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词,会写"帮"等六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教学重点】认识益虫和益鸟,读出请求的语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益虫和益鸟卡片、头饰。【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活动】猜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穿绿袍,爱跳不爱走,捉虫是能手)青蛙;(有种鸟本领大,尖嘴能给树开刀,树里害虫全捉掉)啄木鸟;(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棉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呀,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  相似文献   

2.
我听一位教师讲《益虫和害虫》一课,最后让学生举例:“自然界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生:“苍蝇是害虫,螳螂是益虫。” 生:“蚊子和蝼蛄是害虫,蜜蜂和七星瓢虫是益虫。”  相似文献   

3.
如何教学生识别什么是益虫,什么是害虫。我首先出示蜜蜂的挂图和讨论题——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围绕这个讨论题,学生们议论开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多学生都认为蜜蜂是益虫,因为蜂可以传粉、采花酿蜜……它对人类有益,所以是益虫,而少数学生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蜜蜂是害虫,因为他们以前被蜜蜂蛰  相似文献   

4.
说“青蛙是益虫”是否准确?我们在环境保护教育的学习和参观中,认为这一说法是欠妥的。益虫是针对害虫而言的,而害虫的内涵是指对人类有害的昆虫,那么益虫的范围严格地说也应指有益的昆虫。青蛙显然不属昆虫而是两栖动物。过去很多人习惯于把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统称为益虫。如青蛙(两栖动物)、蚯蚓(环节动物)、蜘蛛(节肢动物)等,但这毕竟是一种习惯的说法,而不是科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实验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有几只蜗牛缓缓地向墙上爬。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它的鼻子、眼睛在哪儿……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浮现。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死蚊子等,把它们都放在蜗  相似文献   

6.
尊敬自然     
"蜻蜓是益虫吗?""蚯蚓是益虫吗?"……这是多么熟悉的问题啊,小的时候我也曾问过。我回答你:"蜻蜓不能说是益虫,也不能说是害虫,它  相似文献   

7.
虫子联欢会     
活动目标 1.从不同角度对虫子进行分类,了解虫子与人们及植物的关系,知道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8.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9.
情况分析 平时,我看到班上的幼儿经常到田野、树林、花丛中或小河边捕捉自己喜爱的小昆虫,放在小纸盒、小玻琉瓶里,用小棒子敲打看小昆虫跳来跳去,直到这些昆虫死掉才停手。根据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了“保护益虫”的教育活动,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观察昆虫的形态和习性,通过捕捉、分类、喂养等,让幼儿识别益虫和害虫,初步了解人类与益虫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要保护益虫,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1.
游戏准备:青蛙头饰两个,害虫头饰六个,禾苗头饰六个。游戏前老师分配好角色,并帮助戴好头饰。幼儿站成圆圈,担任角色的幼儿,站在圈上等待音乐开始。游戏进行: 1—6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站到圈内两手叉腰,“害虫”蹲到“禾苗”旁做咬禾苗状,“青蛙”跳到圈内作东找西望捕虫状。7—13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合着节拍身体左右摆动作被风吹动状。“青蛙”双脚跳追捉“害虫”,“害虫”双脚跳四处逃避。“青蛙”拍到“害虫”的身体,这个“害虫”就算被吃掉了,要蹲下不动,不能  相似文献   

12.
小青蛙捉害虫(适合3~4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发展幼儿在水中行走的能力。难点:体验并克服水对人体的阻力;(2)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青蛙是水中的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并激发幼儿参加水上游戏的兴趣。2郾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人手一份,不同颜色的雪花虫片若干,小桶若干。3郾玩法将大量彩色雪花片(事前经过消毒处理),撒入池中当害虫。小朋友当小青蛙,到水中去捉“害虫”,将雪花片捞起,放入事前放置在池边的塑料小桶内,并要求将雪花片按颜色放置于不同的小桶内。青蛙青蛙跳(适合4~5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练习浮体、蛙泳手动作。难点:蛙泳手…  相似文献   

13.
与虫共舞     
假如真的把害虫都消灭光 假如真的把害虫都消灭光了,也就不会有我们喜爱的瓢虫、蜻蜓、草蛉等益虫了,众多以这些"害虫"为生的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也将会灭绝,生物多样性将遭受很大的破坏,结果只会比虫害的存在更糟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知识。2.用简单、形象的动作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增强对角色的理解。3.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江苏省高等院校对口单独招生农业种植类技能考核有这样一道考题:从麦蚜、粘虫、华北蝼蛄、小地老虎、金龟子、金针虫、稻苞虫、稻褐飞虱。稻叶蝉、水稻二化螟、玉米螟、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棉花盲蝽、蜘蛛、七星瓢虫、草蛉虫等18种常见农田昆虫成虫标本中随机抽取5种,逐个识别,并说出昆虫的名称及性质(益虫或害虫),如果是害虫说明其口器类型,危害作物(说出一种);如果是益虫说明其取食害虫的名称。为了让同学们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在此介绍一些简易识别方法。首先从昆虫翅的差别上,可把上述昆虫分成七类,然…  相似文献   

16.
蜻蜒能捕食蚊、蝇、蛾类等害虫,在生物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的益虫。因此,在中学生物学及小学自然常识教材中,蜻蜒都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观察报告     
《科学课》1998,(Z1)
学习了《益虫和害虫》一课后,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主要害虫的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情况。4月26日,我们学校生物小组,在校实验园里,对为害油菜、白菜、棉花较重的蚜虫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0课。教学目标1.学会书写"请""、就"两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请求语气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是益鸟、益虫,能捉不同的害虫,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实验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有几只蜗牛缓缓地向墙上爬。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它的鼻子、眼睛在哪儿?……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浮现。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蚊子等“食物”,把它们放在蜗牛面前。只见每只蜗牛都选择白菜嚼了起来,而对别的食物却全不理睬。这下可以断定,蜗牛是个大害虫!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儿?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触角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角碰一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红蜻蜓     
春游时,小可可从草地上捉到一只弄湿翅膀的红蜻蜒,它圆圆的眼球,长长的尾巴,煞是逗人喜爱。一群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围观着、欣赏着。突然,小可可“哎哟”一声哭了。原来,蜻蜓咬了他一口。小可可气坏了,找来石头要砸死它。我立即上前制止:“可可,蜻蜒是害虫还是益虫?”“是益虫……可它咬人。”“你知道它为什么咬人吗?”小可可摇头。我说:“蜻蜒专吃害虫,是善良的昆虫。只因你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