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祥 《文教资料》2005,(36):61-62
如果说,老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博大真诚的爱生情怀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三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离开爱,教育也就不复存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而用自己的真诚,帮助特殊学生点燃爱的心灯,让他们养成“爱”的习惯,学会“爱”的方式;获得“爱”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常被人们称颂为教育的专家,这是因为他们能巧妙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塑造一代新人。归纳他们获得成功的经验,无非是很善于在“爱”“察”“韧”三个字上下功夫。所谓“爱”,即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炽热的爱,对每个学生投入以严父、慈母般的爱。“爱”是贯穿在每一位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条红线。班主任热爱学生,这是古今中外教师最起码的素质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感到和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微举止。即教育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判断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离不开“爱”这把尺子。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一个“爱”字。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它体现在教师的举手头足之间,表现于教师的一颦一笑之中,因此,师爱应该倾注于每一个教育细节中。  相似文献   

4.
1.换位思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假如”班主任应以“爱”字为中心,经常设想“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作教师的一般都有一颗爱心,都很爱学生,但施爱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作为班主任,应少把“爱”字挂在嘴  相似文献   

5.
教育扰如阳光雨露,是人类文明之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因而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世纪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的事很多,归起来就是一个“爱”字,让爱的光芒照耀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陈华丽 《课外阅读》2010,(10):91-91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动力。可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走进一种“爱”的误区。是啊,多少次,我对学生产生了很铁不成钢的心态。“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尊曾说过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没有感情 ,就没有教育”。教师 ,用以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他的知识技能 ,道德品质 ,还有他对学生关怀爱护的深情。教师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 ,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既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高尚的感情 ,又是教师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一条成功的经验 :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就必须对学生献出一颗赤诚的爱心。教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爱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性格。关…  相似文献   

8.
“教育爱”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也理应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核心性范畴,但在当今的教育学理论中却鲜少对此的直接探讨。“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施予的一种爱,因其明确的教育性意向而具有相对独特的内涵。结合一些经典的爱的理论论述,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爱的实质内涵及“教育爱”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转化的三种方法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若教师能从“爱”字出发,立足于“教育”,在“变”字上狠下功夫,就会收到好的效果。一、从“爱”出发学生后进的原因很多,但不管属于哪种原因,最初的责任似乎都不在学生。所以我主张教师应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1.
关爱学生是教师这份职业的一种象征,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是天底下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爱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理解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觉得很多情况下是我们还缺乏一种意识和能力,即我们没有努力让学生“感受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我们多思索、多钻研,更好地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发展好每一位孩子,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宗旨。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我们会在这份爱中丰盈每个孩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走在爱生的路上幸福耕耘前行。  相似文献   

14.
让爱在教育中闪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师风包括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其核心必须体现一个“爱”字。“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这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17.
在童年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呵护,如果一个孩子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他将变得对善良和美漠不关心。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和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自我发泄,也不是自我表现,而是优化教育的需要,是一种教育手段——心理相融、心理渗透、心理感召。师爱的最终目的是“塑造”,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充分体现在其“塑造”之中。是教师就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应在老师那里得到一份平等的爱。老师的爱应如阳光雨露,普照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爱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犹如春风化雨,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乐于接受教诲。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初,我被聘任为机制5011和5012两班的班主任。这两个班是原机械六个班分流后剩下学生重新组合的班级,成员复杂,人心涣散,学风不正。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治,基本上刹住了歪风邪气,学习风气也由淡变浓,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一个团结奋进,心齐风正的班集体开始形成。我的基本做法是,“爱”字入手,“严”字当头,“细”贯其中,“勤”中结果,以“活”为贵,以“信”取胜。一、“爱”字入手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会倾注满腔热忱,有爱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成长之路,核心力量源于一个"爱"字,即爱事业,爱学校,爱师生。爱事业,是因为教师不是一种平凡的职业,而是一种神圣的事业;爱学校,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只有将爱全部倾注,才能加以实政;爱师生,因为将爱献给每一位教师,以爱浇灌每一位学生,我们的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教育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爱”应该是它的核心。因为爱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基础,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行为源泉,又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的管理者,如何将满腔的爱倾注给学生.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