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中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总体水平呈正性;城镇学生的自信心发展高于乡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的体育自信心呈现上升的趋势;影响城乡高中生体育学习自信心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种,且有很大差异,调查研究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得知:①大学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自我评价的总体水平呈正向性;②男生自信心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③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自信心反而下降;④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体育感受”、“体育成绩”、“老师态度”、“家长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团队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凝聚力,一定的凝聚力是体育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增强是一个自觉的形成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中心工作就是要协调体育团队的各种内外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初中生体育自信心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问题提出在新课标中,心理健康是五大领域目标之一,而自信心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自信心特别是体育自信心不足的为数不少。体育自信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而且影响到青春期的健康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特别是自信心的培养,是实施新课标不容忽视的关注点。对初中生体育自信心进行调查,从各方面对体育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进行剖析,可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体育课程要重视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合作精神意识培养,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基于此,浙江余姚团队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列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团队合作的意义有哪些""教学实践中如何抓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时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个问题,希望通过本期话题研讨,进一步明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意义,探索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与手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存在的教师团队协作意识不强、重行政管理、轻教学科研以及学校重视程度与规范程度低,凝聚力不高等问题,认为影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因素在于高校的重视程度、高校体育教学的管理形式以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提出了建设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与氛围、明确教学团队的人员责任、优选与培养团队带头人、更新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等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丛林 《体育世界》2013,(10):99-100
在当今的社会中,竞争和合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矛盾体。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团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成为当前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从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及其现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体育教学中影响团队精神的因素以及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霍岩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2):58-58,62
一个人成长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在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已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非智力因素主要有:意志力、自信心、情绪控制、人际关系、自我激励、思维方法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既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或受到消极的抑制,也可以受到体育教学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自信心不足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方法,结果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体育活动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研究社会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对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体育活动参加者的年龄对心理因素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综合能力、自信心3份问卷对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不同,形体健身操类项目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最大;大学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长于1h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均得以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体育团队凝聚力与健美操运动成绩的关系,指出健美操队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分为训练技术和团队合作的两大类,并提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消除自卑心理,建立信心、敢于挑战,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运动队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丽珍  赵芹 《体育科技》2005,26(4):64-67
从运动队管理制度的制订;运动队管理制度的执行;运动队思想、作风教育;运动队业务、文化教育;运动队文化娱乐活动;运动队教练员、干部的以身作则几个方面探讨优秀运动队的管理问题,试图寻找合理有效的运动队管理办法,为运动队的管理寻找理论依据,为运动队服务。  相似文献   

13.
A nomological network on team dynamics in sports consisting of a multiframework perspective is introduced and tested.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cohesion, team mental models (TMMs), collective efficacy (CE) and perceived performance potential (PPP). Three hundred and forty college-aged soccer players representing 17 different teams (8 female and 9 mal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y responded to surveys on team cohesion, TMMs, CE and PPP. Results are congru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onceptualisation of a parsimonious view of team dynamics in sports. Specifically, cohesion was found to be an exogenous variable predicting both TMMs and CE beliefs. TMMs and CE were correlated and predicted PPP, which in turn accounted for 59% of the variance of objective performance scores as measured by teams’ season record. From a theoretical standpoint, findings resulted in a parsimonious view of team dynamics, which may represent an initial step towards clarifying the epistemological roots an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various team-level properties. From an applied standpoi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eam expertise start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m cohesion.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ohesiveness, teammates are able to advance team-related schemas and a collective sense of confidence. Limitations and key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湖南省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我省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与运动场景的关系,旨在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结果显示:运动场景是导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运动损伤的运动员中,由于运动场景的原因,城与乡、一线队与二线队、男与女的受伤人数比例成显著差异。而一线队与二线队运动员因“情景回顾”受伤人数比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罗艳春  邓小刚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107-108,12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现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激情。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与体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在20多年的发展改革中,经过积极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及其学习训练管理情况等进行研究,旨在总结我国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为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强势夺冠,女排精神被国家与人民大力推崇与表扬。在我国妇女体育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中国女排依然能够位列世界之巅,离不开女排队员们的努力拼搏,也离不开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促进我国妇女体育发展,应积极了解女排精神,推广女排精神。本文研究表明:女排精神促进妇女竞赛队伍团队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妇女竞赛团体竞赛成绩的提高;女排精神促进妇女运动员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提高妇女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女排精神促进妇女传统体育观的改变,扩大妇女体育群体;女排精神促进国家对妇女体育的重视;女排精神促进媒体对妇女体育的宣传力度和覆盖。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高水平竞技运动是当前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竞技项目设置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竞技水平和由此所产生的建队效益及办队特色。运用现代控制论原理和运动训练学理论等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学高水平竞技项目的重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由政府资助的学校所开展的体育运动禁止性别歧视,主要法律依据是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第9章。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将所涉体育项目区分为身体对抗性运动和非身体对抗性运动。在一所公立学校,对于对抗性运动,学校只有男队或女队时,一般不允许异性参加。对于非对抗性运动,学校只有男队时,允许女性参加男队,只有女队,则一般不允许男性参加女队。同时有男女运动队时,男女运动员应该享受平等的机会和待遇。美国追求学校体育领域的性别平等,是在承认男女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别基础上,摒弃基于生理差别特别是社会性别而形成的偏见,使得男女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并最终达到实质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