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999年3月30日,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的观点。这一观点经过“中国水利如何面向21世纪”的大讨论,得到了全国水利行业的赞同,现在已作为水利部门新的治水思路。 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问题。那么,作为服务于水利改革和发展,为水利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技术支撑和后备力量的水利教育,应如何适应新的治水思路呢?笔者认为,必须调整教育…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生态水利的概念和内涵,详细说明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社会水利和环境水利的内涵,并作了对比。认为五者之间不可分割,各有特点,相辅相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济南市缺水的严峻形势及带来了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问题。在坚持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统一的综合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和标本兼治。对济南市现状、远景可供水量及城市发展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和各种频率年的水量平衡计算。在进行地下水量计算中采用“疏干体积法”、“漏斗均衡法”、“干扰井群发”、“单水抽井法”等有近十种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筛选出最适宜的新的计算方法,以求得较为精确的可供水量,实践证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陈启洪  刘宏友 《考试》2010,(11):38-41
命题背景: 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为了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这是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以来,首次将主题指向水利行业,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首个水利综合性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出台,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就水利行业的发展,议论十分活跃。其原因是:1.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水利行业相对落后的现状,已暴露出日益严重的水问题。这些都迫使水利行业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尽快实现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在2000年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的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转变为可持续水利。”这也是水利行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是当代水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发展,对小城镇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小城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龙山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水利问题,以探讨小城城区水利建设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一项建设工程,是现代化技术运用方式之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特点和相关技术,对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江河大国,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开国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治国先治水,他清醒地认识到,兴修水利对新中国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生产力的发展意义重大。毛泽东明确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科学论断,确立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水利基础产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拥有水利风景区的乡村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具有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良好的先决条件,根据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单一资源点状集聚、多点资源线状集聚、多元产业协同集聚三种集聚状态,基于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提出相应的点轴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圈层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多元联动互助开发模式等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对拥有水利风景区的乡村来说,可以依据旅游资源不同的集聚状态,走一条以水资源为核心开发旅游资源、强化系统性政策扶持、切实保护好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水文学与水资源保护”是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机实习、实践应用和读书报告四个方面,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领略不同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拓展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方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时代性强、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确定课堂的教学方式,强调抓好地下水数值模拟的上机实习、综合作业以及读书报告等教学实践环节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Australia is one of the world leaders in water management. The country meets the challenge of water shortage with established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n which rainwater is taken as a too precious resource to be just drained off. In Australia, rainwater is extensively harvested and polished to provide cheaper supply for potable and non-potable domestic uses, irrigation, landscaping, refilling aquifers and other uses. Implementing dual management ove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torm water and practicing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in urban areas effectively control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of waterways by pollutants carried with runoffs,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rainwater and thus protect properties and lives from damage by floods. These achievements are attributed to constant reinforcement by govenments from federal to local levels in policy, financial, legal and educational aspects, and also to the lasting effort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and water industry in developing requisite techniques,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and fostering public credence of rainwater reuse. The successful rain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ustralia suggest rainwater harvesting can be a complimentary means for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to solve the water shortage in China's northern regions, and thus release to a degree the pressure on the Yangtze water resources.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rainwater can be an effective controlling strategy for flooding and non-point-source water pollution of waterways. Such in-site source control initiatives have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to protecting slow waterways of weak selfpurification ability, like the Three Gorges Reservior.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桫椤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狭窄的生态位和锐减的适宜生境,是桫椤的致濒因素。在人工孢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的辅助下,就地保护是桫椤种质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利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水利环境问题 ,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雨水是轻度污染水,经简单处理可用于生活杂用水、工业用水。雨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简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了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进行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未来水资源管理作了明确的阐述,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虚拟水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调水量是指潜含在实物贸易中的水资源量的调入与调出.文章根据投入产出法,分析了福建省经济贸易中的水调配量,结果表明福建省以虚拟水的形式直接或间接的输出了大量水资源给其他地区或国家.福建输出的大量水密集型产品,有效地支援了缺水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然而盲目的水资源输出极可能影响到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维护资源优化配置大局的前提下,不可忽视福建地区发展的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构成分析入手,分别就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及制度的实施机构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而明确水权概念,是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水权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涵盖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水资源权属管理的制度体系。与此相适应,我国应该确立一个综合性的水权概念,“水权体系说”即是把所有与水资源有关的权利聚集在一起,其强调水权的综合性,符合我国制度建设的需要。水权概念的准确确定实际上就是水权权属范围的划定与规范,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权体系。因此,以水权概念为基础,确立一个由水资源所有权、环境用水权和水资源使用权组成的水权体系,将有助于我国构建科学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