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藏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档案,反映了民国时期民族教育、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融合,对其进行利用研究能够更好地为现在处理边疆地区的教育问题、文化认同提供经验。本文从档案利用资源、利用手段和成果三个方面入手,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建设、加强校地合作等利用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古就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民国时期是宁夏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灾后民国政府当局采取了一些救荒措施,但由于民国时期时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救荒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宁夏史料中,有关民国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救荒措施的资料欠缺并零散。笔者尝试从零散的史料中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及其特点、民国时期不同政权采取的荒政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作为我国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档案管理形成了专业教育和研究探索并举的发展局面。本文从专业教育、研究探索、积极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大学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很好地研究民国时期的警政历史,提高此时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章对国家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开展了入馆文献调查,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的民国时期文献联合书目、CADAL等民国专题数据库和多家图书馆在线书目进行检索,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警政图书出版和收藏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警政图书从版本、作者、内容、时间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民国时期警政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在困难中酝酿和创办,在动荡中艰难发展,在战乱中负重前行,但图书馆学教育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回顾了民国时期文华图专、上海国民大学、金陵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校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艰辛历程,总结了这些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这段历史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成舍我是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先驱者,对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从新闻职业化角度以成舍我新闻教育实践为例对民国新闻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成舍我新闻教育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并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注重手脑并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婷玉  赵国鹏 《兰台世界》2016,(19):116-119
民国时期,新疆国民党在党员的民族、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地域等结构上的优化提高了新疆国民党的整体实力,是国民党中央实现控制新疆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思潮的推动两个方面指出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动因,重点考察论证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黎飞 《档案管理》2022,(2):43-46
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应始于1923年11月之前创办的南通文牍专修科,而并非是1934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按照实施主体,可将民国时期档案教育划分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和多元教育主体并存两个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看,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具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和浓厚的官方色彩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学术色彩较弱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大中小学校学则一组/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近代教育起步于清末,发展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北京教育事业处于新旧教育转换阶段,即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的过渡时期,新式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本组史料选取不同时期北京(北平)地区有代表性的公、私立大中小学校学则,内容包括学校的教育宗旨、教学内容、学制、管理体制等等,从中可以大略窥见当时学校教育的概况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重镇之一。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史档案进行深入挖掘。从毕业生视角回顾和梳理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推动科研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分析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社会贡献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裴艳 《中国出版》2022,(19):67-71
法学讲义是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受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法学讲义的编著出版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特征。法学讲义编著出版活动中反映出的出版与教育的关系、商业出版机构的作用以及知识生产断裂与承继的问题值得研究和省思。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宁夏档案馆查档时,曾见过几封民国时期的电报,从中看到民国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和奥运会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边区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交界地区,与蒙、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壤,因此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回民族的关系意义重大.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当时社会实际情况,逐渐制定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适合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教育政策.本文就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紧迫性、具体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确立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民政府时期宁夏初、中等教育问题之研究,学术界多侧重于教育实践之探讨。而将近代中国人关于宁夏初、中等教育的思想主张与实践综合加以考察方面,尚未见学界有专发表。笔将这两方面问题联系起来加以梳理,希能有助于对民国时期宁夏初、中等教育问题之全面思考,推进宁夏近代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范凡 《图书馆》2011,(6):50-52
文章认为从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著作入手,能够考察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还原那个时期的真实面貌,并总结其学术传承与地位。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中国的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著作等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这项研究对于建立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学术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1):107-115
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突飞猛进,编制和发布图书馆年度报告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图书馆界的重视。在图书馆法令、规程中,民国政府明确规定了年度报告制度。中华图书馆协会号召各馆编制、印发年度报告,大力推动年度报告制度。图书馆学者也积极宣传编制年度报告的意义和方法。从现存图书馆史料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年度报告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卢沟桥事变前发展迅速;呈公开化趋势;坚持客观性原则;报告时间相对固定、体例各异。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民族既有种类的增加,也有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分布格局基本定型。本文以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民族为主要论述对象,分别对其来源、分布和人口数量进行探讨,并分析此时期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顾赟 《兰台世界》2016,(13):50-52
针对民国时期媒介事业获得发展,但部分民众迷信媒介、盲目相信报纸杂志新闻报道的问题较为明显,不少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学者提出了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教育思想主张,包括在大中小学校开设新闻科、通过广播和民众教育馆普及新闻学知识等。这些民国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依然有着十分重大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