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极为丰富,宗教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宗教的社会功能,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宗教事务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后现代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条件及可能性已经具备。其思路是:发展先进文化是主导,文化产业是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宗教文化的发掘保护是重点,文化必须与经济建设联姻,边缘地带与中心地区加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西部诗歌,通过对西部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呈现,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等多角度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成为中国诗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边界争端、族裔冲突、宗教纷争频发,差异性远超同一性,原因在于该地区错失了历史整合的时机。7—11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西部建立起了有效的直接与间接统治体系,还通过推动基督教化奠基了文化影响。然而,自11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对此地区的统治逐步失效,文化影响程度极不均衡。14世纪中叶起,拜占庭国力衰落,不仅在巴尔干西部的统治崩溃,而且随着其在此地区内最大的文化载体塞尔维亚帝国覆灭,承载、延续拜占庭文化的统一体被彻底打破,也经历了文化影响方面的崩溃。拜占庭势力在巴尔干西部地区的涨落,导致地区内部拜占庭化程度不一、拜占庭斯拉夫文明传统的整体性被打破,是南部斯拉夫人族群以及这一地区历史整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谭明春 《培训与研究》2007,24(3):60-61,64
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的系列整体。它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了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性的表现,对正确分析和处理西部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问题,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教问题一直是引发加拿大文化冲突和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着民族政策、文化政策的演变,加拿大积极探索了应对教育中宗教问题的策略.本文以加拿大西部数省为重点,概述加拿大教育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背景,梳理现行政治和法律对加拿大学校教育中宗教多样性的规定,展现加拿大教育目前在宗教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并介绍学者们对学校体制与宗教关系的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甘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且以藏传佛教为主、宗教多元化、信教群众为数甚多又相对集中的民族聚居区。民族宗教和谐与否关系到地区稳定与社会和谐。结合宗教在该地区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及特点,认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及对如何促进地区宗教和谐进行探讨,是维护甘南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求同存异,发挥宗教文化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达到宗教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滞后,加强文化建设是西部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文化建设应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最终日的是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教育与东中部地区教育差距十分明显,直 接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环 境优化,教育资源重组和教育体制创新,是实现西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广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紧密结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响,功利性和变通性密切联系。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要肯定宗教文化是广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广西沿海宗教文化具有的二重性特征,发挥海洋宗教文化在构建北部湾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特色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是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因其子生态系统众多,形成功能生态系统群。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民间音乐功能丧失或变异,因而生态系统产生变异,出现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为了做到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须构建以文化价值为内核、保留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的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江净帆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44-46,55
国家“两基”攻坚战略的实施为加快西部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西部农村应以此为契机.关注地区文化贫困现象,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选择适合西部农村实际的文化发展价值定位和发展策略,促进西部农村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西部地区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国人的世界的关注。喀什地区图书馆是西部边陲的文化信息中心,应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以辐射的形式来改变落后的现状,以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生活在这块地域的各民族之间,不同宗教间,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宽容、发展与繁荣、合作与交融,共同营造的多民族长期和睦共处的民族关系;多种宗教始终相容共处的宗教氛围;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青海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基础,构筑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对西部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可以为环境教育提供十分优良的本土资源。本文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对西部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可以为环境教育提供十分优良的本土资源.本文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宗教信仰中的特殊群体,其政治立场、思想状况、言行举止对信教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宗教能否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甚至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新形势下,对宗教教职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道德文化及继续修养教育等,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素质,使得宗教活动能够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宗教文化的变迁是当代中国多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章中我们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老城村东乡族为例,从他们移居新疆以来宗教文化变迁三个阶段的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生变迁的原因、影响及其变迁趋势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趋同性,从这一研究前提出发,文章以重庆市东南边陲的黔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论述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重在论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和内涵分析,黔江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是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核。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是西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灵魂”,它在推进西部开发进程、协调多元民族关系、圆融宗教以及整合西部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