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义伟 《今日科苑》2009,(16):272-27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音乐若离开了情感的体现与抒发,也就不是音乐了。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是当前音乐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相似文献   

4.
徐巧凤 《科教文汇》2011,(26):100-101
好的朗读能让人身临其境、如沐春风;好的朗读能让人撕心裂肺、感同身受;好的朗读能让人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朴实的语言风格,是展现语言魅力的重要方面和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鉴赏力;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作品的语言美;使学生感受作品中心思想的情感美;在教学中相机诱发,随时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培根 《知识窗》2012,(9X):51-51
<正>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实验方法,而且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操作。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寻找新的实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即处理好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一、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做到真正放手,教师就是要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个难点。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要学会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那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充满着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崇高壮美或优美淡雅的美感,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情感教育永远植根于小学语文课堂: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情感共鸣;重视朗读教学,提升学生情感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胡利军 《科教文汇》2008,(10):63-63
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珠 《内江科技》2007,28(6):133-134
语文与美育有着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音乐和绘画的角度创设审美氛围来渲染文学作品中的美;从欣赏和分析的角度诱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启发学生去欣赏文字的美;进而从联想和构思的角度开启审美想象,最终让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李志杰 《科教文汇》2007,(5S):41-41
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鉴赏力;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作品的语言美;使学生感受作品中心思想的情感美;在教学中相机诱发,随时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普通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凭说教的方法,告诉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最佳的方法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运用音乐是感情艺术的特点,充分调动教师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启迪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与同学进行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等,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龚珊 《科教文汇》2014,(10):143-144
师范美术教育离不开情感层次的体会,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其教学质量水平。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审美技巧,发现身边事物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美术知识,掌握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情感,最终达到高师美术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自由愉快地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学会作文,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师范美术教育离不开情感层次的体会,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其教学质量水平。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审美技巧,发现身边事物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美术知识,掌握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情感,最终达到高师美术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昌全 《科教文汇》2008,(25):270-270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全面的课程目标体系。这就意味着化学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达到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必须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相似文献   

17.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明德 《科教文汇》2008,(20):167-167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笔者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苟巧丽 《今日科苑》2007,(12):236-236
审美教育也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去鉴赏美、品味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应只是把英语语言教育作为单一的教学任务,靠那些死板的句型,概念化的东西,学生会感到英语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而是应该把审美教育和语言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