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明理学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在朝鲜呈现朱子学的"一枝独秀",而在日本却呈现朱子学、古学、阳明学、折衷学的"百花齐放"。究其原因在于两国的社会现实不同,朝鲜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体制社会,而日本则是分权的幕藩体制社会。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研究阳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阳明先生逝世之后,阳明学发生了分化,主要后学流派有江右学派、泰州学派和浙中学派等,其中以江右学派最得王学真传。本期就以江右学派的三个人物为例,来分析其思想及其对王学的实践:《阳明学派佛儒调和论的发展困境》主要通过对邓元锡《论儒释  相似文献   

3.
阳明心学是传统实学中“心性实学”的典型形态。阳明心学中既有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实践工夫,也有追求“经世致用”的政治实践操作。黄绾、王畿、顾应祥、王宗沐等作为浙中王学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事功成就中,也有以“心学经世”为理论特质的实学内涵。“实学”也就成为阳明心学的一个学术品格。王阳明的“心性实学”还传播至朝鲜、日本,并在东亚实学版图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实心实学”。  相似文献   

4.
在阳明门下,王龙溪的个性明爽颖悟,属于真真切切的随任开放型,钱绪山的性格偏向于拘谨淳厚,属于实实在在的安分保守型。龙溪"之学玄矣",然龙溪的"玄",恰好可衬托出绪山的"实";一"玄"一"实",在王门中可谓相得益彰。比较而言,龙溪注重"存异",绪山看重"归一"。然在后阳明时代,龙溪的影响力逐渐超过绪山,进而使龙溪越来越自信,以至在学问上轻视绪山。钱王关系的不和,对王学尤其是浙中王学的发展与壮大虽不能说是致命的,亦是伤及元气的。浙中王学因绪山、龙溪的传续而兴旺,又因绪山、龙溪的不和而衰微。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钱明教授对"阳明学"概念在东亚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展开了探讨,指出作为"术语"的"阳明学"源于中国和朝鲜,而作为"概念"的"阳明学"则源于近代日本,并对"阳明学"的贬义使用、中性使用等情形进行了分析。崔海东教授认为阳明南赣乡治实际上是一场顽民归化运动,其综合运用了儒家征伐、政刑、礼乐三大治道,但此次运动显示,阳明全无政权、  相似文献   

6.
阳明学中的“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思想理论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还在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普及。随着阳明学在日本推广的不断深入,日本学者根据本土文化特征赋予了阳明学新的内涵。本文以日本阳明学开山鼻祖中江藤树的思想研究为视角,从日本阳明学的创立、中江藤树的哲学思想(良知观、圣人观、忠孝观、儒佛观)、阳明学对日本的深远影响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阳明学之于日本社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学"教学模式由以教为重转变成以学为重。其精髓就是一个"学"字,其核心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其要义体现五个环节的"学",但"五学"模式又不是呆板的,只要能让学生"学"起来,自主地、合作地、快乐地"学"起来,有所"学",至于一节课要落实几个"学,"从"五学"中的哪一个环节开始并不重要,这完全取决于这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上半叶日本最重要的儒者佐藤一斋,其《传习录栏外书》是关于王阳明《传习录》的阅读笔记,其中观点反映了他对阳明心学的深刻理解。佐藤一斋肯定良知真实地创生万物的思想,认为集义等工夫都可以被致良知工夫统摄。佐藤一斋的思想融会朱子学与阳明学,这是其思想的显著特色,但也招致“阳朱阴王”的批评。佐藤一斋强调朱子学与阳明学只是侧重方面不同,将二者对立,甚至如王畿一样忽视具体工夫。在工夫本体、知行合一等方面,佐藤一斋都提出独具特色的心学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北方王门是明代阳明心学"王门七派"之一,而洛阳王学又是北方王门的主力军.此派学者在学宗阳明的基础上多有发明,为阳明心学北移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时蔚为北方大宗.它即是阳明心学在北方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学派,也是传承"洛学"的重要学派.  相似文献   

10.
阳明学是由王阳明先生所创立,由其弟子后学所继承发展的学说。阳明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说,在其形成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阶段、分化阶段、转型阶段和开新阶段。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阳明学在从明末阳明心学到清代经世实学的转型时期,黄宗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现代,阳明学也不是僵死学问,它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应当深入发掘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亲民说是王阳明学说的三大内容之一,但学术界的研究相对薄弱.王阳明亲民说的提出是最对朱熹改《大学》古本的“亲民”为“新民”而发,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亲民与明德一体的天地万物一体说,二是为政在亲民之说,体现王阳明在政治上切实关爱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和对其丰富内容的完整把握,是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定位时,不能把它简单看成是一个战略或自成的体系,而应是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和怎样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3.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所藏孤本《勋贤祠志》及2012年海内外围绕该孤本而发表的三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为基础,对天真书院作了细致的史料梳理和初步的史实考证.认为从“仰止祠”到“勋贤祠”,并非简单的名称之变,而实为内质之变.“仰止”推崇的是包括“立言”在内的立体的学者型的阳明形象,而“勋贤”关注的则是以“立功”“立德”为重点的事功型的阳明形象.  相似文献   

15.
"诚明"是古代修养之学中的重要精神,它源于古圣先贤治国、治学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中庸》中。唐以后,"诚明"的精神开始被学者重视,至宋代被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等人推崇备至,"诚明"之学在宋代维系相沿而成一道统,但对其义理的解释亦有"等而下之"的趋势,最终发展为"以敬代诚"。明代心学家湛若水、王守仁等从"心即理"的角度重新对"诚明"进行阐释,遂成另一番气象。经历清代的遗忘,及至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又有新儒家以"诚明"为书院院训,足见"诚明"之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正因"诚即道,诚以明道,道不可穷","诚明"精神在不同时代都能发挥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仙之“美”应该首先在长生不死,其实不然,从各朝著名仙真高道的生卒年岁,即可窥见一斑;还有观点认为仙之“美”在无所不能,其实不然,从死后才被拉入仙班关羽一例,则无可置疑地否定了这一点。此外,还有人将仙之“美”与“美在上帝”作比,其实二者之美殊异巨大。道教认为仙人乃是由凡人修真而来,既如此,便不难理解所谓“仙格美”,本质上其实还是“人格美”。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六义”,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用”说,但是没有详细解释“诗六义”把“赋比兴”放在“风”的后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学者质疑此说。孔说固然合理,但“诗六义”的排列也有其内在的逻辑。“风”是最先形成的诗歌体制,而“赋”是“风”最早的诗歌表现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和伦理道德等因素使人们的一些情感不敢直接表达,于是出现了比较隐晦的表现手法“比”和“兴”。而“雅”、“颂”在情感表达上,可以说是“风”的延续,所以排在后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阵营的重要组成成员,作为明中叶闽地阳明心学的主要代表,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诗人。通过分析其乐府诗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美学追求,不仅可以认识诗人乐府诗创作的儒学品格,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诗歌创作与儒学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已有学者指出,V—NP1-NP2句的语义核心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本文进一步证明该句式的基本句式意义为“使某事物由A处转移到B处”,并且这种转移是双向的,一次性的。该句式意义决定了双宾语句不仅包括所谓“给予”类,也包括“取得”类和“等同”类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20.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大国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战役,在《左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因此许多《左传》研究的学者将其归入《左传》"五大战役系列",文章认为崤之战因其各方面不具备算作五大战役系列的条件,不可归入五大战役系列。而春秋后期发生的吴、楚柏举之战因其基本符合作为"五大战役"的条件,故可归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