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l世纪的头20年中国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具有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社会服务和高科技产业化等功能的高等教育,将肩负重要的使命。而  相似文献   

2.
一、班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也孕育着无限生机。我们的学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 ,明确现在的任务 ,关注社会的变化。但如果靠生硬的说教太枯燥 ,只用书本知识又太单调。而班会活动无疑是班主任寓教于乐的好形式 ,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具有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社会服务和高科技产业化等功能的高等教育,将肩负重要的使命.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的作用,还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的直接作用都是不可或缺、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2002 年11 月8 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他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 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 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 分重大,也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这一目标,必须在我国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精神。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的“全面”,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指标,综合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人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提前实现了经济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十六大上又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承载着胜利与喜悦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豪情满怀地行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将在当代中国人的手中变成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经阶段,预示着中华民族在经过百年的屈辱、贫困与战乱之后将再次走向辉煌,彰显东方文明的特殊魅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国人的光荣、民族的骄傲。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主题词,但要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则需要全中国人民对这一目标的普遍认同和自觉参与不可,需要有当代大学生的自觉参与。从哲学意义上讲,自觉与自发相对,是指认识主体由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及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与其相应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简言之,自觉是指认识主体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特点和规律的有意...  相似文献   

9.
“小康”,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创造性地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连普通百姓也能听得懂的奋斗目标。向前追溯20年,中国人民从贫困跨越温饱,成功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梦想;放眼未来20年,中国人民将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40载岁月,从奔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这是中国社会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更是人民生活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描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