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战斗性最明显、最集中的体现。运用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揭露和抨击不良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扶正祛邪,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是非常有效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了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方面,也是正面宣传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传媒作为舆论手段是一种社会利器,它能够捍卫真理和正义,鞭笞腐败和邪恶,对权力组织和整个社会起到批评和监督作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舆论机关,在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威力。本文在探讨批评与监督原则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意义、特征和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手段的新闻批评的特点及其工作方针和原则,论述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舆论工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战斗性表现在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两个主要方面,而尤以批评为首。新闻批评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战斗性最鲜明、最集中的体现。运用新闻传播工具干预社会生活,实行舆论监督,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申张正义,针砭时弊,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职责,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新闻事业在传播和引导社会舆论时,拥有这样三个优势。首先,由于新闻事业的产品——报纸、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否定性事物才可能成为媒体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ABC     
舆论是社会公众的言论。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的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措施,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反腐败的重要思想武器。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曲玉清 《记者摇篮》2007,(10):39-39
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和批评的一种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9.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0):83-84
运用新闻手段开展批评,叫新闻批评。在我国,舆论监督是和法制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督促并行的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批评。关于新闻批评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新闻舆论监督中的几个关系尚墨玲“舆论监督大家谈”征文华西都市报与本刊合办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巨大优势,也是人民群众手中挞伐腐败,针砭时弊,同种种社会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沈莹 《记者摇篮》2004,(9):27-27,25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舆论监督有着群众性、广泛性、公开性等特点.因此。它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巨大优势,也是人民群众手中挞伐腐败,针砭时弊,同种种社会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宣战的一把利器。因此,党和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具有迅速调动和聚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于某一具体指向的功能,起到法律等社会规范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关系调节手段。李瑞环同志明确指出:“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与正面宣传为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有关部门的工作和规范社会行为,有利于密切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定人民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5,(12):16-1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和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思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夏文冰 《新闻界》2003,(3):48-48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和优良传统,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尤为重要。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要揭露问题,发挥批判作用,但并不是只管揭露,不管改进,只管批判,不讲效果。我们的舆论监督是负责任的监督,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帮助党和政府缺点、错误,改进工作的监督,是夔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帮助改进社会风气的监督,既有批判揭露,又有建设性。搞好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注重良好社会效果。这样,党报的舆论监督就能发挥权威性和指导性,就能得…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新闻窗》2007,(5):118-1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刘君毅 《新闻界》2000,(5):74-74
在新闻报业中崛起的老年报,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以撑出一片新天地,这是我们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论、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实现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对行政机关、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言行进行监察和督促。看看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党的要求、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舆论,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也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深化改革、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是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神圣职责。 由于新闻传播的公开性、广泛性、快捷性和权威性,舆论监督一旦公之于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但如果在时机和度的把握上有失准确,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从而会影响到舆论监督的声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