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刘优 《广西教育》2013,(10):27-2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已成为当前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则是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不协调——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从而获得终身可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有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时进步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发展性”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它是高效实现教学方式、思维结构、课堂环境平衡的“和谐性”课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智慧性”课堂。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创造力缺失;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课堂具有生成性、开放性,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开放思维、求疑思维的良好思维习惯,由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到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意识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则说明教师指导得越合理得法。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外部的学习逐步转化成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所谓“参与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它提倡教育应注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组织数学课堂数学,要求将数学知识置于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投身其中,亲身经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发生、发展,直至最终解决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直观描述、  相似文献   

10.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 ,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 ,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 ,叫学生欲答不能 ,欲罢不忍 ,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一、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类型1.激发兴趣型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讲授“常见的化肥”一节时 ,笔者用悬念导入新课。“一农家的碳酸氢铵化肥被…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7,(12):33-34
“鱼”,代表固有的知识;“渔”,就是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方法和手段;而“欲”则是指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即学习的主动性。从现实来看,学生只有主动学习,也就是“有欲”才能更好学习,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加有效。作为教师,应从“鱼—渔—欲”的探索中,力图找到一条社会信息化社会的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戴端全 《教育》2007,(12S):48-48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的积极互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和落脚点,将创新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细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细、讲全、讲深、讲透,把学生的思路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明的教师,总爱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一下,或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动手、从不越阻代庖,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设置空白艺术的技巧空白艺术在教学中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教学活动,如果设置得当使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发现”.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1.引课时…  相似文献   

15.
潘宇 《江苏教育》2004,(3B):27-28
陶艺教学使孩子们在泥土的素朴和原始中寻找快乐,“玩泥巴”体现出学生“随心所欲”的创造过程,也让学生体验着创造过程中情感的愉悦和自我表现欲的满足。因此,我在陶艺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表现的“随心随意”,又注重捕捉在某一阶段闪现的瞬间灵感,引导学生感悟自己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16.
在创新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现代网络下的多媒体教学更以它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多角度的领悟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动学习简单的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融入教学活动中。因此,创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在其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扬飞 《生物学教学》2005,30(12):18-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7,(Z1)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把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主题内涵。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音乐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即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探求问题,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收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