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材料]1.2005年11月8日,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载着120名南极科考队勇士正式出征,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由此拉开帷幕。2.2005年12月24日,中国第22次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向南极内陆冰盖发起新的挑战,这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考察站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最美南极     
正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其蕴藏的矿物达220余种。自1985年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至今已迎来了第33次南极科考。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到南极大陆探险考察的中国人张逢铿以及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南极“张氏峰”,国内知道的人很少。张逢铿原籍安徽歙县,1952年12月经香港赴美留学,先后在墨西哥大学、圣路易大学攻读地球物理及物理探勘专业,获硕士学位。20世纪中期,他参加了1957—1960气“国际地球物理年”组织的南极探险队,  相似文献   

4.
10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寒冷的地区。但南北两极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动物种群,例如,北极没有企鹅,南极没有熊,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南极没有熊吧。在距今2.5亿年前,地球上南方的几块大陆本来连在一起,被称为冈瓦纳大陆。它自侏罗纪开始分裂,到了距今6000万年前,南极大陆便与周边的大陆完全分离,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大陆。现代熊的祖先出现在距今2400万年—500万年的中新世晚期。可见,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南极就已经是被海洋环绕的大陆了。由于海洋的阻隔,熊不能往南极这个“孤岛”上迁移。难怪南极不见北极…  相似文献   

5.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大陆。其1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超过了美国和墨西哥国土面积的总和,它比澳大利亚大得多,也大于中国和印度面积之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0。同时,这也是一个惟一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在南极圈内生活的人,只有短期来这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及后勤人员。尽管如此,在南极探险的后期,一些国家先后宣布对南极大陆拥有主权,澳大利亚要求把40℉~160℉,跨经度120°的扇形区域作为拥有的领土,所要求分割的领土面积最大。智利、阿根廷、挪威等国纷纷效仿,划出自己的主权“领土”。英国把20°W~80°W,跨经度60°的扇形区域,面积17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自己的“领土”。美国、俄罗斯也投入人力、物力在南极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6.
岩石、化石是某个特定年代的“见证人”。科学家们在对南极大量岩石、化石的考察、研究后认为,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极地探险家阿尔弗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个学说认为,在2亿多年前,地球上有一个现在称为联合大陆的超级大陆,这个大陆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非洲大陆、澳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半岛、南美大陆等组成陆地。但魏格纳的学说在当时没有被人接受,有人提出了分量不轻的反驳,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他的“大陆漂移说”逐渐为后人所遗忘。1967年,…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25日至2005年3月底,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开始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将向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海拔4030米)发起世界首次挑战。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雪花”走进神秘的南极吧!  相似文献   

8.
向南极进军     
正2017年2月,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自1984年首次南极科考算起,这已经是我国迈入南极的第33年。在南极大陆上相继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四站之后,我国已跻身于南极考察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9.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又被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迄今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大陆为通常所说的南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南部水域)所包围,它与南美洲的最近距离为965千米,与中国北京的最近距离约为12000千米。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度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相似文献   

10.
“雪龙”南极大救援 2013年12月25日,一艘大船正行驶在南大洋洋面上,这艘大船红色船身,船头写着“雪龙”两个大字.“雪龙”号来自中国,是目前中国唯一有破冰能力的科考船,它正载着中国南极科考队执行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 凌晨5点,“雪龙”号上的值班驾驶员突然收到了来自“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求救信号,这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被风吹来的大量浮冰困住,不远处还有两座大冰山,情况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可是一件头等大事。当地时间2017年2月13日21时许,一架载着多名科学家的海豚直升机从南极大陆难言岛安全飞回"雪龙"船。至此,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在罗斯海区域为中国新建第5个南极考察站优化选址作业全部完成。"十面埋伏"95%以上的面积均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的南极,是世界上最难接近  相似文献   

12.
南极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存着“自然真面貌”的大陆。那里的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那里的空气和冰雪,也没有受到大工业的污染。南极是一个了解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理想的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几亿年以前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在1.6亿年以前,现在地球上一块块分散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一块超级大陆,称“冈瓦纳大陆”。后来由于板块运动,使这个大陆最终分离、解体。首先分裂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13.
《小火炬》2012,(7):54-57
南极——这个地球上的第五大洲,它通常给予人们的印象是:冰天雷地,无比寒冷,无人居住,遥不可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大陆。2006年我萌发了去南极旅游的想法,2008年11月22日,我和太太任阿根廷最南端的海港小域——乌斯怀亚,登上了“极地之星”号游轮,开始了盼望已欠的南极之旅。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西安市的李昱问: 我很关注我国的南极考察活动。据我了解,我国计划继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在“十一五”期间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我想请时博士具体介绍一下南极大陆以及南极科学考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上册P39图2.16“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1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南极地区均表现为低气压,这于我们所学的“两极地区由于气温低而形成冷性高压”这一结论不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气压系统的形成不仅与地面的冷热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地形(海拔高度)、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南极地区气温低而气压也“低”,首先是因为南极地区海拔高度大。一般来说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南极大陆平均高度约2350米,其中超过3000米的,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25…  相似文献   

16.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人类社会至今对其知之甚少的大陆,也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经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南极展开科学考察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目前,世界上已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其中阿根廷在南极共有14个科学考察站,为目前南极考察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则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考站,其中以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和俄罗斯的东方站最为著名。 中国是第15个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国家,目前已建成4个,分别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相似文献   

18.
<正> 2002年6月1日,停泊在上海浦东新华港码头的南极考察船“雪龙号”迎来了一批小客人。马上就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了,第一位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所名誉所长董兆乾先生运用现代声光手段,为同学们讲解环保的意  相似文献   

19.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长城站建成。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价值极大。截至1983年,已有前苏联、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处考  相似文献   

20.
王雪彩 《初中生》2015,(7):66-67
如果说沿着地球的某一条纬线转一圈就算绕地球一圈的话,那么在南极点是最省力的方法,只需要围绕南极点走一圈,几秒钟就能环球一周.在南极点,你说现在的时间是几点都是正确的,因为地球上的经线在这里交汇,南极点可以属于任何一个时区;在南极点,你还可以一只脚在东半球,另一只脚在西半球;你可以一半身体属于今天,另一半身体属于昨天.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陆.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