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西方国家选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制度是中学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有合理成分,也有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与中国选举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度是民主的重要体现之一,选区划分是保证选举制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国外较有代表性的集中选区划分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选举制度中的选区划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弊端,最后借鉴外国经验并给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目标。通过与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我国选举制度明显优于西方,但是我国选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选举的相关法律制度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由于现行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历史还很短,缺乏历史和文化的根基,各项制度和法规还不健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就村委会选举发展中暴露的法律制度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不断改革选举制度,制定了1979年选举法,并对其进行了四次重要修正。同时,还对村委会选举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选举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选举制度改革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不断改革选举制度,制定了1979年选举法,并对其进行了四次重要修正。同时,还对村委会选举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选举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内选举制度对于加强党内监督有重要作用,党内选举是实现并保障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提出应从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实行竞选制度、加强选举程序建设、真正实行弹劾罢免制和健全党内选举法规等方面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静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2):124-126
村委会选举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基层最具体的体现,作为国家倡导的一项重要的乡村政治民主化运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拟就村委会与党支部、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和有关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立法与执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目前村委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健全我国村委会选举制度提供借鉴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但与村委会选举制度相关的行动者不仅包括村民,还包括基层政府和候选人。各方对村委会选举持有复杂多样的心理,包括支持、畏难、担心、无奈、功利、冷漠、实现自我价值以及追逐权力等。分析各方的心理有助于全面认识村委会选举的现状,有助于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9,(2):85-93
贿选在破坏我国人大制度的同时,也反映出了选举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究其缘由,中国历史上捐官制度设计渊源、利益的驱使等是贿选发生的一般原因,而选举制度本身的不足及选举监督惩罚不力则是贿选发生的主要原因。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需建立专门独立的选举主持机构与专职代表制度,在差额选举基础上引入竞选机制,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有条件地限定候选人资格并保障社会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同时还需完善选举保障监督机制,加大对贿选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选举文化产生于选举实践,成为选举政治的文化基础和历史图景,对选举发挥重要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选举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先进性、人民性、创新性特征;构建中国特色选举文化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与责任,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推动选举观念的培育传播和选举制度的完善实践,稳控选举文化的多元融合和渐变进程。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作为政治化和制度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扬弃和积累,逐步形成了当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相对独立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研究它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以给我们:民主政治的发展是选举制度赖于存在的基础;选举方式与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是完善和发展选举制度的基本保证;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不可强求一致等几项启示,这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选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举制度,是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制度的总称。我国宪法以及选举法等法律共同规定了选举制度,内容包括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机构、选举程序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制度包括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特定公职人员:而狭义的选举制度则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文就当前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我国选举制度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党现阶段 党内选举实践的主要成就,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中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剖析。  相似文献   

16.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高低的具体体现。按照选举制度,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有选择地选出自己满意的代表,这既是实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尽管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继续补充、修改和完善,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相比,仍然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一、选举权的确定体现了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我国实行的是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以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一致性原则。《选举法》…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选择制度是宪政的重要标志,选票是选民行使选举权利的有效必备载体,无论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涉及到选票问题。目前的选票上往往会预先印制候选人名单,这种做法造成选举法上的选票歧视,会造成候选人的不公平以及对选民选举能力的不信任,甚至会让公众对选举产生消极认识,不利于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因此必须对该行为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8.
选举式民主、协商式民主与人民政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式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式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选举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协商政治发展的主体,是选举式民主的重要补充,是协商式民主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村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村民的参与是村民自治真正得以实现的关键。没有村民的参与 ,村民自治只能停留在制度形式层面 ,而无法成为一种制度规范。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普通村民和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两个不同阶层 ,他们对村民选举的反应亦有所不同。本文主要讨论乡村社会对村民选举的回应 ,分析影响普通村民和乡村精英参与选举的主要因素 ,进而探究促进乡村社区更为广泛、真实的政治参与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民主的一般概念来说,民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作风民主、决策民主和选举民主。其中,选举民主是民主的核心内容。在共青团组织中,民主选举制度同样也是团内民主中的核心制度,它对民主作风制度与民主决策制度的形成与落实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它的有效实施是共青团组织合法性获得的制度性保证。不论是一般性民主还是团内民主,选举的民主化程度都是民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当我们研究基层团组织团内民主制度创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