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已经无法详尽地描述和著录各种资源,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应运而生.RDA是数字环境下数字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RDA在继承AACR2大量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创新.RDA作为国际性的编目规则,对我国的文献编目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RDA(资源描述与检索)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介绍RDA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论述RDA的性质、任务、内容结构,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RDA对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RDA是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FRBR和FRAD概念模式下,满足数字环境下资源描述与检索需求的新标准,2010年6月正式发布网络版。介绍了RDA产生的背景、结构与内容,分析了RDA具备的特色及与其他国际性原则和标准的融合情况。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为我国文献编目工作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RDA-《英美编目条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兰英 《图书馆学刊》2023,(10):38-43
随着OPAC在全球图书馆界的普遍使用以及繁杂的全媒体类型文献资源的出现,AACR2已经无法适用新媒体资源识别的描述和检索,RDA应运而生。简述RDA编目规则从AACR到AACR3的演变,分析RDA和FRBR、ICP之间的关系及其创新路径,阐明编目员顺应国际化内容标准RDA编目规则的思维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霍艳蓉 《图书馆建设》2011,(12):52-55,59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成为新的国际编目标准已是大势所趋。为确保RDA的顺利实施,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共同成立了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员会负责在图书馆和信息环境中对RDA进行测试,以检验RDA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9年编制的《资源描述与检索》,日本编目委员会深入研究并修订了本国编目规则——《新日本目录规则》.分析《新日本目录规则》与以往各版本《日本目录规则》及RDA在结构与内容方面的变化或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特点,以期为我国日文编目应用RDA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比较,提出RDA用于中文编目实践需要作出的修订。包括:代表作品和内容表达的检索点(名称一题名问题),中文连续出版物题名的主要变化,个人活动时期或朝代,获得方式的价格单位,中国古代地图的比例尺用语。  相似文献   

9.
RDA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描述与检索》(PUDA)期望成为数字世界的国际性内容标准,为此强调对国际图联(IFLA)功能需求模型的支持,以及对《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遵从。通过规则的开放编制,RDA获得了在英语地区之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广泛响应。虽然RDA的实施还有待于通过美国国家图书馆的测试,但在追求书目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大环境下,它极有可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国际编目规则。  相似文献   

10.
概括性地介绍了日本图书馆协会编目委员会和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借鉴最新的国际编目规则《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制定新版《日本编目规则》(NCR)的情况,梳理并总结了新NCR的一些特点。此外还考察了新NCR在体现继承性与兼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将新NCR与其参照对象RDA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RDA的本土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未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代表着鳊目领域的最新进展,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无论我国是否打算采用RDA,都有必要深入分析RDA与中文鳊目实践的异同,考察其对中文编目的适用性,为我们的决策打下理性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RDA(资源描述与检索)作为全新的国际著录标准,经过测试已进入实用阶段。文章分析了RDA在著录过程中的利与弊,肯定了RDA信息量大、兼容性强、应用领域广的优点,同时也揭示了新标准的缺点,如范例不足、缺乏参照、信息重复、信息量过杂以及选择性过多等,并从编目人员和读者的角度探讨了制定编目规则标准时应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在中国实施面临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RDA与我国编目实践的兼容性,版权与国家标准,RDA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实施结果,RDA在工作与用户界面的实施效果,经济及其他因素。西文编目需要率先考虑实施RDA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RDA标准及理念对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其内容包括著录、检索点控制及附录、词汇与索引三个部分.它以<英美编目条例>为基础,以国际编目原则声明为原则,基于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功能需求(FRAD)模型重新修订,为各种不同文献类型的资源提供了著录与检索的统一使用指南和方法.表3.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5.
RDA作为国际通用的编目新规则将取代存在和使用了30多年的编目规则AACR2。其编目规则从理念到结构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作者根据RDA草案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AACR2与RDA之间的关系以及RDA在资源描述方面的不同,目的在于与时俱进地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一般文献类型标识、资源类型与数量项、载体形态项、附注、标准编号5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RDA关于数字资源著录的条款更多,规定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体现出RDA不仅适用于传统类型文献的著录,更能适用于电子资源这一文献类型的著录。RDA取代AACR2是大势所趋,《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也应顺应文献资源种类和格式变化的要求,适时作出修改,以满足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RDA是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类型资源的国际编目标准,RDA编目目前已经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内图书馆开展RDA编目应着手解决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RDA兼容下CNMARC数据的修订、RDA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于RDA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RDA与CSR在西文连续出版物著录中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艳蓉 《图书馆杂志》2011,(4):48-49,18
资源描述和检索(RDA)已于2010年6月正式在网上发布,CONSER作为美国连续出版物编目的权威指导机构参与了RDA的测试工作。本文介绍了CONSER标准记录文件(CSR)与RDA连续性资源著录部分一些主要字段的变化和区别以及新增字段。  相似文献   

20.
《资源描述和检索》用一组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的资源分类替代了第二版《英美编目规则》里的一般资料标识。研究采用了和封闭式卡片分类法相似的设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中国被试对这一分类的接纳程度,以及语言上的差异是否构成将RDA英文版在英语国家外用作编目标准的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被试对这一RDA的分类接纳良好,但语言差异确实影响了英文版RDA在国内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