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和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博尔特2008北京奥运会、2009柏林世锦赛、2013莫斯科世锦赛三次夺得世界百米冠军的全程节奏进行解析,并与2013年世锦赛跑进10s的前5名选手的节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与接近身高的选手比,博尔特步长、步频均有优势;2)传统的步频、步长指数技术风格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区分当今世界顶级百米选手之间技术风格差异的需要;3)博尔特在第6~30步甚至35步之间的步频几乎不变,最后10步步频下降较少,仍能高于起跑后第2~5步的步频,可见其长时间维持步频的能力较强,而其余选手在跑的过程中步频增减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对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和博尔特的100 m技术的时空特征进行剖析,其目的是分析我国选手苏炳添与博尔特之间的技术差异性,以便为苏炳添日后改进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苏炳添与博尔特之间的技术差异主要在于"步长"上,博尔特步长明显长于苏炳添。2)苏炳添的步频指数不理想,即步长、步频呈现非均衡发展,而博尔特步频指数较为合理,步长、步频呈现均衡发展态势。研究认为:苏炳添应在保持步频的背景下,以增加步长的训练为突破口,即:增大前摆角度、支撑腿缓冲角度、膝关节角度以及折叠程度等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为我国男子百米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研究方法,对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与博尔特的百米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炳添步频能力超强,但步长能力仍与博尔特存在一定差距.单步中,前支撑阶段工作距离短是苏炳添与博尔特的主要技术差距.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大幅度后蹬高摆动作是博尔特支撑与摆动技术的突出特征;苏炳添支撑腿工作幅度小、支撑摆动技术不完善使得后蹬力量与身体的向前动力不足.博尔特100m全程步频慢,最高步频保持阶段多,节奏平稳;而苏炳添虽步频快,但最高步频保持阶段少、全程步频起伏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博尔特屡破百米世界纪录的奥秘及为中国短跑运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博尔特参加的北京奥运会和柏林世锦赛两项赛事的100m决赛进行运动学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奥运会后博尔特经过刻苦训练步长、步频及起跑反应能力均有所提高;世锦赛途中跑支撑阶段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更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增加,获得了更大的后蹬力,同时摆动腿折叠技术更加合理有效;如果博尔特起跑更加顺利,冲刺阶段全力发挥,那么百米世界纪录还将再度刷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百米飞人"劳义的成绩与世界冠军博尔特的成绩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二者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借此找出劳义技术上的特点与世界强手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的"百米飞人"劳义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冠军劳义和2009年柏林世锦赛冠军博尔特两人的100m技术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劳义有较好的步长能力,与博尔特的百米技术差距主要在于他的步频能力、起跑加速能力及途中跑技术,在今后的训练中应保证步长能力不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步频能力和改善起跑、加速跑及途中跑阶段技术的合理性,完善整个百米技术突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劳义的百米成绩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6.
男子前十名光荣榜 博尔特 听起来似乎很熟悉:又是两项世界第一,同时又是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博尔特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100米9秒58和200米19秒19。和星光灿烂的2008年相比,2009年博尔特的表现更加完美,这是一个不败的赛季,博尔特以满票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7.
杨华 《新体育》2010,(5):28-30
“摔屁蹲儿也会给加分” 在全世界都在期待足球盛宴的“世界杯年”,在不缺少飞人博尔特、飞鱼菲尔普斯这些“外星人”的英雄时代,在老虎伍兹“偷情门”搞得高尔夫运动热闹哄哄的当口,在车王舒马赫王者回归让F1运动重现激情的时刻,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却成为了《时代》全球最受瞩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博尔特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短跑实力格局。博尔特现象有悖于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基于运动训练哲学角度,从步长与步频之间的关系、短跑运动员选材标准、主项与副项之间的关系、短跑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等四个方面对博尔特现象进行理论探讨,旨在引起我们对博尔特现象的重视,最终为我国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新体育》2013,(9):6-11
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前,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指天祈祷。最终,博尔特跑出9秒77的成绩;摘得世锦赛男子百米桂冠。  相似文献   

10.
男子前十名光荣榜 1 博尔特 决定博尔特排在第一的位置是最容易的事了,因为这位22岁的牙买加小伙子的确是太出色了。他不仅获得了三项奥运会冠军,并全部打破了世界纪录。在他参加的15场比赛中,他只输掉了一场,而且差距只有0.01秒,因此,博尔特获得了所有的选票。  相似文献   

11.
世界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比赛节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德国柏林田径世锦赛上以9.58S的成绩刷新了北京奥运会上他自己保持的9.69s的世界纪录,将成绩提高了0.11s,其合理的比赛节奏是创造这一惊人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从博尔特、鲍威尔等众多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节奏分配特征以及博尔特的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100m跑的合理节奏分配以及博尔特的成功奥秘。以期为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博尔特短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100米比赛的录像的图像和数据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试图从博尔特的技术动作,全程跑节奏,心理状态等方面来探讨他成功的原因。希望广大教练员能从中获得启发,期盼我国短跑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电视录像分析等方法,对著名短跑运动员博尔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独特的身体条件,合理的步长和步频组合等因素是博尔特成功的重要原因。此结果为我国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更新短跑训练观念,提供可借鉴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少儿男子(小学组)9支学校篮球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共计11项,进行测量所获取的数据加以分析。研究表明:1)经因子分析提取少儿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优先发展特征分别是:体重、小腿长、大腿长、小臂长、足长、腕长。2)对决定少儿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5个因子为因变量,以训练年限为自变量再进行回归分析表明:随着训练年数的增加,小腿长度、大腿长度、足长、腕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的发展优于上肢;而体重和小臂长度具有不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田径运动员运动性晕厥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运动性晕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预防和监测的措施。结果显示:大脑一过性的脑缺血是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超负荷运动及剧烈运动后突然中止运动者发生率较高;建议:坚持科学系统的训练原则,避免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运动性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2010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决赛博尔特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起跑反应慢,加速能力较弱;途中跑支腾比低于现代优秀运动员1:1.2的均值,在途中跑中没有发挥自己腿长、爆发力好的特点,需改进抬腿稍低的技术特点,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技术录像统计法对空手道比赛录像进行对比观看,来研究空手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加深对中段击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空手道比赛录像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在空手道比赛中,中段击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对运动员比赛胜负的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段击获胜的技术原因及未来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了中段击组合技术在训练及比赛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跳发球、后排扣球技术动作的助跑起跳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跳发球、后排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为教练、运动员正确掌握跳发球、后排扣球技术提供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居民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居民的文化水平和闲暇时间、体育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种、服务是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