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博 《体育世界》2008,(8):71-73
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排联赛中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的进攻技战术及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诸方面的差距,寻求原因及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男排在国际排坛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4.
制约中国男排成为世界强队的几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法,探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认为快攻战术受阻、缺乏核心队员、一攻与防反失衡、心理素质不稳定、后备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国男排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方面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角度揭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中国男排在’99杯赛的失利 ,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整个比赛过程 ,中国男排已与世界强队 (包括日本和韩国 )在技战术水平、意志品质和科研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尽快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各种变化、加大科研力量并创建新的攻防体系 ,是中国男排提高自身实力、走出低谷、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排在’99杯赛的失利,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整个比赛过程,中国男排已与世界强队(包括日本和韩国)在技战术水平、意志品质和科研投入等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尽快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各种变化、加大科研力量并创建新的攻防体系,是中国男排提高自身帝力、走出低谷、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99世界杯中国男排前排进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9世界杯赛中国男排与前六名队的前排进攻效果分析比较 ,目前中国队的前排进攻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很大。中国队已失去“以快为主”的特点。同’ 98世界男排锦标赛时相比 ,一年来 ,中国男排前排攻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男排扣球技术的运用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男排强队与扣球技术有关的大量材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现代男排扣球技术的运用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世界优秀扣球手和中国男排选手扣球技术的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男排以及国内甲级队某些选手存在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10.
陈珂  李超 《湖北体育科技》2016,(10):880-88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对中国男排与澳大利亚男排、加拿大男排在非技战术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从而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准备。结果显示:1)中国男排队员的年龄分布不合理,老队员过多;2)中国队拦网方面比较好,这和中国男排的身材高大有一定关系;3)而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较差,主要体现在关键分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排后备队伍专项身体素质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亮  连道明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24-26,29
通过对参加2008年5月全国青年男排集训的8支男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中国男排进行比较。我国男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较往年有较大提高,但与中国男排存在明显差距,后备队伍各队之间专项素质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以1992年全国男排乙级联赛冠军上海体院队为重点调查对象,采用现场统计与观察的方法,对我国男排乙级队比赛中的一攻战术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第9届世界杯女排前六强队网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体育与科学》2004,25(4):5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队与前六强队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主要是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心理素质稳定、失误少的结果。但是,中国女排网上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提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朝着女子排球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方向发展。指出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对拦网的判断和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拦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排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能康复攻关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旭华 《体育科研》2008,29(6):56-5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跟踪调查等方法,从体能和康复训练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排球项目特征、排球体能的定义与结构要素、体能的作用、训练方法、影响排球体能的权重因素及康复理念、康复手段进行研究。中国女排历来重视体能训练和伤病的康复工作,目前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及医生的团队组成非常合理,对女子排球的项目特点的认识清晰到位,体能和康复训练因人制宜,中国女排的体能和康复正逐步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崔超 《体育科技》2014,(3):59-59
连续得失分影响到球队技战术发挥水平,进而影响比赛胜负。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女排在每局各阶段,以及每场各轮次与对手连续得失分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95年世界杯和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的统计分析,将其与中国女排的网上实力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队实力的差距,为中国女排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参加2008年5月全国青年男排队集训的我国8支重点青年男排队96名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男排后备队伍选材及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对世界女排新格局中的中国女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10年来世界女排三大赛事的分析,了解掌握世界女排新格局变化中的阶段特征、影响变化的因素和欧美与亚洲女排诸强发展的平衡与打破平衡的若干要素。阐述中国女排训练基本思路和重点攻关的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