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卫视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3月27日《非诚勿扰》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收视冠军。《非诚勿扰》的火爆,得益于其较好地把握了市场需求、新颖的内容设置和主持人与嘉宾形成的谈话场。  相似文献   

2.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开播,带动了新的一轮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非诚勿扰》的成功,与它自身节目形态、节目包装、节目内容的创新有着重要联系。在肯定《非诚勿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节目本身所存在的真实性、不好的社会价值导向等问题。本文以《非诚勿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节目的创新和优势所在的同时,对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求达到全面理性地看待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3.
相亲节目在中国的兴起由来已久,从较早的《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到现在热火朝天的《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其中《非诚勿扰》的争议性和传播力可以说是最突出的。应该说,是《非诚勿扰》将相亲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要想了解我国相亲节目的传播模式,《非诚勿扰》的样本借鉴就显得非常必要。作者希望通过对《非诚勿扰》的传播模式分析,尤其是从符号学和叙事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对国内相亲节目提供一点启发性的元素,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谢佳沥 《新闻世界》2010,(10):81-82
2010年,电视荧屏继上世纪90年代末之后又一次掀起了"婚恋交友"的浪潮。而站在这潮头浪尖的,正是当下红极半边天,占据了收视率半壁江山的江苏卫视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究竟是什么因素能让《非诚勿扰》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非诚勿扰》进行全面地分析探讨,剖析了一个成功栏目背后的得与失,以期为中国的电视栏目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于仰飞 《今传媒》2011,19(1):75-76
自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到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国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格外引人关注,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前列,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本文试图解析新派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以及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受欢迎的社交婚恋类节目——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在2011年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结束了澳洲专场和美国专场的录制之后,节目组在英国华文媒体《华闻周刊》的协助下,圆满完成了《非诚勿扰》英国专场的录制。《非诚勿扰》英国专场共招募男、女嘉宾超过2000人,报名首周就吸引了五百多人。据悉,在英国的华人华侨人数近80余万。  相似文献   

7.
张社宁 《新闻窗》2010,(6):59-60
江苏卫视推出的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在2010年创造了中国娱乐节目收视率的奇迹。随着《非诚勿扰》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外界的批评之声也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中,笔者主要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整改前的节目为文本,认为除了普通的身体快感体验,《非诚勿扰》为男性和女性受众提供了开放性的文本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各自生产意义,结合时下的社会,并生产快感。这不同于以往真人秀节目的深层快感产生机制,是《非诚勿扰》受到追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在电视节目策划中设置悬念以赢得观众关注已然成为了当前电视节目策划的一个重要手段。《非诚勿扰》的节目策划者在整个节目设计中将悬念的设置和节目的流程成功的结合,有效的激发了观众的期待心理;除了悬念之外,《非诚勿扰》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另一个亮点是冲突话语在节目中的呈现,在《非诚勿扰》中,冲突大量的表现为嘉宾间的语言冲突,一些观点的碰撞起到了制造社会话题的功能,这些原因或许正是《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非诚勿扰》作为一档相亲真人秀节目,凭借高收视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笔者将从媒介社会学视角来解读《非诚勿扰》火爆的原因,并通过解读其成功的原因,探讨真人秀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出版震动出版业 2008年12月19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将冯小刚首部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实现了全媒体出版。据悉,《非诚勿扰》首印图书30万册.已销售近20万册;互联网阅读进入收费状态.点击量超过百万:移动梦网上线8天.访问用户量接近5万:汉王手持阅读器已有5000台电子本预装《非诚勿扰》。  相似文献   

12.
吴沙沙 《新闻世界》2011,(10):102-103
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正式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发现该节目除满足了受众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初衷——获得消遣娱乐外,还满足了受众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如获得新知、自我确认、环境监测等。但是《非诚勿扰》节目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影响受众这些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中国电视,真人相亲类节目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尤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夺人眼球。本文以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情感商品为视角,从理论背景、内容体系和价值支撑三方面探讨了《非诚勿扰》的节目创意。  相似文献   

14.
陆华 《今传媒》2011,(11):80-81
《非诚勿扰》的迅速走红引起了其它电视节目的同质模仿,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节目能够复制它的"收视奇迹"。本文对制造出这一现象的《非诚勿扰》及其蕴含其中的娱乐元素、文化价值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苏卫视的相亲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收视率一度超出了国内综艺节目老大《快乐大快营》。本文通过剖析《非诚勿扰》程式化的制作模式,探讨其娱乐模式的商业意义,并思考我国娱乐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之时,应保持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6.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3,(4):11-12
美国名杂志《读者文摘》二申破产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的母公司4年内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负债4.65亿美元。2009年8月,这家企业的美国分支第一次申请破产保护,次年2月脱离破产保护程序时,遭遇持续债务困扰和欧洲、亚洲业务下滑。非洲版《非诚勿扰》正在酝酿中据悉,非洲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欲引进《非诚勿扰》的节目模式。津巴布韦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非常受欢迎,相信类似节目在津巴布韦  相似文献   

17.
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卫视新派婚恋交友栏目《非诚勿扰》的"热播"与"火爆"引起了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以传播内容、媒介分析以及受众分析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诚勿扰》节目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伴随着《非诚勿扰》的开播走红,并迅速风靡大江南北,以婚恋交友为主题的各类栏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省级电视台的屏幕上纷纷出现,蔓延开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欢喜冤家》;湖南卫视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卫视的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播出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在《非诚勿扰》火爆荧屏的同时,浙江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安徽卫视等也跟风推出了同类节目,一时间"相亲热"席卷了中国电视荧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相亲节目的火爆由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点燃,随着诸多问题的浮现,这档栏目一直备受争议。本文提出了《非诚勿扰》高收视率下引发的几个典型问题,从媒体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