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职美术专业教学中,色彩静物写生是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色彩绘画技能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的有力手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写生意识的培养和写生技能的完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力求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相似文献   

2.
在风景写生训练中,取景构图是画面成败的关键,而色彩则是写生的灵魂。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是所有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只有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进行构图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改革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是美术的灵魂,色彩写生是美术学习的重要内容,上好色彩课,对于学生的美术修养提高以及运用色彩能力都显得至关重要,做好色彩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鉴于如此重要的色彩教育工作,探讨和加强高校美术专业的色彩教学,是目前我国大学美术专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实际却是色彩写生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处,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姜枫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1):119-120
水粉风景写生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学生掌握写生要领比较困难,写生过程常常出现色彩关系不协调,脏、粉、乱、净现象,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黄菊华 《教师》2012,(32):81-82
长期以来,中职美术专业色彩课程以模拟自然为主,造成了课程与岗位能力的脱节。笔者认为:中职美术专业的色彩静物创意写生训练,突破了再现性基础造型模式,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事物和把握规律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后续学习和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教学与实际学生培养目标呈现脱节趋势。其中最为多见并且最不合理的是以美术学院雕塑系具象真人泥塑写生课程作为非雕塑美术专业雕塑课程主干,教学模式以写生模特为主。介于此,提出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雕塑课程教学内容可设计为,小型彩色泥塑自塑像加创意彩色泥塑和平面转浮雕训练加材料转换两大部分。这种新的教学思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助于加强非雕塑美术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丁仕华 《陕西教育》2010,(7):104-104
近些年来,随着美术院校的扩招.中等美术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忽视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问题.片面地认为安排色彩风景写生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升学率。笔者以为。色彩静物教学固然有利于色彩基础知识和表现技法的掌握.很有必要。但只重视色彩静物教学而忽视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在二十余年绘画教学生涯中.我深感十六七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要求他们学习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户外风景写生是美术教育专业及其它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由于教学过程在户外进行,教师事先必须时该课程进行充分设计,保障学生安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时段内解决学生关于风景立意、构图、色彩等相关问题的同时,以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绘画与美术类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色彩写生作为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提高观察、表现方法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面临很多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天生的色彩感知力强,对于颜色的解构能力灵敏;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天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并不灵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色彩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一、美术类专业发展现状概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举办的美术专业,其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分析学生的绘画,尤其色彩、写生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绘画技能。  相似文献   

11.
论文针对幼教美术专业基础课素描教学的现状和形式进行反思,探索出一些适合幼教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用"浅入深出"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具有"情感丰盈"、"创造至上"的综合艺术思维模式。并结合这一教学理念,重新构建幼教美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轮廓。  相似文献   

12.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文章从为什么要画素描、现在所画的素描与高考前的素描有什么不同、设计素描要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浅谈了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专业对于设计素描的要求,不同于艺术性素描,设计素描是以协助设计项目进行,是一种辅助工具;训练“准设计师”基础技能为目的,为专业课而服务、为设计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素描是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当前艺术设计方向职业院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意义,明确设计素描课程的特征与内涵,确立"能力培育型"的教学观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设计思维、设计创意、设计表现方面的天赋和灵感,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与色彩课程进行互融式教学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思维的生成,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对素描与色彩课程进行互融式教学整合时,应围绕互融式教学内涵,把握基本原则,明确两大课程的基础教学定位,可以分别从课程设置、画面表现形式、材质与肌理表现等方面进行互融式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15.
对建筑装饰专业写生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开设写生实践课程,是建筑装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开设写生实践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高校美术教育在观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转变,作为基础的素描教学改革尤为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素描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动漫产业发展中,暴露出创作者绘画基础欠缺的问题,在高职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各门绘画基础课之间的联系,把素描、速写、透视、解剖等课程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充分发挥其对动漫画教学的作用,提高动漫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新的复杂社会条件下,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不断探索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文章在实践中探索了红歌会、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实践教学形式,这些教学方法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设计素描是以抽象形态来变现物象的素描,它注重设计造型的理念,强调实用功能意义上的审美;设计素描教学是以设计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而进行的素描教学方法探讨。文章从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教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brief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a recent research project that surveyed the content of the art curriculum in a selection of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a particular construction of pedagogised subjects and objects rooted in ideas of technical ability and skill underpinned by a transmission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Drawing upon psychoanalytic and social theory reasons for passionate attachments to such curriculum identities are proposed, when in the wider world of art practice such identities were abandoned long ago. Working with the notion of the subordination of teaching to learning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initiating curriculum practices within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contexts, the article argues for learning through art to be viewed as a productive practice of meaning‐making within the life‐worlds of students. The term, ‘encounters of learning’ is employed to sketch a pedagogical quest in which an ethics of learning remains faithful to the truth of the learning event for the stu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