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化学中常会出现溶液一类的题型,其中溶液混合问题(本文介绍含稀释)对刚接触溶液知识的学生而言难以很好的掌握,因此,在做此类型题时对老师讲的解题思路照搬照套,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遇到稍加交换就可能出现触手无策的局面,认为化学难学毫无规律.本文征对此类现象,着重从分析溶液混合前后本质变化探讨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用质子守恒法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在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应用,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质子守恒法书写质子条件式,结合物料平衡、酸碱平衡常数等进而计算出酸碱混合溶液pH,然后从相同型体的非共轭体系酸碱混合溶液和共轭酸碱溶液的pH计算来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 ,证明一条规律 ,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假设浓溶液和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1和c2 ,密度分别为d1和d2 ,两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混合酸碱溶液的酸碱度计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由混合溶剂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及沸点升高常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算,并应用于以苯一甲苯为混合溶剂的稀溶液体系,得到了与实验数据接近的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但在应用中常常容易出现多种错误 :如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电解质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关系以及溶液 PH值的混合计算等。  相似文献   

7.
<正>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近似计算,并据此绘制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趋势图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淀粉的硝酸氧化法制草酸时,摒弃了把硝酸溶液逐步加入硫酸、催化剂和糖的混合溶液中的操作方法,而是采用了将糖液逐步加入硫酸、硝酸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中的操作方法。避免了硝酸溶液局部瞬间浓度过大造成的恶果,明显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可以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电荷守恒,粒子物料守恒及元素守恒等关系,解近年高考中所出现的电解质溶液选择题。 例1 (2002年秋季高考第10题)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化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与溶液有关的计算题,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规律,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下面举例剖析。一、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中常见错误剖析规律汇总:1.溶液稀释、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稀释定律:c_1V_1=c_2V_2。(2)混合后溶液  相似文献   

12.
单一溶质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书写在一些文献中多有记载,而对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尤其是不等量溶质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的相关内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两种不等量溶质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常规法和图示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淀粉的硝酸氧化法制草酸时,摒弃了把硝酸溶液逐步加入硫酸、催化剂和糖的混合溶液中的操作方法,而是采用了将糖液逐步加入硫酸、硝酸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中的操作方法。避免了硝酸溶液局部瞬间浓度过大造成的恶果,明显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4.
向等浓度的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是高中化学经常涉及的离子反应,教学的不同阶段对该反应认识有所差别,本文从Ksp角度对两中常见认识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15.
顾晔 《化学教与学》2011,(8):75-76,94
向等浓度的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是高中化学经常涉及的离子反应,教学的不同阶段对该反应认识有所差别,本文从Ksp角度对两中常见认识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与浓度10%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两种混合溶液的流变性,用DSC研究其相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其混合溶液具有一般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征,其牛顿指数均小于1,且共混溶液比海藻酸钠纯溶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复合溶液的Δη值要比纯SA溶液小得多,具有更好的可纺性,纯SA溶液的粘流活化能明显大于共混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对温度依赖较小。  相似文献   

17.
正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强、能准确迅速求解的特点.但不少学生对其原理及适用范围不清楚,常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而不敢大胆使用实在可惜.现从原理介绍入手,希望能对学生清除障碍合理使用此法有所帮助.1.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十字交叉法最初应用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混合计算上.如用80%和40%的H2SO4溶液相混合配制成50%的H2SO4溶液,求两种质量分数H2SO4溶液的质量比.列十字交叉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Ⅰ——Ⅴ组阳离子混合溶液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入手,择其主要者讨论了该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而给出了在Ⅰ——Ⅴ组阳离子分析过程中避免犯一系列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解质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判断一直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本文先对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单一溶质溶液、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判断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帮助学生们掌握其中的技巧,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强酸弱碱盐与弱碱或强碱弱酸盐与弱酸等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想比较这一类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首先耍弄清混合溶液中,弱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谁占优势.下面我们结合几个例子说明这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水解与电离的程度大小,从而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1.0.1mol.L-1醋酸溶液和0.1mol.L-1 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