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认识“声音”的第一教时,我组织了“听一听”的游戏:要幼儿闭上眼睛,我故意用劲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又把水倒入面盆,最后吹玩具小鸟叫。然后让小朋友睁开眼睛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再用“比一比”的游戏方法,鼓励、引导幼儿说说各种声音及描绘这些声音的词。又用对比的方法(平声、高声讲话,轻敲、重敲鼓和钹,轻轻走  相似文献   

2.
200607、08一、教师权威地位派生性早操结束后,幼儿陆续进入活动室。这时一个幼儿大声对小明说:“小明,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让你‘找声音’呢!”小明麻利地跑到前面(教师平时的位置),大声说:“谁在说话?听我说呢,还是听你们说?听,你们比我的声音都大。”说完,他在活动室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指点一些“违规”幼儿,“谁不听话,我就把他关到‘黑房子’里,一天不让他出来,下午也不能见妈妈。”顿时活动室里安静下来。小明作为“小班长”,是教师角色的临时替代者,行使着维持班级秩序、监控约束其他幼儿行为的权力。然而,这种教师“指派”、幼儿“…  相似文献   

3.
在布置活动室时,我从附近的海绵厂找来了一些海绵头。刚一进班,小朋友看到我手中拿着的海绵头,非常感兴趣,都追着问:“老师,您拿的是什么?”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就听见皓皓小朋友大声说:“老师,这是棉花!”听他这么一说,我笑了。我把海绵放在桌上,小朋友都围过来,有的摸,有的捏,有的拿着玩。然然小朋友说:“老师,这是海绵,海绵是软的。”我说:“然  相似文献   

4.
“调”音量     
小朋友们唱歌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响,仿佛在比谁的嗓门大。待幼儿唱完,我微笑着说:“老师要和你们做个‘调音量’的游戏。”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我接着说:“你们看,录音机上有一个音量调节钮,是用来调节声音高低的。老师的手也是音量调节钮,往左拧,就说明小朋友的声音要轻一点;往右拧,就说  相似文献   

5.
滕恒 《幼儿教育》2000,(2):27-27
游戏后,我让幼儿休息一会儿。当我冼手回来时,活动室里热闹极了。原来是曾田小朋友挺着“大肚子”,在慢吞吞地走,周围的幼儿又是拍手又是大笑。我急忙走过去,幼儿见了我都跑回坐位去,只有曾田不知所措。我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的肚子怎么啦?”这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曾田用毛巾被贴在肚子上学你。”这下我明白了,孩子们是在笑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故事《会飞的猴子》。为了能较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情绪,我出了一个谜语,幼儿很快猜出了是“小蜜蜂”。我接着问:“你们还知道什么会飞吗?”“小鸟、蝴蝶、老鹰、飞机、蚊子、苍蝇……”孩子们纷纷发言。“老师,塑料袋也会飞。”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我用疑惑的眼神看了一眼说话的小朋友,原来是刘栋文。他还指着门外的天空说:“老师,  相似文献   

7.
中班幼儿在游戏时,相互之间经常会为玩具和游戏器材而发生争执。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正面启发幼儿互相谦让,鼓励他们在玩具不够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将游戏继续下去。有一次,两个“小医生”为一挂听诊器争了起来。我对他们说“老师只有一挂听诊器,已经给了刘鹏了,怎么办呢?”“刘鹏用完后我再用。”靳娜小朋友说。我进一步启发说:“你们再想想,医院里如果只有医生,没有护士拿药、打针,能给病人治好病吗?”“不能!”我肯定了小朋友的回答,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强调了医生、护士、司药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工作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道理。“我当护士!”靳娜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9.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尽情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这时,如果老师说“好,不玩了,放学了。”小朋友们就会大声嚷嚷:“不行不行!”扮营业员的说“我的东西还没卖完。”当医生的说“我还没给病人看完病呢”做小妈妈的也会说“我的娃娃还在哭呢”……活动室里,一片吵闹声。有的幼儿听到老师说“放学”,就连  相似文献   

10.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个下午,孩子离园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正玩着有趣的游戏。由于游戏还在进行着,我无暇顾及每一位家长,只是用点头、微笑示意。渐渐地,只剩下几个孩子还没有人来接,我就和他们继续玩游戏。这时,杰杰的妈妈来了,她把杰杰喊走了,边走边和杰杰讲着什么。我刚想走过去,见他母子俩已走远了,只好作罢。我打扫完活动室,关门准备离开时,门口值班的老师急冲冲地走来说:“你班是不是有一个叫杰杰的小朋友,他妈妈刚才在门口发脾气,说老师素质差,连孩子是谁接的都不知道,还教什么孩子。还说老师对他的孩子有偏见,为什么星期五孩子没得到小红花。另外还讲了一些极不礼貌的话。”  相似文献   

12.
因势利导     
大概是长了半岁的缘故吧 ,我班小朋友的嗓门也大了起来。讲话、回答问题、唱歌……真担心他们把嗓子喊哑。虽然跟他们讲过道理 ,孩子们仍然不改 ,一天下来 ,许多孩子嗓子疼。一天 ,活动室里又是乱嚷一片。我趁小朋友不注意 ,用录音机把声音录了下来。过了一会儿 ,我神秘地对他们讲要放一段录音听 ,活动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听到录音 ,孩子们都皱起了眉头 :“呀 ,这是什么声音?”“谁那么大声喊 ,真难听!”待他们讲得起劲时 ,我说这是他们的声音。孩子们都愣了 ,我趁机讲了说话声音过大的害处。这样一来 ,孩子们都互相监督起来 ,大声喊的现…  相似文献   

13.
一、报数接力目的:①训练幼儿的数数能力;②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方法:幼儿坐成一列横排。游戏开始,由排首第一个小朋友任意说一个数,第二个小朋友接着往下数,如果那个小朋友把数报错了,就请他唱一支歌或模仿发一种大家熟悉的声音,之后,大家鼓掌,并让他坐排首的位子,接着报一个任意数往下数。如果中间没有人报错数,那么顺次报完后由排尾去做排首,游戏重新开始。注意:教师应根据幼儿数数的能力规定数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数学活动是孩子们用雪花积木练习50以内的数的“按数群计算”。当我说明了意图,分发完积木以后,孩子们的兴致别提有多高了。你看,一会儿就有小朋友举手说20里有10个2,5个5个地数20要数4次……这时,我发现凡凡小朋友皱着眉头,一动不动地在想什么。我走到他身边问:“凡凡,你在想什么,怎么没游戏呢?”凡凡小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5.
节日过后,我问小朋友:“节日里你们看了什么电视?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孩子们争着回答。多数幼儿说喜欢相声、唱歌或跳舞。范垒却说“我最喜欢哑剧。”经他一说后,有不少小朋友接着说:“我也喜欢哑剧。”我问范垒:“你为什么喜欢哑剧了”他说:“因为哑剧滑稽、好笑。”他又说:“我也会演哑剧。”于是我请他当场表演。范垒的表演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他表演完后,小朋友一个劲地拍手。我问:“你们看出来范垒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争着说,并说得头头是道。这件事使我想到,通过哑剧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孩子对它感兴趣,比空洞而枯燥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  相似文献   

16.
我班幼儿(3岁半~4岁),在玩音乐游戏《看明友》时,我发现他们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原因是这个游戏的玩法和《猜猜他是谁》、《猜领袖》等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次是游戏中规定:听“客人”的声音猜他是谁,以训练幼儿的听觉。但一个班的幼儿整天在一起,彼此的声音都已熟悉,一猜即中。为此,我把这游戏的玩法改了一下。我们先让每个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坐成半圆形,开口处为门,再请一个“小动物”来当“朋友”,大家去它家作客。坐在门里的  相似文献   

17.
《大猫和小猫》是我教给幼儿的一首发声练习歌曲:大猫唱歌时声音大,小猫唱歌时声音小。教学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训练幼儿自如地控制、调节自己的音量。小班幼儿十分了解和熟悉猫这个动物形象,一会儿模仿大猫,一会儿模仿小猫,感到特别有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和幼儿都唱得非常投入。正当我想表扬他们的时候,俞俞小朋友举手了,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告诉我他有不同的唱法,我就请他来唱一唱。听他唱后,孩子们哄堂大笑,都说唱错了,唱错了。原来俞俞所说的不同唱法就是把大猫的声音唱得比小猫的声音还小。平时俞俞这个小朋友喜欢独辟蹊径,常常会有一些“坏”主意。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唱。俞俞眼睛一亮,很急切地说:“大猫有时候会生  相似文献   

18.
抓住契机 介入活动 这天刚上班.就看到配班周老师正在生气地收缴幼儿手中的飞机。剧老师对我说:“幼儿无心上课,拿着内制的纸飞机飞来飞去。活动室里到处都是飞机.王刚小朋友竟然将飞机飞到我的头上。惹得小朋友哄堂大笑。”周老师还说:“我已经够宽容的了,自从学了《纲要》,我也知道要改变教育观.尊重幼儿,但你看这就是尊重的结果。”我笑笑说:“你休息一下。让我来。”  相似文献   

19.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