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6,(5):44-44
最近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2.
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阅读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乃至价值追求.近年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走低已引起国家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媒体的多样化,阅读的功利性,内容的低俗化,价格的走高等都是造成国人阅读率走低的原因.对此,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作者、编者、出版者应肩负起相应的文化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去年底开始组织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今年4月21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将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仅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对照前3次的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在持续走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郑琳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56-157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阅读风气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和道德风气。连续多次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浅阅读盛行和功利性阅读泛滥的现状令人堪忧。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集各方之力,带动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当前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有1/4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其中城市民居阅读率的下降更甚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走低,国民读书的人数逐年减少,读书氛围消散,这一现状令人担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交流中心,是推动社会阅读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总结我国部分地区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模式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推进社会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4,(12):4-4
第三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近日公布,数据显示,首先国民阅读率5年来持续走低,去年只有51.7%,比1998年下降了8.7%,换言之,有近半数的国民基本不读书。其次是国人为什么不读书?超过半数人的回答是“没时间”。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却告诉我们,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国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了: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5年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的比例为48.7%,与全体国民总体的比例则为42.2%。(4月23日《北京娱乐信报》)网上阅读率的迅速增长,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图书阅读率的大幅降低,但是,整体意义上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更何况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暂时毕竟不能相提…  相似文献   

10.
7月23日上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此前的“国民阅读调查”未列入报纸阅读率,此次调查发现,报纸是我国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而国民图书阅读率较2005年的则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1.
刘涛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80-182
社会阅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建设十分重要,开展社会阅读活动是当今时代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我国的社会阅读正处于深刻的变化中,一方面传统阅读连续多年持续走低,面临着阅读危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和令人欣慰的亮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机遇。提高社会阅读率,就是提升图书馆自身的生存竞争力;引领社会阅读,就是扩展图书馆的生长空间。论本文就如何保障社会阅读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推动全民阅读增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推动全民阅读的紧迫感,对近几年来,图书阅读率连续走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着手实施一系列提高全民阅读的措施,以达到增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使国民传统阅读率明显下降。国民阅读遭遇危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应该并行不悖,相砺相长,相得益彰,并据此选择应对阅读危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吴祥华 《考试周刊》2014,(99):28-28
<正>面对农村中学学生,在当下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情形下,我作为语文老师尤其能感受到阅读之重要。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相对较差,全校高一年级共1000多名学生,能把古典四大名著读完的不到30%,即使有喜欢阅读的,其阅读倾向还是停留在奇幻、动漫、校园幽默等快餐文化上,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  相似文献   

15.
牟翠丽 《文教资料》2009,(12):177-179
本文有感于国人阅读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分析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广阅读,并阐述了多种推广阅读的方法和措施,探讨了推广阅读更广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扫描     
教育的竞争也是阅读的竞争有人说,阅读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此话不假。根据相关权威调查显示,最近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中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7.20期(份)和6.56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与2011年相比,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一边是出版社攒书如"暴走",一般是国民阅读率增长似"蜗牛";一边是书价虚高,一边是打折疯狂,13亿人的读书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透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及阅读现状可以看到,传统纸本文献的阅读率明显下降,图书馆的到访者日渐减少,而分析其原因,反思图书馆的责任,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在建设、开发、服务和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成为有特色的权威性文献传播和开发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读者的成长、成才及继续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9~13周岁未成年人期刊阅读率为55.6%,14~17周岁未成年人期刊阅读率为60.7%。综合以上两个年龄段,9~17周岁未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率57.7%。对期刊阅读量的  相似文献   

20.
论图书馆与大众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阅读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社会国民阅读率下降的现状与原因,探讨了图书馆在促进大众阅读、培养社会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提出了图书馆在倡导大众阅读方面的作用与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