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在广西的散文创作领域,冯艺是成就突出又颇具个性的一位.冯艺的散文内容丰富,但不管是哪一种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散文中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艺是以沉思的状态写散文的.冯艺的散文有对已逝岁月的沉思,有对生命、对人性、对生态的沉思,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沉思.沉思是冯艺散文的灵魂,浓郁的沉思色彩使冯艺的散文具有了思想的魅力、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丹增的散文属于神性散文与神性写作的范畴,他的散文以藏族人的生活为题材,以雪域高原为地理空间,以佛陀之光为精神载体,展现了人类"寻找香巴拉"世界的重要主题,揭示了处于精神困顿的现代人对理想家园的回望与寻觅,对诗意地栖居的向往与追寻。丹增的散文通过佛教哲理意蕴与生态美学的勾连,为我们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对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承志的“后《心灵史》”时期是指1991年《心灵史》完成后至现在,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时期。他经过了以笔为旗的决绝和孤独的呐喊之后,开始陷入深沉的思考,反世俗倾向渗透在他的散文中。本文结合他个人经历、文学追求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论述:以“清道夫”的身份批判世俗;站在民间立场倡导高贵精神;对和谐文化生态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5,(3):31-34
伊勒特是扎根于蒙古族民族文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依托进行创作活动的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和散文中洋溢着浓浓的内蒙古地域气息,浸满了他对草原、对故乡的浓浓眷恋之情。本文从伊勒特散文和诗歌出发,对伊勒特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阐释,并着重关注其诗歌中透露出的生态意识,旨在阐明伊勒特诗歌中的"真、善、美"品质和诗人悲天悯人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5.
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现实进程,鲜明地体现出一种执著的理性探索精神。结合时代政治、文化的需要反思人文精神的内蕴以及散文内在形式、语言的革新,是梁衡散文理性探索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表述视角上具有浓郁的文化生态意味,并且由此带来的作品风格在当代散文创作领域也很独特。本文从理论视野出发对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进行宏观读解,对其创作内在变化,理性探索的意义及理论启示等方面给予了概括性揭示。  相似文献   

6.
“空间转向”背景下的空间叙事研究是当下文艺理论的研究热点,生态散文创作在新时期亦呈现出走热的趋势.论文以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张炜、阿来以及文隽永的生态散文作品为例,从差异空间、异托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角度揭示新时期生态散文的空间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认为新时期生态散文的空间叙事表现出现代性反思意识,以及对生态愿望和生存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瓦尔特·惠特曼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20世纪美国新诗的先驱者"和"现代诗歌的开拓者",这应该是比较公允的评论,但不够全面。传统上,学界主要关注他的诗歌成就,但他作为一个散文作家,特别是生态散文作家的成就被忽视了。1882年,惠特曼出版了日记体散文《典型的日子》,该书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文明智慧。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这种生态思想和生态文明智慧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亮程在他的散文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作品中的村庄是他进入世界的独特方式。在他的散文中,表现了他对命运的无时不在的关注,这使他的散文到达了一个较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鉴赏》2010,(7):44-47,109
李汉荣的作品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善于从大自然、生活中发现美。并用灵动的生花妙笔表达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他的散文大多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有人把它的散文称为“生态散文”。如果你用心去感受。透过他的那些文字。体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之中。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般的韵味: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10.
夏腊初的农村出身、高校学者型教师、学校管理层身份,决定了他的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与多重性。本文以他刚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拾零》为例,来具体分析他的散文特性,尤其是对散文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深层解读,同时对其散文创作进行梳理,以此期待对他的散文及其创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先生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是卓有成就的学和散家。他力主“崇真实、尚个性、贵简单”的散观;他的散或嘲讽针砭,或宽厚温和,或恋故土,恋亲朋,恋雅舍,均是他中西合璧式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学养丰瞻的艺术再现;他旁征博引,收纵自如,幽默轻松,闲适雅致,具有丰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徐成淼散文是他散文创作理念的实践,在中国散文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注重追求文本的艺术性,由于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很多散文形成一个突出的特色,即“超越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特色,大多不是通过专门的议论或抒情来完成,而是渗透在文本的叙述中,甚至于无法将其从叙述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整体感,是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诗创作热中,王德宝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创作内容在表征上似乎是对亲人、故土和往日琐事的审美描述,实则是对自我生命存在境况的灵魂注视和智性把握,借以使自己能够对乡土记忆进行精神考量。在诗艺表达方面,诗人也同当时甚为流行的西化创作方法迥然有异,体现出对民族传统的坚定承继和现代创新,从而使他的散文诗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和个性内质。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散文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创作趋向体现在问对、十骚和游记中,具有共同的务奇趣味。问对体好虚拟构思,并在夸饰铺述中求奇;十骚体则充满突兀之气,在怪僻中作奇;山水游记则在自适山水中,表现出柳宗元的静心好奇。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的学术取向经历了从重“义理、词章”到“义理、词章、经济、考据”缺一不可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他的古文思想上,就是“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他始终赋予“词章”独立的学术地位,总结了古文写作中从如何运气,到怎样谋篇布局、造句选词等方面的技巧经验,体现了“文道俱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散文家之一,他的《春秋繁露》,运用“比物联类”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以《春秋》为依托,构筑了关于哲学、政治、道德、人性的庞大思想体系,并据之对当时社会进行全面观照。他的散文,运用多种技巧,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思想观念,显示了他的精神风貌,在风格上代表了汉代散文众多风格中的一格。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内蒙古散文作家,舒正钟情于散文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家在创作中。摈弃矫揉,以传统抒情之美成就了一组具有审美意象韵味的抒情散文。“花”是舒正散文中最常见的意向。散文以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花”意象,与人生情感中最珍贵的亲情自然糅合成亲情之“花”的意象,素朴而令人感动,使舒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博通今古、趣涉四方,在进行散文创作时,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将自己的史学观、对历史的理解、以及由此缘发地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融入散文的创作中,在其史著洋溢着文学散文之美的同时,使其文学散文创作富于历史的深沉与厚重,从而更加焕发出别样的姿彩。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史学修养使欧阳修的散文带上了浓郁的史学色彩,这深刻地影响到他的不同散文文体的写作及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