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中国现代索引由起步,成长而走向成熟的世纪,研究中国现代索引的历程,特别是研究中国索引收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本世纪初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索引发展作出的积极,特殊的贡献,本文对留学生所从事的索引理论研究与索引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索引》2004,2(4):6-7
由中国索引学会主办、厦门大学图书馆协办的“中国索引学会2004年度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1月23日至25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的主题为“让索引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索引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索引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国索引国际化,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分析了目前我国索引工作的现状,并就强化索引国际化理念,发挥索引协调功能作用,规范索引工作制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索引信息保护,采用现代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索引国际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严明 《中国索引》2006,4(3):60-63
钱亚新先生是我国现代索引学领域的开拓者,他的《索引和索引法》一书是中国现代索引学的奠基之作。他在索引理论、索引评论、索引编纂、汉字排检法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且理论研究与实际编纂相结合,为我国索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崇良  余朝晖 《图书馆》2021,(3):1-7,15
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洪业是中国现代索引史上一位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的索引大家.他的索引学思想体现在学术与索引观、索引创新观、索引编纂观、索引序论观和索引人才观.他充分利用中外资源,建立索引编纂机构和集中才力编索引的思想,至今仍有颇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严峰 《中国索引》2005,3(2):48-56
上世纪20-30年代,现代索引编制理论和方法传到我国,曾掀起索引编制和研究的高潮。江苏的学人对索引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誉为“索引的故乡”。生长在江苏这块土地上的叶圣陶、万国鼎、李小缘、刘国钧、钱亚新等我国索引学的奠基者,他们的索引研究成果和索引作品至今仍是我国索引事业中的宝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索引学社”(中国索引学会前身)的建立,为江苏的索引学者提供了更好的学术研究平台,他们是振兴索引事业、促进我国索引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乡情的角度来评述那些对中国索引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进而缅怀过去,展望未来,积极推进我国新时期索引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索引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国索引国际化,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分析了目前我国索引工作的现状,并就强化索引国际化理念,发挥索引协调功能作用,规范索引工作制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索引信息保护,采用现代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索引国际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保明 《中国索引》2010,8(2):28-32
方志是我国传统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源,方志索引对方志文献的充分利用意义重大。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旧志索引补编取得了一定成绩,亦有进一步加强之必要。由中国索引学会等四家单位起草的《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已正式发布和实施,对旧方志文献索引的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索引理论与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现代索引法、计算机在索引编制中的应用入手,概括了国内外自动标引、索引生成理论与方法,并对中、英文各种机助索引系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