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之昂 《红领巾》2005,(2):19-21
人类的肤觉-躯体经验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内在驱动力,是人类一切创造的原点.人类工具创造中包含着肤觉-躯体经验的审美创造因素,这些因素通过视觉化间接表现出来.甚至在思维领域的创造中,也潜在着一定的肤觉-躯体经验的象征因素.  相似文献   

2.
视淫是人类本能的表现之一,是从自身身体感受出发对异性身体的观看。男女视线的交织构成一个隐秘的社会。视淫是视觉艺术的表现主题之一。视淫具有空间自由性、乐而不淫的自我提升、主体的自动和无思等特性。视淫以潜在的无觉、无思和自动的方式消解着现代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经历是为了进行体验,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验。但如果学生不能将体验抽象、提炼为经验,那就不能为再学习提供服务,也就没价值了。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未必就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后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和个体的感觉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提升经历,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并在经验的不断上升、转化、运用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散文写作与经验知识汤国铣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属性、特征获得整体性映象的过程。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感知不是象镜子那样,对象是怎样的情形映照在脑子里也就是怎样,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受主体知识水平(包括作为感性知识的经验在内...  相似文献   

5.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与"数学双基"同等重要的"基础"之一。强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其主要作用和教育价值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教师经验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教师经验的共享不仅可以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有利于有经验的教师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职业学校教师经验传播的新方式。这些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学校教师自身优势的值得实践的有效传播方式。一个好的教育经验传播方式应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和创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四基”,明确了“四基”的内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引起重视。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理智新论》这部重要的认识论著作中,莱布尼茨在坚持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同时,又特别强调和重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在对“感觉经验”的认识中,已试图突破经验论与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这在哲学的认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见。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师们对其中前三项的研究非常多,唯有基本活动经验让人感到虚无飘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教师们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课程理念缺乏必要的思考。下面结合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德国继受罗马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其经验主要有: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对法律继受的有利影响;大力培养和使用罗马法专家,为法律继受提供智力支持。其最大的失误是继受的罗马法与德国社会的实际并不完全相适应,从而加深了德国社会内部的裂痕,是引发德国农民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经验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验思维是遵循直观同异对立统一律、运用经验思维方法操作经验语词代换、把握对象观念 ,建构用经验逻辑结构起来的思维成果的逻辑规律型代换思维。直观同异对立统一律是在不变革对象观念的前提下 ,从直观的同与异的对立统一中径直地把握、代换对象观念的逻辑规律。经验逻辑是通过经验思维组织经验逻辑形式而建构起来的思维成果之意义的结构。经验逻辑形式是经验思维成果之意义结构的一般模式 ;包括经验概念、经验命题、经验推理、经验论证等。经验思维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第一个运用自然语言的基本思维方式。运用经验思维 ,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它的历史功绩应充分肯定 ,它的否定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华道金 《中国德育》2007,2(6):15-17,31
理想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自尊感作为个体对自我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个体自尊感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个体自尊感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实现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终极意义上,审美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古代中国的道家和禅宗美学是如此,现代西方的马克思美学也是如此。但是,道禅美学自我设定的绝对理念是宇宙本体论的道或佛,而马克思美学自我设定的绝对理念是人类本体论的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力量。然而,二者相通的是:在审美感悟中,个体都是通过与绝对理念的浑然合一以超越有限性和相对性而达到精神上绝对无限和自由的。  相似文献   

14.
风俗之美在于养民知耻。羞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石,是人之为人的伦理道德底线,对个人修身和社会文明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剧烈转型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根本在于对全民进行羞耻感道德教育实属必要,并最终才能在国际上重塑文明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形象。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内部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教师的职业形象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严重悖离。教师职业形象研究应改变传统思路,立足于现实,关照其内在精神——专业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美感等,从而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实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同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体育美学的时象,体育美学的根本任务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逐渐以"90后"为主体,这些"90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等较强,但是对身心健康、对婚恋、对集体、对自然等的责任意识较淡薄。加强培养"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应从丰富角色体验、培养情感、尊重权利要求、扩大实践覆盖面、多举并措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王安忆无疑是一个自觉追求独立小说意识的作家。早期王安忆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性别意识和年龄征候,她以少女的纯真感受作为艺术再现,在写作时还原为一种直觉经验。这种自发性直觉写作的小说意识在文本中表现为独语、写实和再现等特点,她的早期创作实际上是对现实主义传统回归的顺应和接受,这表明作家的写作还处在一种公共意识状态之中,缺乏自觉独立的小说意识。  相似文献   

19.
陈允平的词在不谈国事、闲看山水的表面下蕴含了沉重的身世之感。倦游思归、寒士之悲和生命意识,由表及里共同构成了西麓词身世之感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美学的角度,对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的悲剧意识进行解读和论述。《窗》的悲剧,是“社会群体的悲剧”、是“生存状态的悲剧”、是“人生哲学的悲剧”。这种独特的悲剧意识、深沉的悲剧力量,成就了小说的不朽价值,确立了它在人类悲剧艺术史上的应有地位。但《窗》在揭示人类社会悲剧的永恒性时,却过多地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因而使读者没有看到这种悲剧性的价值所在,没有看到这种悲剧当中的光辉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