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对手、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相似文献   

2.
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给学生心灵上的自由,尊重学生,及时给予肯定,赏识他们,是培养学生自信,使其获得成功的金钥匙。本文从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一、给学生以微笑理解,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心境。二、尊重呵护,给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三、赏识鼓励,给学生成功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我做班主任工作近二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懂得,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呵护、关注和培养,更离不开教师日常的人格引领。只要我们坚持每天给学生一次展示、给学生一个台阶、树一个标杆、给一点爱心、给学生一点肯定、给学生一点理解、给学生一个活动空间,班主任的工作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一方面要实行教学民主 ,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乐意学 ,主动学 ,学有所得 ,越学越爱学。鉴于以上认识 ,我们在教学中实施了“六给”、“六导”的教学策略。一、“六给”即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给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给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给学生展现学习成…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7):146-14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读"的机会;给学生"看"的机会;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做"的机会;给学生"练"的机会,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组织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机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大胆创新,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秦保平 《课外阅读》2011,(9):134-134
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草地,他们会让百花争艳;给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他们会把精彩呈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接纳学生、倾听学生,呵护学生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小语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知如果作文指导只讲几点概念的写作知识和提出几点抽象的写作要求,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可感性、示范性、权威性,学生得法甚少,一听即忘.那么导演能给演员示范动作,音乐教师给学生示唱.美术教师给学生示画,数学教师给学生示算,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又何尝不能给学生示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理念: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去表演;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施展。  相似文献   

10.
<正>以人为本的现代数学课堂应当少一点禁锢,多一点自由和自主,课堂上,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去飞翔。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多留自主的空间。一、在课始导入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给活动的空间,多给成功的体验。当学生解题思路受阻时,引导学生用图解法寻求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怎样成长?这种成长是如何通过主体性的学习来获得的?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学习的进步从先进的观念成为有效的操作?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从更多关注“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学”,把教程转变为学程,给学生权力、给学生条件、给学生问题、给学生空间,激励学生学习心理“跃动”,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可以尝试运用以下路径: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让他自己尝试着往前走;给学生一段相对宁静的静思时间,让他自己在省悟自励中调适自我;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学会利用条件拾级而上;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学会合作分享;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在知彼知己中学会包容合作;给学生一个鼓励,让他自己在实践、调适、激励中学会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3.
王立群 《文教资料》2010,(10):182-183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给学生学习的快乐”、“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给学生表演的舞台”几种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时空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有自主阅读与探究的权利:展开想象,给学生入境体情的空间;比较思索,给学生深入探求的空间;读写结合,给学生学以致用的空间;质疑问难,给学生思维碰撞的空间;拓展延伸,给学生超越提升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身心自由舒展,思维灵动飞扬,语文素养就在这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课堂中涵养积淀。  相似文献   

16.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遵循导向性和自主性的原则,学生不仅要劳动体验,动手操作,更要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创设情境给学生参与的热情、相互合作给学生探究的乐趣、开展评价给学生交流的舞台、课外实践给学生补充和延续四方面阐述观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的快乐必将为劳动能力的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提倡和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一.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三.给学生一些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四.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19.
王群 《考试周刊》2009,(40):138-138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解放学生,解开束缚在学生身上的枷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探索、交流、合作,达到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时应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教学时给学生留足体验的时间;合作探究时给学生留足互动的时间;练习复习巩固时给学生留足实践的时间;检查反馈时给学生留足展示才华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邹群英 《考试周刊》2016,(12):72-73
作者在教学中从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给学生以数学美的震撼,给学生以有用的震撼,给学生以成功的震撼,给学生以评价的震撼等方面,激发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