下了一颗太阳花种子。鼹鼠先生可真勤快,每天晚上都提着小水壶(hu)给太阳花种子浇水。只是,过了好久,他的太阳花种子也没发芽。  相似文献   

16.
一个意识——观念认识到位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对父子,父亲画了一个太阳,令7岁的儿子学画,儿子却未依从父亲,画了一个太阳公主。儿子说:学校里,老师告诉我们太阳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它给我们做了很多好事。我想它一定是个很美丽、很善良的公主。爸爸画的太阳就一个圆几条线,一点都不好看。从这个例子看,父亲的画是观念性的,画的太阳虽概括了“类”的特征,显  相似文献   

17.
一、巧引新知 ,引起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在讲授一个新的内容时 ,教师要通过巧引新知 ,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它产生兴趣。例如 ,教“圆的周长”时 ,我先用一个圆在讲桌上滚一周 ,指出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并量出结果。接着 ,我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并问 ,这个圆能够滚吗 ?能量出结果吗 ?学生都摇头笑了。那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呢 ?学生一下子就对新内容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二、精心置疑 ,诱发兴趣。“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 ,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往往是从疑问开始。因此 ,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男孩子被太阳的光辉深深吸引住了,他站在田埂前面的荒地上,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在用哪个器官来欣赏这灿烂的光辉?是嘴巴?还是眼睛?于是,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把眼睛闭起来,光明消失了。他张开眼睛闭上嘴巴,光明出现了。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于是他的问题被自己解决了:他看太阳用的是眼睛。这个小孩成功了,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知道“太阳”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太阳只能用眼睛看到这个真理。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体验。没有经历“张嘴闭眼”的体验,他会获得成功吗?那样仅仅就是知道太…  相似文献   

19.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为什么?(在翟老  相似文献   

20.
小山 《福建教育》2011,(11):11-12
忽然想起我女儿幼年画的一些三脚猫来。那时她大约3岁,对彩笔无端地喜欢,放到她手上,她就往白纸上划动,一边拿不稳画笔横七竖八地“运笔”。小嘴巴一边嘟嚷“太——阳,太——阳”!笔下就有了一个不圆的圆圈,圆圈四周长着长短不齐的杠杠,她还想当然地给“太阳”画了两只距离颇宽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