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B·鲍威尔是第一位接受过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来华办报的外国人。1917年6月9日,鲍威尔协助托马斯·密勒在上海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始了他在中国实践和传播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征途。鲍威尔一共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25年的时间。25年里,他以更为专业化的手法经营和出版《密勒氏评论报》,并将该刊打造成了远东国际舆论的平台,使之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鲍威尔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凝聚了"密苏里新闻帮"中的中外编辑记者,实践和传播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鲍威尔还积极配合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任院长威廉士(Walter Williams)筹建"国际新闻学会"(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Institute),在中国高校推广新闻专业教育的"密苏里模式"。  相似文献   

2.
卢愚 《今传媒》2010,(12):73+82
《西安建大报》复刊以来,办报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拥有数万读者、对社会多层次的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高校新闻纸。本文具体分析了《西安建大报》独特的办报理念和经验,认为其具备了"近"、"活"、"秀"三大特点,即全方位地贴近校园生活和目标读者群,版面元素丰富,风格玲珑娟秀等,是一个值得认真探析和总结的成功标本。  相似文献   

3.
闫伊默 《传媒》2021,(12):94-96
《拂晓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党和人民的报纸,在烽火岁月的光辉办报历程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形成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本文重温《拂晓报》办报思想,明确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强化党管媒体和党管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推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4.
闫鸣 《中国记者》2018,(2):58-60
《中国纪检监察报》秉持"特色立报、科学办报、质量强报、人才兴报"的办报原则,把握时度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多次改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具体办报实践回答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做成什么三个问题,走出了一条求新求变、自我革命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江南都市报》是中部欠发达地区都市报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其迅速崛起与持续发展,既缘于对都市报先驱办报理念的继承,更在于其对本土报业环境与受众市场的研究、对办报理念的创新。归结起来,其成功主要由于两点,一是坚持"百姓立报、生态办报、品牌强报"的办报理念,打造并坚守品牌特质;二是不断发展"自办发行、广告代理、多元化经营"的创新思路,强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成舍我创办的《立报》是他办报生涯的得意之作,《立报》的办报理念成就了《立报》,也对萨空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是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服务成了萨空了一生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萨空了以工农兵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革命建设生活,实践"代表群众""教育群众"的新闻出版理念,成为了我国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观点摘编     
《中国记者》2012,(2):27
"智慧立报"的内涵与追求《文汇报》总编辑徐炯在2011年12月15日出版的《报刊业务探索》上刊文,详细介绍了《文汇报》"智慧立报"的办报理念,以及这一理念在"文汇深呼吸"栏目上的体现。徐炯认为,智慧立报不是智慧办报,它是要为知识分子读者的"求知"提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创办的报刊在整个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笔耕不辍的一生承载了他不断变化、丰富的办报思想和他坚持不变的办报立场。变化体现在:其办报宗旨从"力求政治清明"和"实业振兴"转变为强调启迪民智、拯救民族危亡。其个人的政治立场的转变,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三个阶段。而其一切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为读者服务体现了其不变的大众办报立场。为了坚持这一立场邹韬奋坚持人格和报格的独立性。这些变化的变与不变便构成了邹韬奋跌宕起伏的办报历程。  相似文献   

9.
李道明 《军事记者》2008,(12):13-15
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家军兵种报纸,面对官兵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保持并发扬自己的特色,办出受官兵欢迎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报纸来,这是海军报社同仁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追求。根据海军、海政首长指示要求,从前年开始,我们确立了“新闻立报、深度立报、精品立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并力求把这种理念内化成全社同志的办报能力与办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
马林 《新闻战线》2012,(10):45-47
枣庄日报以"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为办报思路,认真落实"新闻立报、特色强报"的办报理念,分别从报业经营、机制变革、新媒体融合等多方面入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背景下,实现了有效"突围"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专业报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出报周期较长,一般以周报、周二、周三居多;专业性内容往往比较枯燥,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性信息太多;受众面窄,社会影响力小,等等。因此,专业报在被"断奶"后要继续生存,要进入报业市场参与竞争,就要扬长避短,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受众、市场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的出路。一、把专业报真正打造成一张"信息纸" 1、为受众提供"专门化"信息服务。过去专业报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办报围绕主管部门转,使专业报成为一张行业机关报。专业报所  相似文献   

12.
办报要靠群众。办报又要靠“几支笔、几把手”。如不依靠群众,报纸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如果报社缺少一小批写作高手和办报能手,那也不可能把报紙办得有声有色,有劲有文,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几支笔、几把手”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决定报紙水平、创造报纸风格的人物。强调他们的作用,是群众办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立报>的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清晰地显现着创办者、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恪守的"报纸大众化"理念,表达着成舍我先生办报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报纸--上海<立报>与众不同的内在含义与社会背景.成舍我先生刻意追求的"报纸大众化"目标与其"二元化"的价值取向无疑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一党报开展读者评报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有利于了解读者的需求,有利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有效地改进党报经营,使之在社会主义四个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的中国报纸,除去被称为"蚁报"的小报,其主流范式大概有三种:民营商业报纸(商人办报)、专业报纸(文人办报)和党报系统(政党办报),三种范式相互重叠,长期并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历经政权更迭,民营商业报刊的生存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状态和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担负着宣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企业报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企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坚持"胸中有全局,心中有读者"的办报理念,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主动融入、服务大局,以经济报道为重点,以推动企  相似文献   

17.
林莉 《新闻爱好者》2011,(19):48-49
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文人办报"曾经走过了一段辉煌而曲折的路程。本文尝试从储安平的办报活动出发,探究"文人办报"在中国走向终结的悲剧成因,并以此为鉴,论证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办报理念,即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专业主义。本文中的"报",在现代意义上,泛指各类新闻媒体,新媒体除外。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报担负着宣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企业报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企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坚持"胸中有全局,心中有读者"的办报理念,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主动融入、服务大局,以经济报道为重点,以推动企  相似文献   

19.
六月,江西省三家县报在修水报社召开了首次联系会。江西省的三家县报——波阳报、临川报、修水报,过去联系较少。这次相聚在一起,互相介绍办报情况,交流办报经验。修水报社的代表汇报了全国部分县报第二次业务讨论会的情况。三家报社还就如何解决办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交  相似文献   

20.
专业报姓“专”,如果要在突出主旋律、唱好重头戏的前提下,拓宽办报路子,让报纸更好地走向社会,真正发挥其“喉舌”、“窗口”和“桥梁”作用,就必须把专业报的专业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一、专业报的专业性 专业报是专业系统新闻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表现: 它具有专业性强的办报宗旨。专业报特别强调为专业中心工作服务,如《湖北政法报·新生周刊》,它的办报宗旨是:“为罪犯走向新生指路,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这一办报宗旨决定了它具有多种特殊性:一是特殊的地位,是专政机关的喉舌;二是特殊的工作对象,为监狱内的人民警察和职工以及服刑人员服务;三是特殊的工作任务,把绝大多数罪犯改造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的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