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海无边     
罗西 《内蒙古教育》2007,(12X):43-43
这是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相似文献   

2.
心海无边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重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重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10克时,他才可能会有所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的物体,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20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两手重量的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相似文献   

4.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2):36-37
案例一:天平平衡学轩小朋友正在科学区探索天平,他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分别放上5克和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往右边倾斜.接下来他不断地往左右两边的托盘上添砝码,可天平总是不平衡.他不解地问我:“老师,怎么会这样呢?“没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边的托盘一压,这时天平的指针左右摇摆,最后指向中间.他高兴地欢呼着:“太好了,平衡了.““你真棒!但是如果不用手压,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让它平衡吗?““可以加砝码,可是我已经加了,不会平衡.““想想看,要怎样让它平衡呢?““两边托盘上的东西要一样重.““你说得真棒,那看看你两边加的砝码重量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他边检查边答道:“这边(左)一个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另一边(右)只有一个10克砝码.““那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我紧接着问道.“哦,我知道了.“说完他从左边的天平上取出5克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成功了.“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每次都能让天平平衡…………  相似文献   

5.
二进制     
先看一个问题:在等臂天平上称物,必须备有不同重量的砝码若干.如果物重(整数)不超过31克,备有1克、2克、3克、…、31克等31个砝码,当然够了.但这太麻烦,能否少备一些砝码呢?  相似文献   

6.
一、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判断吗? 我们可以先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三个脸盆,分别注入冷水、热水和温水,将你的左手浸在冷水中,经过几分钟后,把左手浸入温水中,这时,你的左手感觉到温水是“热”的.如果你将右手浸在热水中,经过同样的时间后,把右手浸在温水中,这时,你的右手却感到同样温度的温水是“冷”的!  相似文献   

7.
砝码称重     
例1.有一架等臂天平,配有5个重量为整数克的砝码,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一边,物体放在另一边。要想从1克开始连续地称出整数克的物体,怎样选择这5个砝码才能称得最多?  相似文献   

8.
第12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有一道很有趣的题目:给定13只砝码,它们的重量都是整数克重,任取其中12只,都可以将其分成重量相等的两组,且每组都有6只砝码.求证:这13只砝码重量均相等.^[1]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会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重量。他将班上同学分为每4人组,每组给架天平,一袋散装白砂糖,一个砝码盒,盒里装着1克、2克、5克、10克和20克的砝码各若干个。  相似文献   

10.
苏晓玲 《数学小灵通》2004,(12):47-48,42
1.现有100个物体,其重量分别为1、2、3、…、100克。设它们可以用有8个重量为整数克的砝码的天平分别称出其重量。请问最重的砝码的最小可能值是多少?并清写出所选的8个砝码的重量。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目的证明视网膜上盲点的存在,并证明盲点位于视网膜上靠鼻侧的一边。二、实验步骤(以测试右眼盲点为例) 1.双手握拳,两臀向前平举,两拳靠拢,拳掌相对(拳心向上)。2.两拳伸出长大拇指,指尖向上。3.闭上左眼,右眼盯住左手的大拇指指甲(这时,实验者实际上两个大拇指都能看到)。4.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地向右平移开去。此时实际者虽然盯住左手拇指指甲,但同时能看到移功中的右手拇指甲。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问了家长们这样一个问题:"非洲丛林里生活着一种毛色黝黑、长相十分滑稽可爱的黑面疣猴,这种猴子常常上百只聚在一起,靠采摘树上的野果为生。你们想一想,当有小猴子在现场时,它们的父母是把低处的果子留给它们,还是让它们爬到高枝上冒险?选择前者的举左手,选择后者的举右手。"家长朋友们稍思片刻,立即给出了答案。我大体看了一下,大家举起的几乎全是左手,有几个开始举右手的,看到大多数人举了左手,后来也换成了左手。看到这里,我笑了。我问其中一  相似文献   

13.
百变小金刚     
动作说明:前奏:双手握拳,手心向上,扭动腰部,随音乐踏步。①~②右手屈肘前举胸前(举手状),左手手背朝上轻托右肘,左右交替4次。③~④双手握举,右手侧平举,左手靠胸屈肘,左右交替4次。⑤手心朝外,向上斜举4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下午,我们生物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蜗牛力气有多大的有趣的观察实验。事先我们捉来了10多只小蜗牛,随便取了其中3只,分别编上1、2、3号。先称出1号蜗牛是1.7克重,然后用棉线拴住蜗牛的外壳,棉线另一头拴上一个10克重的砝码,放在玻璃板上让蜗牛去拉,只见蜗牛毫不费力地拖着砝码向前爬行。把砝码加到110克,蜗牛还是若无其事地挥动着一对触角向前爬行。当砝码加到170克时,它就十分吃力,一次,两次,费了很大的劲,终于向前拖动了。再给它加上5克砝码,这时,它虽然拼命向前使劲,身体伸得很长,差不多整个身体快要脱离壳了,一用劲,被拉长的身体竟向后倒滑起来。可是它还是不服气,一次,两次,三次,每用一次劲,身体就向后滑。就这样,拉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 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 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 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 ,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 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因祸得福     
“你帮我取一下重40克的砝码。”“这四块祛码的重量均为整数克,可以称从1克到40克之间的任何整数克重的物体。”嘴因祸得福》答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有一块重1价沙…因祸得福@黄晋晓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在不断的提升和改进,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越来越凸现出来,这是一个进步。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所谓的人性关怀,值得我们反思。一次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个小男生举手发言时,一会儿右手,一会儿左手,两只手轮流着举,笔者觉得非常好奇,就悄悄地问他原因。那位小男生开始不肯说,后来又偷偷地告诉我,这是老师教的。如果会回答某个问题时,就举右手;如果不会回答就举左手。我问他为什么两只手不停地举,他调皮地笑了笑。举左手右手的故事,笔者在一些杂志和书籍当中看到过几则,许多专家、同仁对此进行了充…  相似文献   

18.
左手与右手     
晚风轻轻地吹着,大家都进入了美好的梦乡。周围的一切变得寂静起来,只有树被风吹得沙沙响。这时,左手和右手说起了悄悄话。右手叹着气说:"左手,每次有活干,主人都让我去,看我多累呀。你命好,差不多每天都没什么事做。"左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右手在挖苦自己,因为平常主人很宠爱右手,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右手拿。但是,左手不想跟右手计较,平静地说:"兄弟,我们是同一个家族的,又何必分贵贱呢?我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哼,你能和我称兄道弟吗?别坏了我的名声。"右手说。左手听了这样的话,再也受  相似文献   

19.
二进制     
先看一个问题:在等臂天平上称物,必须备有不同重量的砝码 若干.如果物重(整数)不超过31克,备有1克、2克、3克、…、31克 等31个砝码,当然够了.但这太麻烦,能否少备一些砝码呢? 宁玉认为只要备有30克、20克、10克、9克、8克、7克、6克、5 克、4克、3克、2克、1克砝码各一个,共12个砝码就足够了. 亚夫认为还可少一些,只要备有30克、20克、10克、5克、4克、 3克、2克、1克砝码各一个,共8个砝码就足够了. 老师则认为,学过二进制计数以后,便知道备有5个砝码就足 够了. 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二进制”谈起. 日常生活中,采用上次讲的“五…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一架天平.如果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是在1克到30克中间,那么只要1克、2克、4克、8克、16克五个砝码.例如,要称27克重的物体,怎样使用这五个砝码?实际称称看."这道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数的组成与数的分解知识,扩展到使用天平称物体重量.目的是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讲清两点:一、题中指定的五个砝码克数相加(1+2+4+8+16=31),和大于题中指定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数,因此可推断出要使用的砝码只能是1至4个(含4个)之间,即最多不可能使用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