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学生们"谋取升学的敲门砖",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写作心理也因此变得恐惧、腻烦.这学期,我尝试了提纲式作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主题发散式"、"范文概括式"、"对比甄别式"、"情境体验式"四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学生普遍感受到写作的困难,很多语文教师也感觉无从下手,以至于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因此,我认为:作文的启蒙训练有如写字教学,要先描红、临摹,练多了才能独立创作,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习作训练,简而言之,就是循序渐进地分四步训练——“引、扶、牵、放”。我主要从方法说明和典型例文两方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冯润玲 《林区教学》2010,(11):46-46
小学作文是从字词句训练逐渐过渡到段篇训练的过程,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时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要使学生从"厌写"到"乐写",从"要我写"到"我要写",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书面表达训练方式。小学生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训练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康伟军 《考试周刊》2010,(35):69-70
写作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分值比重也相当高。考生要考好语文,写作是关键"得分点"之一;而考生的作文质量,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平时的写作训练。我在平时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尝试采取四个步骤的分解训练方式(审题训练、立意与选材训练、谋篇训练和提纲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迈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困难很大,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而感到写作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胡国宏 《考试周刊》2010,(52):83-8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对写作充满了畏惧的心理,不少学生觉得作文简直是"榨文"。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许多老师慨叹,虽然知道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蒋红梅 《现代教学》2010,(11):58-59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始终是困扰师生的最大难题,因此,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地拓宽写作训练的途径与内容。但是,写作教学非一日之功,费时费力,见效慢。我在多年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巧妙地挖掘写作的源泉,坚持将写作训练落实在每一天的教学中,将写作由"苦事"变成"乐事",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何谊萍 《现代语文》2014,(11):133-13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偏重教授写作技巧以及沪教版语文教材中对写作教学缺乏系统训练"这三种状况,旨在从日常作文教学命题的角度来研究初中作文教学问题,试图从课本、生活中寻找学生"乐于表达"的作文题,希望通过好的作文题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使学生"多写,在写中体会,在写中提高,用自己的文字磨砺自己的笔头。"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杨伟丽 《教师》2011,(12):60-60
提起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时,我们总把"写"放在最后,可见学会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本阶段要完成由"学写"到基本"入门"的任务,光靠《语文园地》安排的八次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相关的探索,力求寻找有效的途径。一、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知识及方法可以传授,但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写作向来是令多数学生深感头疼的一件事。高一学生在经历过中考作文的密集训练后,常对高中作文表现出无趣与无绪。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改变写作理念和加强写作训练两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帮助高一学生树立"言为心声"的写作理念,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训练和升格写作实现"巧为心声",小结对高一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一点想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郭素清 《考试周刊》2012,(71):65-6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环节。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能综合体现其语文素质的高低。"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意义之大。如今,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高度及大语文教学观的高度来看,作文教学仍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然而,因为应试教育思想作祟,现今中小学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5.
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文本,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怕写甚至厌恶写,作文的训练要有梯度地进行,可分为词句模仿训练、段落模仿训练、表达顺序模仿训练、表达技巧模仿训练、想象文写作训练和读后感写作训练六个阶段。由易到难,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广大语文教师为之头疼的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导学生仿写是作文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依据小学生写作理论和其心理特点,将仿写训练与作文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我尝试利用仿写训练来引导学生写作文。  相似文献   

17.
黄国光 《广西教育》2009,(17):47-47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的共同问题。如何寻找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以"本"为本,紧紧抓住语文教材这个根本开展作文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金炳 《教师》2011,(3):52-5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重要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加以强调,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更看重它的人文性"。写作是最能反映语文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更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价值的塑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生活积累、真实写作、敢于创新和教师评语四个方面,对作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增强文体意识,细化、深化文章具体内容,加强段落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水平。作文系统化训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中年级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作文起步就是从中年级开始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读段"、"写段",读段、写段是读写结合、学写作文的关键环节。因此,作文教学起步于写段的训练。如何训练学生的写段能力呢?笔者从实践中择取几个"写段"的训练片段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在模仿中学习写段的技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文也不例外,先取范文,过渡到仿写范文,最后到独立写作,这个过程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历经"扶—半扶—独立蹒跚行走"的阶段。现行的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