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艳芹 《青年记者》2008,(12):53-54
一 网络时代伴随着新的传播环境,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生态作为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络传播克服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可以说网络世界中人人是主人,但是网络传播在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权与名誉权被侵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等问题,破坏了网络生态平衡,给我们提出许多伦理问题.网络受众作为网络传播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其伦理问题也成为网络生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赵洁 《青年记者》2007,(6):72-73
道德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因此,考察新闻伦理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交往的实践。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正是这样,它是在人类迈人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的一种,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时,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新闻伦理问题。简单地说网络新闻伦理就是信息的传播与受传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与传播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是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传播中,依靠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是出于自律的要求而规定的成或不成的规范,它同样要求新闻传播处理好新闻与事实、传播与受众、新闻传播与社会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基于网络而构建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网络传播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趋势,因而也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网络传播中存在着传播内容泛滥、信息侵权、网络霸权、数字鸿沟等伦理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网络传播自身特点的影响以及网络行为的失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毕晛  孙宜君 《新闻世界》2013,(12):96-97
以开放性、匿名性等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模式,为民众提供了充分表达观点的平台。然而,我们应看到,在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出现提供了载体,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伦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深、最广的新型传播系统和联系纽带。网络传播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和交往方式,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传播的特征、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得出只要以理性和现实的眼光看待网络,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网络定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张晓冰 《新闻知识》2004,(9):55-56,26
经过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方式发生转变,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开放性、主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以及极大的自由感和平等感。然而也必须看到,网络在全民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7.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 ,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人类传播历史的新篇章,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既是原有传播方式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新的特点。网络传播的发展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大的话语权,使得网络成为了民意表达的新的主阵地,只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表达能力,网民都能够成为网络中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获取者,这也将推动现有社会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物体即媒介:物联网的传播图景与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物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其传播图景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物联网旨在追求"智慧地球"的目标,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本文从物联网的传播情况入手,分析其传播趋势及可能遭遇的传播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从前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方式变为了即时的双向性网络传播,无限大的信息空间为人类沟通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负担,为此我们呼吁媒体与大众携手共建一片洁净的信息天空.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每次传播方式的变革无不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以几何级数提升,无不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成为新一代标志性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网络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除了传统传媒所使用的点对面的、单向的信息传播途径外,点对点的、面对点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途径成为网络传媒的重要特征。博客便是这种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交流工具,正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但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微博传播也面临着严重的伦理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健康的微博伦理生态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内容层面、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阐述了微博传播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传播的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它给我们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当我们享受着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乐趣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当网络中假新闻、假信息、不利消息或负面新闻出现时,若我们不巧妙运用公关手段及时去化解它,而任由负面消息在网络中传播,那将可能演变为网络危机.严重的话将会令一个人名誉受损、企业破产、政府公众信誉下降,因此当网络危机出现时,我们应及时运用公关手段防止危机蔓延,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减轻网络传播危机带来的损害,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传播话语环境。搜索引擎处在网络传播中的关键环节,提供"关于信息的信息",正在成为网络传播中新的权力中心。它以过滤关键字、发布搜索热点、设置搜索结果等多种方式来为公众设定议题,引导舆论,潜移默化的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搜索引擎正在像大众媒体一样设置我们的议程,影响和重塑我们的信息环境。因此,要正确认识和警惕其在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伴随产生了网络传播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然而,网络在影响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传播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而很少考虑作为受众的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和爱好。结果导致,网络传播信息量越来越多,可用率却越来越低,网站运行成本快速增加,网络运行效率却迅速下降,这就是网络传播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很大相同的一个特征就是其言论空间的空前扩大。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的自由性同样体现在通过网络传播言论信息的自由性。网络言论信息传播经历了从单纯转发传统媒体的言论信息到原创性地登载签约评论、特约评论和网友来稿,从借鉴传统媒体的言论传播到适应新的传播特点而日趋个性化的快速发展过程,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确立网络言论信息传播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8.
胡磊 《当代传播》2007,(4):56-58
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冲击着人类文明,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益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虚拟世界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本文在"Google Earth"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政府强化网络舆论引导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莹 《今传媒》2012,(8):53-54
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传播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在带给人们高效便捷的同时,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试从网络自身、社会环境、网民自身等方面找寻产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