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面对当下网络舆论传播,传统媒体应当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自发性行为上升到自觉性行为层面,积极发挥新闻专业组织的优势,以权威信源的角色来强化对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效,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传播力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中之重。新闻舆论传播力主要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信息判断所形成的舆论导向的能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新闻舆论传播力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起舆论导向作用。长江中游湖北卫视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新闻舆论传播力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创新城市群重要新闻报道跨地域合作,从新闻信息覆盖面扩大舆论传播力;集中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政策宣传,从议程设置理论提高舆论的传播力;整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全媒体资源,从传播渠道融合层面加速舆论的传播力;创新"长江中游城市群"新闻报道实践,从"媒体建设者"角色主导舆论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社会要更好地进步和发展,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作为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新闻传媒。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新闻舆论提供的动力支撑,主流报纸则肩负着引领新闻舆论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在主流报纸的众多报道领域里,人物报道不仅是倡导正确舆论导向的核心手段,更是实现新闻宣传功能的传播形式,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广大媒介受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舆论影响力展开深入研究,先结合广播电视新闻自身的传播力、舆论核心优势等对融媒体时代新闻的舆论影响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重点阐述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影响力的实施要点,主要包括新闻节目设置发挥本土优势、精心制作优质新闻内容、创新新闻传播方式、拓展新闻传播渠道、提高新闻时效性等,确保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影响力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拓展主流媒体传播阵地,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实质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作为“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新闻传媒。而社会要求得稳定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因为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人们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与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的过程就是对新闻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并以受众为立场,使传播的新闻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并塑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新闻要遵循真实性和典型性,在进行策划的时候,要考虑到新闻内容要独具特色,且传播上具有可操作性。本论文针对加强新闻策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闻策划对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王祝伟 《东南传播》2016,(10):44-4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事业的党性、人民性和真实性,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思想保障和方向指引。地方电视台肩负着重要的宣传教育职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助于它们应对多媒体时代多样化文化的挑战、提高宣传教育的"传播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此,地方电视台应当加强舆论队伍的思想建设,突击新闻事业的党性;以"三贴近"为生命线彰显新闻舆论人民性;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保障新闻舆论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是以机构为中心的,把关机制健全.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缺少大众传媒时代的把关机制,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渠道更加立体化,内容更加碎片化,这导致近些年来新媒体平台成为舆论的发源地,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舆论走向正轨,是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由常松、胡靖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一书,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对新媒体的发展与舆论传播方式的演变,以及新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陆华 《新闻窗》2010,(4):32-33
(一) 新闻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它不仅承担着发布传递信息的责任,还担负着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社会的安定团结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思想的健康向上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文化的清新高雅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当下新媒体平台为背景,讲述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特点,新媒体平台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存在许多特点,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制造舆论主体多元化及泛娱乐化现象等。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平台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在舆论引导中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新闻社会共识度低,舆论情绪化现象严重,“虚假民意”现象和资本逐利下的“泛娱乐化”现象等都影响着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面对这样的现象,本文提出,在新媒体新闻传播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加强平台监管机制,个人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使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越来越自由,新闻舆论反响越来越大,要想正确引导新闻传播舆论,就必须强化新闻传播管理。新闻传播管理是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那些荒谬、虚假的新闻被传播,进而避免不良舆论的产生。本文就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管理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青 《新闻前哨》2020,(3):6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传媒业也融合了多种先进的传播技术,逐步走向数字化,互联网成为重要的舆论传播平台,而融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的融媒体以成为当今主要的舆论传播形式,其对新闻舆论的影响较大。对此,本文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为分析重点,针对其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普及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给高校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高校传媒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优化新闻信息审核制度、丰富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质量、加强舆论危机管理等措施,可以促进高校传媒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包括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的继承发展,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丰富内涵进行探索,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逻辑结构和科学逻辑,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发展脉络,分专题的研究(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及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论述,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研讨,对习近平新媒体观和媒体融合观进行的探讨,对由新闻宣传到新闻舆论的提法转变进行解读,对习近平提及的相应规律的探讨,对习近平对外传播观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16.
吴卉 《东南传播》2014,(6):124-126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环境更加自主开放,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有了新的载体和土壤。伴随人们参与制作新闻意识逐步增强,微新闻作为一种由公众提供原创新闻资源的模式被纳入新闻的发展视域,一度成为了网络行业和人们热议追捧的对象,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微新闻和传统新闻相比具有什么特点呢?微新闻如何形成并影响舆论?本文将对微新闻的传播特点及其舆论引导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赵彤 《记者摇篮》2010,(3):32-33
新闻传播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而民生新闻又是当前新闻大潮中极具人缘和市场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新闻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发挥其正向传播功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具有很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观念史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理念创新做了全面探讨.百年来,新闻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先后形成了宣传、新闻、党性原则、新闻宣传、舆论监督、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公民权利、信息公开、新闻传播规律、新闻舆论、媒体融合、现代传播体系等核心理念及其体系.正是这样一个开放而创新的传播观念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可视化数据工具,以2012年1—2月期间的"韩方论战"新闻事件为例,对其在网络上的舆论传播扩散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其舆论产生、爆发和平复的过程,并在其中关注其舆论领袖的变化和发展情况,试着探讨舆论领袖之间的网络人际关系,总结论战型新闻事件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静 《今传媒》2016,(8):48-48
主持人语: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以来,舆论工作引起了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及各媒体机构的高度重视,全国掀起了开展舆论工作和学习的热潮。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精密、精细、精深的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传播风险就越大。媒体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引起的危机不容小觑,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风险防范和控制尤为重要。有效的风险传播能够快速提高人们应对、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意识和技能,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本期“风险研究”栏目选取的文章,重点论述在媒体事件中如何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及提高舆论引导力,以良性的舆论监督推动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着重探讨突发事件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面临的困境,从政府、新闻媒体、公众三个层面阐述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的对策,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以推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在信息传播理论、基本社会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信息传播视阈下提高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水平的对策。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及对策,以期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最后结合“5W模式”分析微信H5传播模式的新特征,以促使H5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栏目研究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总结新闻传播风险防范及规避策略,以提醒人们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力争推动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