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二龙 《桥牌》2010,(3):45-45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接触桥牌至今,78岁的原省顾问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悦打桥牌近30年,绝对算是湖北桥牌界的老资格。不过,老资格也有紧张犯憷的时候,去张晚家中采访他时,老人笑着向记者讲了他当年的一段糗事。  相似文献   

2.
龚叶 《桥牌》2011,(4):11-12
项竹成老师今年80岁了,仍致力于推广桥牌活动。 老项自己喜欢打桥牌,又热心去推广桥牌,成为市(县)各级桥牌组织中的成员。他的“头衔”不少:绍兴市桥牌俱乐部理事、绍兴县桥牌协会委员、县老年桥牌俱乐部秘书长、县退教协会桥牌队负责人等等。其中,他在县退教协会为推广桥牌活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3.
黄京生 《桥牌》2009,(3):44-45
甘肃省第十三届“信业杯”桥牌团体赛于2008年11月15-16日在甘肃省桥牌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比赛不仅有兰州市的队伍,还特别邀请了包括西安、西宁及金州、张掖、白银等各地的共23支队伍参赛。更加可喜的是,本次比赛还增加了几支学生军,虽然他们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年轻学生的参与无疑给省内桥牌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反映了这些年省桥协在不断发展群众桥牌运动特别是学校和地州市的桥牌运动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张珊珊 《桥牌》2014,(11):62-62
上海普陀区长寿街道桥牌协会是2007年全国桥牌进社区的先进单位,长期参加桥牌活动达200多人,现有会员135人,90%为退休老人;70岁以上近40人,80岁以上约13人,90岁以上1人。87岁的台湾老太太詹曙璧不仅是牌桌上的常客,还出资举办每年重阳节的“敬老节桥牌双人赛”,为喜爱桥牌的老人欢度节日191岁的吴顺章老人——这位昔日的奥运篮球元老,如今更是桥牌赛场的积极分子,每逢活动日都会看到他端坐在牌桌前,雷打不动!  相似文献   

5.
索静林 《桥牌》2010,(8):45-45
我爱桥牌,桥牌是我的最爱,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给了她。每周一定与朋友相聚打1~2次牌,节假日至少还要安排打一次,其他时间则是在电脑上打网络桥牌。此外就是每天一定看会儿桥牌书或者看杂志,我是《桥牌》杂志的忠实读者。通过书刊我学到了最新的桥牌理论,欣赏到大师们的精彩表演,从而也使我的桥牌水平有了提高,更多的桥牌约定也在我和搭档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宝福 《桥牌》2013,(1):61-62
一到三亚,我就急切地寻找桥友。酷爱桥牌的人,一时没有牌打,那是一种什么心情?不打桥牌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该你叫牌     
冬瓜书斋 《桥牌》2015,(2):38-42
裁判:苏·马恩岱 评分:卡伦·沃克尔 很高兴,欢迎史蒂夫·韦恩斯坦来到《该你叫牌》专栏。韦恩斯坦打职业桥牌和扑克。他赢得过卡文迪许邀请赛——世界上奖金最高的桥牌比赛——比任何人次数都多(七次)。  相似文献   

8.
饶扬灿 《桥牌》2010,(5):44-44
走进姚树人将军家时,他正专心致志地在网上打桥牌,我们的对话就在将军的书房展开,对于桥牌的激情仿佛让他回到了从前。  相似文献   

9.
迎战股神     
黄水怒 《桥牌》2010,(10):38-41
“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一位级别颇高的桥牌爱好者,弗里德·吉特曼曾在钛师教室》一书中介绍过他不俗的牌技。巴菲特的牌瘾很大,每天晚上在OKBRIDGE网站打两个小时桥牌几乎雷打不动,起初是聘请两位女子世界冠军陪打,近来一般是与朋友共享桥牌之乐。因为时差关系,巴菲特打牌的时间笔者往往正忙于工作,而周末他的牌桌又人满为患,所以虽然一直想和他老人家切磋一下,却没有找到机会。  相似文献   

10.
《桥牌》2012,(8):25-25
2012年甘肃省桥牌甲级锦标赛于4月29日~5月1日在省桥牌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甘肃省体育总会主办,甘肃省桥牌协会承办。有11支甲级队的59名桥牌好手角逐本次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的形式进行,共打11轮,每轮打14副牌,以累计VP排列名次。经过三天跌宕起伏、紧张激烈的争夺,无一支队伍保持不败。  相似文献   

11.
李杰 《桥牌》2011,(3):15-15
随着桥牌运动日益火热,各地方、各单位的桥牌比赛、桥牌活动越来越丰富。如何更好地举办桥牌比赛,开展广大基层桥牌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桥牌活动,是目前摆在桥牌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饶扬灿 《桥牌》2011,(3):42-42
谈起人生成就,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铭华得意地告诉记者,20年前他有两件现在都令他满意的“作品”,其一是女儿的出生,其二是那一年他学会了打桥牌。正是借助桥牌这扇门,李铭华已经成为一名国家级裁判,  相似文献   

13.
新手光环     
倪蕴韬 《桥牌》2014,(11):59-60
在所有桥牌爱好者心中,意大利蓝队都如同直入云天的山峰一般,是难以企及的。作为他们的忠实粉丝,豪猪几乎已经把《意大利蓝队与桥牌》一书翻烂了。这一天,在再次回顾了一遍全书之后,他压抑不住兴奋地在桥牌社进行了一番演讲:“意大利蓝队就是史上最好的桥牌队,没有之一!”“那你最喜欢蓝队的哪副牌例呢?”Nyt插话问道。  相似文献   

14.
刘玉璋 《桥牌》2014,(7):49-53
笔者从17岁开始打桥牌,在欧洲工作的时候,参加了当地业余桥牌俱乐部的活动。近几年工作不像以前这么紧张了,有了一些闲暇时间,开始拾起了搁置多年的桥牌,也接触了桥牌圈,对于普及桥牌有些粗浅的想法,和各位桥友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15.
特伦斯·里斯(Terence Pteese)1913年生于英国的埃普索姆(Epsom),6岁开始打桥牌,22岁就已经成为公认的桥牌作家和国际级桥牌选手。  相似文献   

16.
万里与桥牌     
2009年,我国桥牌选手在国际比赛成绩斐然;2010年,又逢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 人们不曾想过,30年前全国鲜有人知晓桥牌且会打桥牌,更谈不上组建一支可称得上规模的、高水平的桥牌队伍。也正是当年,小平同志在一封群众联名要求开展桥牌运动的来信上批示:请体委考虑。不难想象这看似简单的五个字里面蕴含的是多大的份量。事实上,也正是小平同志推动了中国桥牌协会的成立。而他不仅认同这项运动,并且还以一位桥牌老将“志在千里”的姿态纵横其中,一直打到90多岁,引领了中国桥牌运动的潮流。30年来,中国的桥牌运动不断普及,桥牌的竞技水平日渐提升,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7.
狄青 《桥牌》2012,(12):24-26
虽然我没有做过社区桥牌的调查统计,但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街道鞍山三村的老年桥牌活动搞得确实是风风火火,开展至今已十年有余。他们每周两次活动,从不间断,雷打不动。年龄最大的已有86岁,最小的也至少60多岁,难得的是他们能够坚持,其中还真有不少桥牌好手。笔者也有幸偶尔参加他们的活动或比赛,现把我所见的一些漂亮的牌例呈现给广大读者,以共同分享他们精彩的表演。  相似文献   

18.
桥牌人生     
刘婧婷 《桥牌》2010,(5):35-35
一年半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成长了很多。学到的是知识,成长的是心灵。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每一副桥牌都是一种人生,当我们在打桥牌时,我们也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与感悟。  相似文献   

19.
仲江 《桥牌》2013,(9):5-6
6个城市,8所学校,1100多名学生,这是“十市百校”校园桥牌普及活动开展半年多来的足迹和成果。尽管这场活动的发起者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桥牌支部(以下简称桥牌支部)的成员很少,但她们的作用和影响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祝功 《桥牌》2009,(10):22-23
你已经读过许多关于齐亚的文章,但你不会想到有机会和他搭档打桥牌。下面一副牌齐亚坐西,你坐东。你一定小心翼翼地对待他的叫牌和打牌,你不想出错,让桌旁爱乱出主意的人笑话。你能掌控齐亚的“加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