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吉辰 《初中生》2006,(7):20-21
正像现在的人在BBS上发帖子一样,古人把"题壁"当作传播作品的一种手段. <梁书>中已出现"题壁"二字,而题壁诗的盛行是在唐代以后,尤以宋代为盛.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两昆仑”指意何在?历来释者歧异,未有定论。近读何泽翰同志《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新解》,虽颇有启发,然谓“两昆仑”意指罗升、胡理臣二仆说既非“新解”,其对诗句的分析也难以令人苟同,故略抒浅见与何泽翰同志商榷,并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30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以下简称<导刊>)2009年编委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编委会顾问马绍孟、杨瑞森、沙健孙、邵维正、逢锦聚,编委会主任吴树青,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导刊>主编阎志坚,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中心主任马雷,以及京内外的部分编委和<导刊>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阎志坚主持.  相似文献   

4.
在"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创作40周年之际,笔者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冶部干休所,访问了75岁高龄的李遇秋老人.<长征组歌>有4位曲作者:晨耕、唐珂、生茂、遇秋.李遇秋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合唱以及全部器乐总谱的写作.四十年过去了,说起<长征组歌>的创作过程,老人仍记忆犹新,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秦国显赫一时的相邦吕不韦,在其处心积虑的经营下,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正当其踌躇满志即将达到其预期的目标时,美梦被他的强硬对手秦王赢政所击破.他的杰作<吕氏春秋>成为相邦与秦王斗争白热化的导火线.作为施政方针的<吕氏春秋>后面隐藏着吕不韦和秦王政对于权力角逐的欲望.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的心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孔子及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法的观念和主张的思想家.有关周公思想和言论的文献主要记载在<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和<诗经·大雅·文王>等篇.周公在这些文献中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宗法思想为核心的"礼治"思想,其中"明德慎刑"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有柳宗元<愚溪诗序>一文.文中"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一句,点明了名"溪"为"愚"是受了古代愚公谷故事的启发.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愚公谷"故事的内容,课后设置了一道古文今译的练习,选用的是刘向<说苑·政理>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8.
<论语>认为,在封建社会,诚信不仅是人们修身的重要内容、处理朋友关系的指导原则,更是为政、治国的先决条件.<论语>指出,诚信应该从日常生活中修养;我们在讲诚信的时候,要分清场合,认准对象,不轻诺;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让我们的诚信更加明智.  相似文献   

9.
礼治和德治思想是贯穿<资治通鉴>中的重要思想,在<资治通鉴>中,礼治思想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准则,德治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执政纲领."立政以礼"是封建君主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政以德"则是贯彻基本原则的思想路线,而教化是礼治和德治的具体实践.历史证明,礼治和德治思想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0.
"帕里-洛德"为我们研究<楚辞>中重复出现的词组和语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向.将<楚辞>中这些重复出现的词组和语句略作分类来探寻其意义.诗人也坚守着自己"美政"的理想,这份自信和勇气使屈原高大的形象更加鲜明且真实.这种"套语"式的描写、表达方式,赋予其一种恒久的魅力、一种隽永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