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熟悉宿迁日报社的同志都知道,宿迁日报社有一个"内部博客网",这个"网"不仅是党务、社务和编务公开的有效渠道,而且已经成为报社员工工作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宿迁报业实现"更加公开化、更加民主化、更加节约化"工作目标的有效载体。"内部博客网"全天候发布工作、学习、培训和业务  相似文献   

2.
"报业没有经营人才","报业最缺经营人才",受这一观念影响,一些经营相对落后的报社不惜重金从业外挖高手,从其他行业寻找高参、引进人才.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报社的经营效率与经营质量却没有质的提高.报业真的没有经营人才吗?报业的经营人才要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3.
正全媒体化已经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一大方向,而微信则是不可放弃的一块新媒体领地。时下许多报业纷纷开设官方微信,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个大型报社底下往往有多个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出区分度,保持差异化,而不是"一个报社,多个微信,一副面孔"呢?笔者拟以福建泉州晚报社微信矩阵中的泉州晚报社、东南早报、泉州网三个官方微信为样本,探讨一个报社底下多个官方微信的差异化运营实践,以供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艺桦简历 王艺桦,女,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4年12月,籍贯:陕西。大专学历,2004年10月至今北京长江商学院EMBA在读。 1990年参加工作,任西安市金鸡电影广告公司副经理。1997年9月进入华商报社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曾任《华商报》副总编辑兼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广告部主任、华商数码总经理。现任华商报业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华商报社总经理。为华商报社的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0年被陕西省报业协会评为"1998-1999年度陕西省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2001年荣获"第四届陕西省优秀青年实业家"称号,2004年12月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报业协会评为"2002-2003年度陕西省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2004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业协会评为"2002-2003年度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传媒技术日新月异,昨天还满坑满谷的铅字,锌板,突然之间成了稀罕"古董",捡字、画版样,对许多青年同行来说竟成了"天宝遗事".我到报社工作时,中国报业已经光荣地从"铅与火"时代迈进到"光与电"时代,按说没有怀旧的资格,但因为属于"报社子弟",打小就在编辑部和工厂里串来串去,耳濡目染,了解了些旧日的掌故.  相似文献   

6.
《新闻三昧》2008,(1):5-6
在国家财政部正式批准人民日报社等8家中央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13年以后,"报业经济"的概念才第一次公开在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会议上得到承认.1992年,中国报纸协会在江西举行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在首次提出"报业经济"这一说法的同时,明确表示中国报业已经进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清晰地发出加速推进传媒改革的政策信号.  相似文献   

7.
当前,报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是报社进人市场后必然要遇到的挑战,也是报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唐山劳动日报社近几年来,在报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核心,立足本报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学习外报经验,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了机制创新、经营创新、队伍创新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使报社充满生机和活力,两个效益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创新精神推动报社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7,(21):12-16
今年记者节前夕,《青年记者》联合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媒体开展了"记者节业内问卷调查",以了解记者这一职业群体的所思所想所困所盼。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参与组织调查的媒体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京报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南国早报社、湘声报社等。同时,《青年记者》与大众网联合在网上开展了"记者节业内网上调查"。下面为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需要说明的是,除"选择题调查"数据统计外,我们把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问答题调查部分"作了较详细客观的记录,以求全面反映本项调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时下,新媒体风起云涌般冲击传统报业,报人的忧虑前所未有。而地方党报要面对新媒体、多媒体、中央及省属纸媒的合围与夹击,生存与发展自然更加艰难。朝阳日报社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采取四个"坚持",全面提升报社"三量"的做法,直面竞争,突出重围,拓展影响力,实现了报纸质量新提高、报业经营总量新跨越、员工收入新增长的可喜局面,为地方党报的生存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厚报时代",读者很难再细细地阅读每一份报纸.报业的残酷竞争,使"视觉增效"成了报社老总应对"读图时代"的制胜"法宝".这是因为,直观的图片,是信息最有效的传递手段.  相似文献   

11.
报业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专业性,记者和编辑无法胜任岗位需求而提出辞职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实中,多数报社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员工突然不辞而别,即没有辞职申请,也不履行离职手续.有的甚至从此"消失",改变联系方式和住所,导致报社无法联系到本人,使报社陷入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正在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作为中共甘南州委机关报的《甘南日报》面对改革大潮将何去何从,已经成了摆在报社全体人员面前的课题。为积极应对改革形势,努力探索报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近日,我们组织考察团赴江苏省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南通日报社考察学习。了解东部发达省份先进地市报社在业务、管理、经营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所到之处,看到那些与我们同处一个级别的地市级报社,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报业收入超出我们的想象,从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6日至7日中国报协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昆明市联合举办了"2012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暨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会议首先揭晓了中国报业协会批准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报业十佳技术工作者"。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报业协会会长吴恒权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4.
姜青青 《传媒》2011,(8):33-35
2011中国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座谈会于6月16日~17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33家报业集团负责人、中国记协负责人及浙江省内9家地市报社(传媒集团)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分设了"全媒体条  相似文献   

15.
林芳 《档案时空》2013,(2):38-39
报业的档案管理是报社管理的一部分,是基础性的工作,做好报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报社管理水平、保证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科学管理促提质档案收集与归档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当报社相关实践活动发生后,如果不及时、不准确、不深入地进行收集和不明确、不清晰地分类归档,档案管理工作则无从谈起。我们报社自从1984年成立  相似文献   

16.
时值年末岁初,报社社长老总们在总结已往,展望来年时,都不得不考虑的情势是:报业市场的竞争愈来愈加剧了。 首先是报业已经市场化了。 用经济学的观点看,一个完整的市场是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三个要素构成的。 所谓市场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换和为了进行交换而生产的人和经济单位。市场主体之一的读者,早巳具有读报的欲望和购买的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类市场主体,经营报业的报社,绝大多数已被政府“断奶”,少数未“断奶”的,财政补贴也已定量化了。报社安安稳稳吃皇粮的历史已经结束。从管理属性上说,报社仍是党或政府系统担负宣传重任的事业单位,在经营上则已企业化了。报社既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力,也担起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责任。可以说,报社已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7.
组建报业集团或曰报业的集团化,是近年来新闻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许多中央级报社和几乎所有的省市党委机关报社以及部分地市党委机关报社都办起了子报子刊,有的人就断言这些报社已经走向集团化或者成为报业集团了。我对此采取谨慎的态度,认为这只是从单一型的报业走向复合型的报业或者说系列化的报业,还不能说是报业集团。成为报业集团,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张睿  何生华 《新闻窗》2009,(6):98-98
报业是报纸工作、报社业务的总称。报业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办报和经营。一说到报业,有的人总是把“办报”与“经营”对立起来,有的很少考虑经营问题,有的以为报业就是抓收入,这些认识都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办好报纸和抓好经营管理,对于报社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竞争态势下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永生 《青年记者》2007,(17):49-50
近年来,报业竞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是第一位的。各家报社必须把新闻做得更权威、更及时、更鲜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生活,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新闻产品。这就对新闻业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对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新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来锤炼自己,修练"内功"。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与母体行业"协同作战",提供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产品?中国黄金报社自1999年便开始尝试改革与市场创新,明确提出内容的"倒推原则"和"接通上下游,打开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并率先在全国产业经济类报纸系统中提出了"把报纸当作产品来办,把报社当作企业来办,把报业当作产业来办"的理念,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向基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转变.在这10多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探索中,逐步确立了中国黄金报社"由传统单纯的新闻资讯提供单位向专业性综合信息提供商和品牌建设服务商"转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