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2004年8月12—17日,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30名中国、30名韩国、30名日本青少年共同参加了草原探险,队员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为期5天的夏令营中,主办方精心设计了由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到内蒙古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和翰嘎利活的活动,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日本小孩拒绝帮忙,中国孩子叫苦不迭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  相似文献   

2.
缺失     
2004年8月12日至17日,由中、韩、日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再次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营期正值当地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当地随行的工作人员看到日本小孩瘦小的身体却背着与其不相称的包裹想要帮忙时,立即遭到严辞拒绝。同行的中国孩子个个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3.
儿子幼儿园里新来两位日本小朋友,据说他们家住别墅,很富有,还有豪华轿车,但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只看到妈妈骑个三轮小车,两个孩子坐在后面,就是这样简单。当时正值冬季,中国的幼儿全都身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头上戴着毛线帽,手上戴着厚手套,脚上穿着棉鞋,一眼看去分不清到底是谁家小孩,倒活像一只只笨拙的小狗熊,而这两个日本小孩尤其特别,他们只穿单衣单裤就坐着三轮车来了,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一次听那位妈妈解释说:“在日本上学还是穿短裤呢!物质再丰富,生活再优越,我们日本人的生存危机始终存在。所以从小开始的超能力、超强度训练,才能锻炼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4.
谌伟 《学子》2012,(5):55-55
近日,有定居日本的亲戚,一家人回国探亲。亲戚家的小孩与我的儿子年龄相仿,从两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能力倾向,看出了中日教育的明显差别。亲戚家的小孩做数学题远远比不过我的儿子,日本的数学教学注重实用的计算题而不是弯弯绕的所谓思维题。  相似文献   

5.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6.
多让孩子吃些苦筱玲一篇题为《夏令营的较量》的文章,如今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文章报道说,去年秋天中日两国孩子在内蒙乌兰察布草原联合举行了探险夏令营活动。面对困难,日本孩子坚韧、顽强、互助,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中国孩子娇弱、怯懦、自私,大多半途而废。末了,...  相似文献   

7.
一夫 《家长》2000,(Z1)
不久前,好友从日本归来,自然少不了一番闲聊,谈起了日本人对子女的“寒冷教育”。他说,在日本,六七岁的小孩在寒冷的冬天上学,都只穿运动裤、衬衫。孩子常年经受如此锻炼,身体大多强健。对日本人的“寒冷教育”,很多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往往会说日本人不会爱子女。其实不然,近年来,很多资料显示,日本的青少年在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在中国学生家长们的眼里,孩子只有送进最好的学校,在学习上必须足够刻苦,在成绩上必须达到名列前茅,这才是正道,孩子才有出息。于是,把孩子送往名校,投奔名师,成了家长们的奋斗目标。名校学生人满为患,有的班额超过了100人,还是硬…  相似文献   

9.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民主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就是不给孩子发言权。看看您的周围,“小孩子懂什么”仍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有些家长,嘴里虽不见得这样说,心里却是这么想的,在言谈举止中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教育家陶行知说:“若把小孩当小孩,你比小孩还小孩。”这么说可真不冤枉父母们。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  相似文献   

10.
雷茜 《教育》2011,(19):5
一个美国小孩说他的理想是当一位理发师,他的父母不会嘲笑他,如果是一个中国小孩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郑渊洁曾呼吁家长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否则,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孩子比日本孩子强王丹丹(宋庆龄基金会外联部副处长)宋庆龄基金会是一个民间团体,继承宋庆龄毕生所致力的儿童事业是我们的宗旨之一。宋庆龄一生为儿童事业做出很多贡献,她的创造方面是实验性和示范性。因此,我们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尽量从实验性和示范性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2.
我的孩子今年已11周岁,她与我相处得非常愉快,彼此之间感觉到的是一种信任、感激和关心。由于她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一直是我单人照料。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对她的关心主要是尊重她的想法,如孩子在野外玩耍时,不爱采花却爱摘果,我陪伴她一起摘,而不会硬性向她灌输花的美丽。小孩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因此我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主动亲近大自然,她也会很乐意亲近自然;没事时主动地与她交流,她碰到不解的问题也会来找我。3岁之前,给了孩子充分感知世界的自由与快乐,从不要求她按照我的意愿学这学那。3岁以后,…  相似文献   

13.
在一项中美日三国的联合调查中,调查组对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进行了比较,结果在美国、日本两国中学生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必有一位是父亲或母亲。日本的调查结果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的调查结果是:父亲、迈克尔·乔丹、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自己喜爱的歌星、影星之后,母亲排在第10位,父亲排在第11位。三国联合调查组得出了—个令人心寒的结论——中国的孩子最看不上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旧时的春风不化雨当时针指向21世纪,中国已经迈…  相似文献   

14.
濉溪县公办韩村小学,为了解决带孩子的贫、下中农子女入学问题,上学期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后,办起了一个带孩子上学的耕读班,招收学生二十五人。这个耕读班办起来后,很受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韩村大队第一生产队队长说:“领小孩上学的耕读  相似文献   

15.
池春艳 《吉林教育》2005,(10):39-39
曾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日本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起参加野外活动,当遇到困难时,日本的孩子总能自己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而中国的孩子则相反,不会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了困难总是找别人帮助解决。这其中透露的问题不免让我们深思: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来没想到来荷兰后,最先认识的是当地的孩子。那天下午,我和室友——两个上海女孩,一起回家,在湖滨广场上遇到了4个金发碧眼的小孩。也许因为他们从没见过东方人,也许是出于好奇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先由教师分析苹果的结构,并在黑板上作示范,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然后让孩子按步骤画;日本的孩子画苹果,是教师先擎一个苹果,孩子观察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是教师提一篮苹果,由孩子们任意拿一个自己照着画。由于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美国和日本的孩子画出的苹果却奇形怪状。  美日孩子画的苹果虽然很不像,但这正是孩子们自己摸索的结果,包含了他们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中国孩子画得最像,是由于输入了教师的观察和分析,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只不…  相似文献   

18.
感谢孩子     
如果说要我与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一个季节约会.我选择春天。因为春天百花争艳,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如果说要我与老人、青年、小孩中的一个年龄段的人交朋友,我选择孩子。因为孩子纯洁真诚,朝气蓬勃,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有定居日本的亲戚,一家人近日回国探亲。这家的小孩与我的儿子年龄相仿,从两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能力倾向,看出了中日教育的明显差别。亲戚家的小孩做数学题远远比不过我的儿子,日本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五月五日,笔者有幸观赏了两台别开声面的电视综艺节目。一是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三星智力快车》,一是西安电视台转播日本的《超级变变变》。两台综艺节目都面向青少年,并且都以赛事贯穿始终。两台节目紧张刺激,竞争性强,看后仍余兴犹存。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