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生     
我睁开眼睛,看见一片黑色,朦胧中听见遥远的声音:“有一个人会喜欢你。”“真的?他叫什么名字?”“他叫曳若,记住。”……  相似文献   

2.
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吗?能“鹦鹉学舌”是人所共知的,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就驯养了一只“鹦鹉语言专家”,这只绝顶聪明的鹦鹉会用汉语说“热烈话却鲜为人知。德国爱尔福特有一个名叫阿恩施泰的居民,他饲养着一只雄鹅,而鹅常与主人为伴,随主人外出散步。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国家 ,朋友生日、升学、乔迁、上场比赛 ,外出旅游 ,外出打工、度假、获奖、取得成功等场合 ,人们都要表示祝贺或祝愿 ,希望对方愉快 ,或与对方分享快乐。但在与“外国人”交往时 ,要注意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及常用语言表达方式。一、在向“外国人”祝福时要注意以下文化背景1、英美人对别人的祝贺与祝愿常常欣然接受 ,并表示感谢。2、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他年老 ,因此 ,在生日祝贺送礼物时不要送“老寿星”之类的礼品。3、英美人在祝贺对方时 ,送礼有“高抬”礼品价格现象 ,会向你介绍礼品的各种长处 ,并说是特意为对方精心挑选的 ,他们…  相似文献   

4.
换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换个角度考虑或将心比心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和谐,交流更通畅,问题更容易解决,数学解题也是如此.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下笔时按常规思维,很快会发现运算过程很繁难,或者思考时会出现逻辑上的障碍.这时我们若能“换位”去思考,则可以化繁难为简易,或巧妙地避开障碍,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局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在解答数学题时,若能注意到并运用“1”的一些代换,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巧用“1”简解一些数学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文字刺激     
麦克才3个月,妈妈就让他看识字卡片,他对这些方案能记住吗? 有一次,一位在美国纽约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发现女邻居正在摆弄一些单词卡片,她知道这位女邻居是个儿童心理学专家,便问:“又要做什么试验吗?”“不,这是给麦克看的。”儿童心理学专家答道。“这么早就为他准备识字卡片了,多大开始教他呢?”中国留学生有些奇怪,她知道邻居儿子才3个月。“现在。”“麦克才3个月,教他能记住吗?”“3个月他慢慢会记住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各种赞美教师作用的比喻中,我比较能接受的是"灯"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美丽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  相似文献   

9.
怎样用括号?     
在数学中,经常见到括号.若对括号的认识不到位,会使解题过程变得复杂,甚至出错.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类型!.谈谈括号的用法及技巧.1.列代数式(1)表示“和”或“差”与其它数或式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和”或“差”要用括号括起来;(2)若式子是“和”或“差”的形式,且后面需要带单位名称时,要把整个式子用括号括起  相似文献   

10.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观察过,一条能坐5个人的公共长椅,素不相识的人会如何就坐呢?心理学家发现有下面现象:若长椅座号为ABCDE,第一个人坐时,5个座位任由他选择,不过他的选择是有规律的,或A或E,任选一个;第二个人来时,虽然还有四个空位可以任选,如果  相似文献   

12.
狗狗     
这只可爱的狗狗是邻居大妈送我的,名叫咪咪,已经一岁了。它每天都会在你面前活蹦乱跳,我看着它心里就想:“好可爱的一只小狗狗啊!”狗狗的可爱,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上。小狗狗的叫声丰富多样,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在高兴时,声音似欢快的歌声;在生气、不高兴时,声音似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老主人还告诉我,小狗的嗅觉非常好。与狗狗长时间接触的人,如果他对狗狗好的话,狗狗会记住那个人的面容和那个人身上的气味,一见到那个人,狗狗就会跑过去撒娇。如果看见生人,它就“大叫”…  相似文献   

13.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遇有活动还把整个教研组拉出去过几次,可历经数次“…  相似文献   

14.
在中考中,议论短文的写作已成为一个常考知识点,而写好议论短文,最要紧的是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怎样做到观点明teuNg一、要读懂材料,抓住短文关键旬。〔题目1]下面的材料最能证明的观点是()有一次,英国作家王尔德举行宴会,宾客们都到齐了,主人却迟迟不来。一会儿,他匆匆忙忙地赶来,客人问他干什么了,他笑着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作,我删去了一个逗号,但后来觉得不要,我又把它加进去了。”A,对人应该有礼貌,如果失“礼”了,就要解释或道歉。B.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C.外出作客,要客随主便。D.标点符…  相似文献   

15.
龚惠琼 《语文天地》2015,(10):22-23
弗洛伊德说:“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主。可怜的自我,其所处的情境更苦;它须伺候三个残酷的主人,且须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此三个暴君为谁呢?一即外界,一即超我,一即伊底(本我)。我们若观察自我同时努力满足或顺从此三者,便不禁要将自我化作人身,而以之为独立的存在体。”这样,“自我”和它的三个主人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那么,一个人要保持自我的和谐关系,他就必须调停自我与它的主人的关系,即与本我、  相似文献   

16.
1. 入室先叩门,入室后脱帽。在美国,入室前须轻声叩门,经主人许可方可进入,男人进屋后均须脱帽。2. 打招呼别忘了孩子。当你拜访美国人家时,常常会有孩子出来向你打招呼问候,你也必须礼貌地向孩子问好,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3. 互不招待,各自付账。在美国,当几个人在一起吃饭时,若没有事先预订好,一般是各付各的帐,称为“Go Dutch”或“AA制”。4. 走路不能啪啪响。在美国,在人行道上走路时,绝不能把脚踏得啪啪响。如果有人那样做,那被认为是在咒骂自己的母亲。5. 不要三句话不离本行。同美国人谈话,切忌总谈论自己的专业或与专…  相似文献   

17.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诗文中有些语句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会产生错误。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登船。“主人下马”这部分省了“客”.“客在船”这部分又省了“主人”,前后语意互相补充,才能正确领会句意。如果将其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那就曲解了文意。可见。掌握这种修辞手法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诗文语句的意思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人与狗     
人与狗,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何以见得?一下面是人类动物学家对狗的描述与狗类动物学家对人的评价。人,是这样说的: 狗,常见哺乳类动物。在狗群当中,有许多狗为了讨得主人的欢心,会像奴隶一样,终生跟在主人屁股后面,甘心听主人的使唤。主人让其吃肉,它不敢啃骨头;主人让它抬腿,它不敢伸“手”。有时候,狗还依仗自己的主人,到处去欺负一些流浪狗,看不起它们,人称之为狗仗人势。主人不在时,狗又是另一副德性。在主人背后,狗会在主人净地上到处撒尿,给主人落下麻烦。当两只失去主人的狗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搏斗,人称之为狗咬狗。若一些狼狗一不小心被捕兽夹夹住了腿,它们也会十分残忍地将自己的腿咬断,以求自由。总而言之,人类对狗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好。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感动     
他,也许与我们互不相识;他,可能曾与我们擦肩而过;他,甚至会是我们身边的一员,而我们却不一定能注意到他。可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他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感动?不,确切说是震撼!我被他们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所慑服了。我依稀记得,是位编导在回顾采访过程时,说自己一直为一个叫做海英的16岁女孩辗转难眠。16岁,和我一样,而我也因此记住了她和她的哥哥。当时,海英哥哥是第一个知道井喷事故的人,他只要骑上摩托车,15分钟就能回到家里报信。可他知道事故后并没有往家赶,而是往镇里别人家赶,一路上奔走呼告。就这样他也“忘了”家…  相似文献   

20.
红绿灯下     
“还有1秒,冲过去。”正当我加大力度“飞车”冲线时,那个身材魁梧的警察威严地喊道:“下车,退到白线后头去!”我来了个急刹车,众目睽睽之下,红着脸退回到白线后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暗暗地发牢骚。这时,那位警察从岗亭里拿出一个打气筒,递给一个老干部模样的人。“这个人大概是他的上司,哼,就会拍马屁!”我余恨未消,心里牢牢记住他那威严的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