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话“是”     
在现代汉语单句中 ,作为特殊句式的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兼语句、连动句、“是”字句在结构上或在意义表达上与一般的主谓句不同。“是”字句通常是以“是”为标志 ,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因而也称判断句。“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应为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①韩寒是《三重门》的作者。②纳米技术是一种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的技术。句①主语“韩寒”和宾语《三重门》的作者”是两个同一关系的概念 ;句②主语“纳米技术”从属宾语所表示的“技术”一类的事物。所以 ,句①②都是“是”字句。有些语句虽然用了“是” ,但它们的主语和…  相似文献   

2.
“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在语用上,“把”字句用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一般避免使用“把”字句,或者使用错误。  相似文献   

3.
贾君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115
明末清初,“把”字句的使用相当宽泛,通过对《醒世恒言》中所使用的“把”字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将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发现该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点:“把”的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把”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在比较中,试图简单概括“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比”字句的句式义是谓词赋予两个同类事物在某一共同属性上呈现量级差异。典型的“比”字句的句法结构是“X比YR”,包括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客体和比较结果四个要素,并具有“差比”的语义特征;非典型的“比”字句分别具有“胜过、等同、不及、极比、泛比”等语义特征,并且它们各自在句法结构上与典型的“比”字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的语义性质制约着句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根据介词的不同,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可分为涵事"把"字句和"用"字句两种类型。前者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或分裂前移而生成,后者则只能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而生成。这两种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由于标记涵事的介词不同,其述谓成分、谓核动词的句法与语义特征以及主宾语的语义类别都存在着差异;涵事介词短语与其他句法成分在句法、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与匹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不同的构句机制。  相似文献   

6.
把字句是一种很重要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本文较详细地探究了把字句的“把”后宾语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上下文句子中的主宾语的关系。指出“把”后宾语在篇章中对上下文词语照应、语意连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全面整理可以发现,花东卜辞中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惠”字句中的宾语前置,一类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另一类是肯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其中“惠”字句中的宾语前置有“惠+受事宾语+V”、“惠+工具宾语+V”、“惠+地名宾语+V”和“惠+原因宾语+V”4种类型。旧有卜辞中,未见“惠”字后面跟有原因宾语的例子,因此这种“惠+原因宾语+V”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应为花东卜辞中首次见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把”字句进行穷尽式收集,然后对其宾语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以及“把”字句自身的结构问题进行探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异于现代汉语“把”字句的情况,最后本文试图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传统课题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和构成条件 ;二是“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及“把”字介引的对象———“把”字宾语的语义类型。近几年来 ,不少语法学家还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作了考察。文章对“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即“把”字句主语的施事性和事件的原因性 ,“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及其谓语部分的复杂性作一点浅层面上的探讨 ,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认识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句式。  相似文献   

10.
与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相比,沔阳话中以“等/紧”构成的被动句只有完全式被动句,以及含被动意义的“遭、挨、乞、逗”谓词,没有复合形式,其所带的宾语也各有限制。在句法功能上,“等/紧”字完全式被动句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在语用上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普通话中较文一些的“被”字句不能译成沔阳话的“等/紧”字句。  相似文献   

11.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勤工俭学生出于高度的责任感,有目的地在华工中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取得了相当成绩。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成立后,更加注重在华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并团结他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华工们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并自觉投入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而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语感教学和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对语言的输入有准确、敏锐的理解能力,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有正确、熟练的言语输出能力,因此说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感教学.笔者试图从语音、语调等方面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汉语听力课引进中文歌曲的设想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听力课的难点 听力课是重要的语言技能训练基础课,同时也是留学生感到难度较大,收获甚小,比较头疼,没有成就感的一门课.老师也普遍认为这是一门不容易上出"彩儿"的课.在人大留学生对各种课型及教师的评价中,跟其他课型相比,听力课得分偏低.这说明,作为一个独立的课型,听力课有不同于精读、口语、写作等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许正是听力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条件的,只有吸收中国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中国文化才能变为民族的精神资源和强大动力.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该融入中国文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关注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外往来的增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外来词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外来词在汉语这一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不可避免地染上汉民族语言的独特色彩。试从文字的角度来谈一下外来词的汉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叠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十分常见的词语现象,有的又称类叠.叠词有音节的重叠(叠音词)、语素的重叠(重叠式复合词)、词的叠用(词形的重叠)、词的反复等形式.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词形模仿训练是学生词语学习的一种手段,其中叠词仿写的类型非常普遍.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语言习得阶段,让学生准确模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意识的结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让学生把握叠词类别的模仿规范,让学生的语言概念规范习得.  相似文献   

17.
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结论具有着极高的科学信度和应用价值。可以将汉语语料库应用于中学语文学科研究中近义词的多角度辨析、句法研究和作家文体特征研究等方面,也可以将汉语语料库应用于中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授课模式的改革中。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汉字解释的角度,依次对“示”、“柴”、“神”、“禅”、“社”的神话意义进行了描述,在与古希腊及日本神话的参照下,指出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漫长的神话时代,这些神话的故事文本虽然消失了,但它们的意蕴却通过汉字保存了下来。本文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存在及消失的可能性进行了简要的勾勒。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应该姓"语",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全的人格。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是许多教师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与中国诗歌有着相同的意境美,通过阐述中国诗歌意境、中国画意境以及与中西方绘画进行对比后,说明意境特性,展示中国诗歌与绘画的意境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