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娜 《晋图学刊》2007,(3):77-79
文章从辨伪的历史、辨伪的内容、辨伪的方法等方面谈到了古人在古书辨伪工作上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提倡现代人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辨伪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来源原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谢伦伯格来源观产生的实践基础,分析了其对来源原则的发展以及对日后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指出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看待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来源原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谢伦伯格来源观产生的实践基础,分析了其对来源原则的发展以及对日后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指出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看待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写文明史,总要给人以新 鲜、别样的理解与感悟。美国学 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提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口号,强调 的是要用全球的眼光看待世界 的各种文明,试图给历史一个客 观超然的评价。这种想法固然很 好,不过实现起来并非容易,毕 竟写历史的人也受一方水土养  相似文献   

5.
尤昊  袁方 《大观周刊》2011,(49):19-19
关于我国现阶段的种种道德问题,有着许多种看法,但是大多数都只看到了消极的一方面。只是站在道德的表现和现状上来进行评价,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解释道德滑坡的原因,另外也没有把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放在道德发展的历史中去看待.只是孤立的去评价,所以只能得出一些消极的结论。我们应该把道德与社会结构的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并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治琴 《今传媒》2013,(1):121-122
大公报作为文人办报,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超然于各种利益之上,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社会各种现象,而且它的评价也会相对公允。这样,我感觉《大公报》这份报纸上反映的清末社会可能就比我们的教科书和我们现在历史研究的成果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有记者问我:80年代中期,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些很有名气的记者,他们所写的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反响。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鲁布革冲击》、《命运备忘录》、《倾斜的金字塔》等。面对电视的挑战,中国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时代?还会不会产生名记者?我有一种感觉,很有可能这样的时代就要到来。为什么?这是因为,新闻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或经济上发生重大变  相似文献   

8.
一、联结能力与系统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 记者的联结能力与系统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事物的不同表达方法,它们都是指记者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当面对某一静止的事物时,要用跨越时间、空间的动态眼光去审视,洞悉它与系统中其他事物的联系,从而找到报道的视角。二者都是来源于哲学中辩证  相似文献   

9.
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记者采访时,需要有锐敏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和用头脑去分析和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耳闻目睹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具有力度,必须是新的独到的。探讨“记者的眼光”问题,对于我们如何选好角度、写出具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我谈谈想法,可能是一孔之见。记者眼光的超前意识记者眼光为什么必须具备超前意识?看来先要弄清超前意识的含义。所谓超前意识,是指人们在一定阶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所作的具  相似文献   

10.
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记者采访时,需要有锐敏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和用头脑去分析和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耳闻目睹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具有力度,必须是新的独到的。探讨“记者的眼光”问题,对于我们如何选好角度、写出具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我谈谈想法,可能是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一枝一叶总关情———记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王然羽佳人们常说新闻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社会报社副总编辑王然认为,记者不仅要用自己手中的笔,更要用记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书写历史。1986年,25岁的王然从部队转业来到中国社会报社...  相似文献   

12.
写文明史,总要给人以新鲜、别样的理解与感悟.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提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口号,强调的是要用全球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各种文明,试图给历史一个客观超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记者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快采访、快写稿,迅速而及时地报道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可以说,没有一种职业像记者这样可以全方位地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去体验、去快速反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参与生活、干预生活、评判生活。工作的辛苦也可以很快得到生活的回报,当一篇篇新闻报道见诸报端,产生社会影响时,记者的一种职业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我在当记者的四年多中,先后采写了揭露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洗衣机、批评会议成灾、电信效率不高以及城市经济中的形式主义等一些干预生活的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我深深感到,记者应该采写干预生活的新闻报道,因为人民群众欢迎干预生活的新闻报道。记者要干预生活,就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正确的报道思想,用这些报道去影响现实。例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电话难”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尤其在哈尔滨市电话错号、串音、跳断等现象屡见不鲜,成为公害。这种现象使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我国的新闻报道也正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充分拓展自己个性化表现,这不仅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个性化表现是一个记者成熟的标志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记者很勤奋,也很高产,但却很少能写出有影响有个性的新闻作品来。你把他的文章放到一大堆其他人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就很难分辨出你我他来。而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角度《扬州广电报》每一期都会刊登一些扬州电台、电视台的消息,记者对声屏节目主持人自然比较熟悉。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怪现象:因为熟悉,常常就"熟视无睹"。有些节目主持人被日报、晚报所报道,而广电报上却悄无声息。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采取"换位思考"的办法,即以一个普通读者的眼光去看待声  相似文献   

18.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地取得发展与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也一样。曾经有人视互联网“如狼似虎”,而今却大有改观,发展中的矛盾要用发展的眼光与手段去解决。当互联网越来越深人人们的生活并在社会影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不当的网络诽谤等种种情况也就随之不断地发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观察     
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搞好新闻采访的重要一环。我们正处于生活发生急遽变化的改革开放时期,记者不熟悉的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热忱关注、精心观察,以敏锐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用头脑去分析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是新的、独到的、具有力度的。这对于我们选好角度、写出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应试教育这个问题,使得这个大家已经感觉麻木的社会问题,再次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这个“新闻眼”,记者得以再次唤醒人们谈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