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采用以泡沫条为主体的复合微型实验装置,4min内完成了氯气的制备、氯气颜色的观察、氯气强氧化性、氯气的水溶液酸性,漂白性,氯气尾气处理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学生数理化中高一版高中阶段学习的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很多,主要有:氯气、氯水、Ca(ClO)2、HClO、O3、H2O2、Na2O2、SO2、活性炭等.按照漂白原理可以分为三类:1.氧化型:这类漂白剂主要包括:氯气、氯水、Ca(ClO)2、HClO、O3、H2O2、Na2O2等,它们都具有强氧化性,均可将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氯气、氯水、Ca(ClO)2、HClO的漂白利用的都是HClO的强氧化性;O3属于能释放出氧气的单质;H2O2、Na2O2属于能释放出氧气的过氧化物.以上物质的漂白是彻底的,不可逆的.其中H2O2反应后产物是水,故是一种绿色漂白剂.物质的强氧化性常与漂白…  相似文献   

3.
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和酸性。课堂演示实验中存在以下不足:(1)药品用量多,造成浪费;(2)使用仪器多,装置冗杂,操作麻烦;(3)实验时间长,影响教学进程;(4)实验时有氯气逸散,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下面介绍一种密闭式氯气系列演示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氯气的试剂、方法;根据反应特点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根据氯气的性质和与之反应所得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选择性质实验的仪器、装置等。一、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1)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氯化物氧化为氯气。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及学情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第二课时. 这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氯气,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6.
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基本内容,其覆盖面大,但规律性不强。下面对如何复习该部分内容谈谈做法。一、复习方法1.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入手,理解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原因;把氯气的化学性质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同氯气的性质联系起来,顺藤摸瓜,导出氯气的用途。2.从原子结构入手,复习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在本校高三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氯气》。当教学程序进行到复习氯气的氧化性时,笔者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熟知的能表现氯气强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当笔者在课堂上巡回检查时发现,很多同学都写出H2S Cl2===2HCl S这一反应式。此时,笔者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设计出一个化学实验装置,以实现这一反应。  相似文献   

8.
卤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题,共45分.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的物质是().A氯化钾;B溴水;C碘酒;D氯气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 Cl2=Br2 2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3.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充满的正确方法是().A将干燥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B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瓶口;C将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放在瓶口;D将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4.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盐酸与铁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改进一:为了取得较多的、稳定的氯气气流,采用氧化性强的KMnO_4去替换较弱的MnO_2。 改进二:为了不使过量氯气不会溢散在空间而污梁环境,或在制备装置边上串联了用NaOH吸收尾气的吸收装置烧杯上,即在制氯水的烧并口上按一双孔塞,一为氯气输入口,一为尾气排出口。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在第四章第一节《氯气》里讲到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有个演示实验是用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原理,目的是验证氯气没有漂白能力,而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能力。在本实验中,一个关键的可变因素是水。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经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相似文献   

11.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几乎能氧化所有的金属.氯气也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直接化合,非金属单质中只有氯气、氧气、稀有气体不能跟氯气直接反应. 1.Cl2与H2的反应Cl2与H2极容易化合,其混合气体在点燃或光照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HCl.  相似文献   

12.
立体识氯水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2体积氯气溶于1体积水中可制得饱和氯水,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只有大约39%的氯气反应,其余仍以氯气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氯气与水的反应———可逆性Cl2 H2O HCl HClO,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 H2O H Cl-  相似文献   

13.
直接使钢粒与氯气接触做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销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钠粒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不仅阻碍了销粒内部的销与空气中氧的接触,同时也阻碍了销与氯气的接触.但在氯气氛围中,向销位滴加少量的水,不仅可迅速溶解去掉销位表面的氧化股,且无须另外加热,也能迅速引发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1.反应容器的制作1.1用一块薄陶质地砖,制成宽约2.5cm,长约4cm的小块,并使其四角呈圆形.然后在陶块中央用刀炉出一个口径约1cm,中心深约0.3cm的雏形小窝.1.2将制成的小陶块置于一内口径约3.2cm的广口瓶中,并使…  相似文献   

14.
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剂等.有关氯气的实验又是中学实验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对氯气性质实验的评价是常见话题,也是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5.
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在化学教学中,氯气的性质实验存在如下不足:①药品用量多,造成浪费;②使用仪器多,装置冗杂,操作麻烦;③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造成教学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针对以上不足,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设计出一种密闭式氯气性质的系列实验。1实验用品浓盐酸、高锰酸钾、普通大红纸条、黄纸条、滤纸条、蓝色石蕊试纸条、40%KI溶液、40%KBr溶液、5%的NaOH溶液、钠、铜粉、22mm×200mm具支试管、分液漏斗、12mm×160mm粗玻璃管、17mm×180mm…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人教版),在讲解化学键时做了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是:取一粒黄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如图1),观察现象。图1钠与氯气反应  相似文献   

17.
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H2和N2合成氨B.用A l和V2O5反应制取钒C.用C l2和消石灰制漂白粉D.用油脂制肥皂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 C l2=Br2 2C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3.已知K 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 O H,反应中1m olK H()。A.失去1m ol电子B.得到1m ol电子C.失去2m 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4.已知C 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 o2 ,C o2O3、C l2、FeC 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  相似文献   

18.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由于氯水成分具有多样性,性质具有多重性,所以“氯水”是氯的知识点的“精髓”.下面笔者对氯水考点进行归纳,并就其在高考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氯水考点归纳1.氯水的形成实验室中所用的“氯水”,通常是把氯气通入盛有蒸馏水的圆底烧瓶中,并不断摇动烧瓶,氯气会尽量溶解,即制得黄绿色的“氯水”.2.氯水的化学性质(1)新制氯水的多重性质比较氯水是一种混合物,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和性质的多重性.(见表1).表1成分表现的性质反应实例Cl2(1)强氧化性(2)加成反应Cl2+Mg M…  相似文献   

19.
一、氯元素的知识链二、氯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认识和理解1.两种氯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①歧化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2体积氯气溶于1体积水中即可制得饱和氯水,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只有大约39%的氯气已经反应,其余仍以氯气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1.氯气与水的反应———可逆性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用双线桥表示为:Cl2+H2OHCl+HClO失e-得e-其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Cl是还原产物,HClO是氧化产物。2.新制备的氯水的成分———多样性新制备的氯水中含有Cl2、H2O、HClO、H+、Cl-、ClO-以及少量的OH-(即三分子四离子)。3.新制备的氯水的性质———多重性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