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这明确地界定了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加大课外阅读量是否会加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负担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指导得法的前提下,加大课外阅读量是减轻教学负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阐述学生个性特征发展的重要性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探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等发展学生个性的措施,最后指出发展学生个性应特别注意“活”而不“险”、“活”而不“乱”和“活”而不“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建友 《考试周刊》2012,(15):33-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课外阅读往往为学校、教师、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弱化、忽视。至于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滞后.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考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课外阅读开展起来,明显的“成本大、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5.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偏离了写作的基本规律,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培养作文应试能力.学生的作文内容缺乏、个性淹没、思维僵化、语言枯涩、形式雷同,变成个性缺失的“无魂文”.学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个性,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6.
陈和辉 《农村教育》2007,(11):55-56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语文教学被窄化为课本教学,教师关注的是课本这个有限的知识领域。教师对课本教学的深耕细作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鲜有问津。虽然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人人尽知。新旧大纲对课外阅读都有说明.新语文课程标准更在“总目标”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不少于260万字”。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外阅读并没有被纳入语文教学计划中并付诸实施.语文教学中总是难有课外阅读的一席之地。课外阅读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课外阅读?怎样引导学生去从事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陈万理 《现代语文》2011,(9):115-116
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是高中许多语文老师共同的痛,其实作文何尝不是学生们共同的痛呢?然而现时的作文教学严重毁坏了作文教学生态。教师往往因抱有“高耗低产”而干脆“不耗不产”的态度,使学生厌烦作文,缺乏悟性,写作思维僵化,缺乏个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8.
新编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共有14个“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由于“阅读”在教学上不作要求,故考试就不涉及“阅读”知识点,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殊不知这些阅读材料对于深化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增长学生才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玉宝 《双语学习》2007,(9M):22-23
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方式。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自然科学,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及其丰富的素材。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从“日常生活探究、课外阅读探究、探究式教案设计、实验探究”等四个方面进行。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生物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知识观、发展观,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0.
白鹭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个性的成长,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有潜力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让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悟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形成学生的读写个性。要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自主活泼的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处理好发展读写个性的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海森 《教师》2015,(6):75-76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要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课外阅读教学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好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将《读者》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它意味着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因此,进行个性化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对话”也好,“个性化”也罢,其实质就是昭示平等、民主。在教学中,求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传统的课堂,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这种“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功。然而不改不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悟民主与平等,展现充满活力的个性。课堂上学生已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源。将课堂真正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在数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授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数学呢?一、“做数学”,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创新的数学课堂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只有在做数学的具体过程中,通过亲身…  相似文献   

16.
由于考试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阅读视野十分狭窄。课堂的读书时间大部分被老师繁琐的分析所占领:课外又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作业。每当遇到短文分析,他们便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他们不知道福楼拜、托尔斯泰、雨果,不了解钱钟书、余秋雨、张爱玲。主体阅读呈封闭性,课外阅读几乎等于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实与之差距令人汗颜。语文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其能力:既要重视课本知识学习,也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种浸润,拂去全身烦躁,留下满腹书香。阅读,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气质培养乃至品格塑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平台,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是今后语文教学的总趋势。课外阅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2004年5月,我校向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申请立项了“课外阅读与农村家庭文化共建研究”课题。课题开展以来,我们着力于培养学生素养、提升家长素质,努力探讨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的途径,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乃古今之读书名言。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克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实现有效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课外阅读的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学校把“聚焦课堂”的一个重点指向了课外阅读,开展了由高年级到低年级、由读书到读报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下面提供一组我校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案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