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节目改革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主持人节目大量涌现,节目主持人队伍相应地迅速发展,并成为大众传播领域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大众传播学领域的有关学者也开始把注意力投向节目主持人,一批有关论著相继问世。广大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评论的话题逐渐从他们的声音、外形、风度、衣着提升到对其文化素质、知识水平、思想内涵的探究。专家的重视,竞争的激烈以及受众品味的提高给节目主持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鞭策.节目主持人开始认识到,要得到受众的喜爱、专家的认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在知识、素…  相似文献   

2.
试论主持人节目的审美特征孙东海主持人节目这种形式在我国问世以后,给我国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给广播电视审美创造提供了新的天地,使受众得到审美愉悦。笔者根据主持人节目的实践,试图探索主持人节目的审美特征。一、“我”与受众的交流感主持人节目以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尹剑虹 《视听纵横》2005,(1):120-120
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初单纯的宣传工具转变为传播工具,节目类型丰富了,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适合特定节目的定位,又要适应节目特定观众的需求。因为主持人是节目与受众交流的桥梁,受众对一个节目的信任与接受首先表现的就是对主持人的信任和接受,而他们所能够信任与接受的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主持人节目中,当节目风格与主持风格发生矛盾时,往往会有两种风格“不搭调”的情况出现。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是广大广播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主持人节目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主持人节目要求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是由受众需求和节目内容所决定的。其一、主持人节目传播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不同的受众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对节目有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亲近性,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必须细分受众群,在设计不同主持人节目时要认真考虑主要收听群的心理和听觉规律,这样才能吸引并稳定收听队伍。比如《对农村广…  相似文献   

5.
用于大众传播的主持人语言不可失去审美性。然而,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导致了主持人浮躁和投机的心态,继而导致播音创作水平的空前下降,对自然主义语言表达方式的趋之若骛成了“时尚”和“荣耀”。在此大环境下,那些本来语言功力深厚的主持人也怀疑起自身的价值;一些初上广播电视的主持人干脆不去锤炼语言。面对主持人语言的人文性、艺术性日趋淡化、遭受挑战的现实,本文试图从主持语言、主持人、节目和受众几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阐述一个笔者对强化主持人的语言审美意识必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眼下现象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严焱 《新闻传播》2009,(12):57-57
我们都知道,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的人,主持人就像一座桥梁和纽带,是节目的中心和灵魂。那么,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除了达到形象、业务能力等基本要求之外,把握好“自我心态”关也尤为关键,因为语言是心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主持人的心态能直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主持人的好坏、水平往往直接影响一个节目的收视率,甚至决定一个节目的存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受众素养的逐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持人的“自我”与“非我”在节目中的作用直接影响一档节目的好坏。一档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好的创意、构思、结构,而且有一位合适的、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难发现,近年来,一些收视(听)率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与主持人的魅力和能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开口说话,司空见惯。但是否善于说话,“说什么、怎么说”则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化底蕴和个性魅力。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是主干,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尤为重要。在看电视节目时,观众“听其言、观其行”也了解、评价着节目主持人。如果主持人口不择言、表现不佳,不仅令观众扫兴,也会使大家对节目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9.
曾致 《声屏世界》2000,(8):50-52
浮躁的体现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中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态度,语言的规范、技巧的把握、人格的修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被这些播音员和主持人所忽视、轻视和漠视。于是,与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不协调的播音与主持浮躁现象,不知不觉地侵蚀了播音创作主体的头脑,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广播电视节目中,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新闻宣传的应有效应。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10.
信任感,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某一个体从心理或情感上对另一个体的认同和依赖的心理体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信任感指的是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特定的认可和主动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秀的直播节目主持人,应该会运用和调动情感因素,使自己的情感始终处于饱满和积极的运动状态,与所主持的内容相融合,与受众相呼应沟通,找到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好的节目能让人经久难忘,震撼人心,大多是节目主持人的情感经过直接体验或者间接感悟到的,处理得真诚而恰当,并且超越了自我的狭小范畴,升华为极具现实意义的真情,从而让节目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以,直播节目主持人情感运用得是否得当,会A接影响到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对新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主持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挑战,广播电视主持人不但不会被新媒体所淹没,而且还会借助新"平台"不断进行角色转变,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发展与增强受众粘合度必不可少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栏目的质量高低、受众欢迎的程度,与主持人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选择好主持人就成为各地电台、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除了向社会招聘主持人以外,也安排一些原有播音员向主持人转化。因为播音员向主持人转化,本身具有一些有利条件。但是二者毕竟有明显的区别,转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转化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认识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的差别。 一、心理差异 一般意义上的播音员是指在广播电视中,以文字稿件为依据,以有声语言为手段进行宣传的专业人员;主持人则是以自已的身份,自己的个性直接面对受众,参与节目的采、编、播、控(录)全过程,是节目的制作者、组织者、播出者,是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联系人。由于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创作依据、创作身份,与受众和节目关系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初次担任主持人的播音员往往坐在话筒前不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位置,不习惯这种播出方式,很茫然,很别扭,对一个完整的节目颇有难以驾驭之感。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性,需要经过一番调整才能改变,而调整的基础就是要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差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和态度上的端正,语言的规范、技巧  相似文献   

15.
秦楚 《军事记者》2011,(7):49-50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受众信息需求的提升,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中互动、参与的比重越来越大.以主持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态已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不仅新闻、专访、连线、谈话等节目出现了大量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多的综艺、娱乐、体育、经济与社教等各类节目中也出现了记者型主持人的面孔。他们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受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定位与错位潘世权主持人节目是广播改革的产物。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主持人节目已日趋成熟。然而,成熟的主持人节目也容易在听众心目中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在人们快节奏、多变幻的现代生活方式下,主持人节目能否适应受众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化,主持...  相似文献   

17.
郑路遥 《东南传播》2014,(7):173-175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通过电视媒体的大平台来推销时下流行的商品,引领受众的消费需求和购物理念,因为这些因素使得电视购物类节目体现出它的特殊性,在有稿和无稿播音当中对象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就《香港精品购物直通车》节目创作,笔者主要针对受众的特殊性浅谈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对象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对象感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特别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是“说话”,因此,主持人的语言也就成了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这也是社会的主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播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益加大的信息量的需求,受众渴望出现新的播报模式,"说新闻"以快节奏、多变化的特点,温和幽默的语言被广大受众接受和喜爱。作为"说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主持人是联系媒体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因而这种特殊性就要求主持人应当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主持人良好的新闻素养、政治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说新闻"节目主持人更富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这样才能适应"说新闻"节目迅速快捷、内容丰富的传播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人眼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光鲜的职业,因为它可以让人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鲜花与掌声也会随之而来.而每一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都希望自己深受受众喜爱,在受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这"光鲜"仅仅是一种表面,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真正肩负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