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前编目与在版编目(CIP)和联合编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分析发现,印前编目、在版编目和联合编目在编目机构、编目主体、编目对象、编目时间、编目目的、编目用途方面存在区别;而印前编目与CIP和联合编目之间的联系则更多地表现在印前编目对CIP时效性的继承、对联合编目联合性的发展及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引入专业分工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书编目工作性质及编目员须具备较强业务技能和渊博知识情况的分析,结合印前编目强调及时编目的特性,指出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分析印前编目网络编目系统为知识共享提供的便利条件;详细论述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类型:背景知识、学科体系知识、业务知识和影响编目的综合知识;最后,探讨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缘于对电子资源管理的需要。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使人们难以在海量的数据中准确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于是人们就试图模仿图书馆使用的卡片方式来对数字资源进行相关的描述和编目。现在,以数字方式出版的文献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印前编目定义,对其编目主体、编目对象、编目时间、编目手段、编目形式、编目过程六方面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印前编目工作流程具备电子化、网络化、同步化的特征,继而对编目流程进行探索,并以《中图法》A大类图书为例进行分析,最后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打样是模拟印刷、检查制版阶调与色调能否良好合成再现、编辑校对信息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修正或再版提供误差及数据标准,同时也是印刷墨色、墨层密度及网点扩大等数据的正式印刷参考,是保证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准。因此,打样是一个连接印前和印刷的重要工序,打样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版和印刷品的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公司不断推出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印刷生产解决方案,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生产时代,数字打样技术也逐渐进入印前打样领域。数码打样是出版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性工艺环节,直接制约着出版印刷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的质量。数字打样技术对纸张、油墨、硬件设备和软件等都要求严格,而目前即没有统一标准的高精度设备,更没有与硬件设备相匹配、对操作过程和色彩参数进行整体控制的打样软件,很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都对其敬而远之,仍采用原始的低效率打样方式。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通过联机合作编目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享、书目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控制、整合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以及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编目三个方面。编目工作在受到内外环境变化挑战的情况下,应通过四条途径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更新编目工作理念、变革编目工作的组织管理;重视规范控制工作、推进书目标准化;整合各种资源、增强OPAC的服务功能;加强编目人员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CIP)的起步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简称CIP),即根据一定的标准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摘自GB12451-90)."在版编目的目的是在有关文献被出版之前,向出版商提供编目效据,以便使这些数据能够被印刷在该出版物中.通过这种办法,出版物和它的编目数据可以在同时被图书馆、书商和其他需要这一数据的人们所利用"(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5年编制的关于CIP的国际调查报告).这种编目形式不仅可以保证书目信息与图书出版信息同步传递,而且可以使图书编目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启事     
为加快学术成果的交流速度,顺应网络环境下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的需求,《中国图书馆学报》部分文章将于纸质出版前在中国知网上印前发表。印前发表的文章,将获得中国知网提供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简称DOI),可唯一标识一篇文  相似文献   

9.
中文图书自动编目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一些出版社运行的复合出版系统包含有ECIP软件,灵活运用XML语言、排版软件、数字文献处理、元数据研究诸方面的技术,在制作复合文件的处理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中文图书的自动编目。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数据归并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联机合作编目是网络环境下实现编目资源共享,降低编目成本的最有效的编目方式。作者通过CALIS联机编目示范工作的具体实践,对联合目录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无法归并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文献编目再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献编目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应予理性对待。文献编目中的三种符号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客观性、规范性、逻辑性三项基本原则,是文献编目的精髓,贯穿于古今编目理论和技法之中,三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表1。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