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大学人     
曹永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36年生,江苏省海门市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历史系。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科目录、魏晋南北朝史、明清史、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等近二十门课程。出版专著一部《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合著一部《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第一作者)。在《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蒙古史研究》及高校学报发表论文40余篇。现正主持国家《清史·驻防将军都统大臣表》的编篡工作。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许海军1957年3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河…  相似文献   

2.
真正把东北地方史作为一门学科展开研究,不过是近百余年的事情,但在这百余年之中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成果,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对东北史的认识与了解。文章旨在对众多优秀成果中五种有代表性的通史类著作,即:金毓黻所著的《东北通史》,佟冬所著的《中国东北史》,薛虹、李澍田所著的《中国东北通史》,李治亭所著的《东北通史》以及程妮娜所著的《东北史》,做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真正把东北地方史作为一门学科展开研究,不过是近百余年的事情,但在这百余年之中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成果,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对东北史的认识与了解。文章旨在对众多优秀成果中五种有代表性的通史类著作,即:金毓黻所著的《东北通史》,佟冬所著的《中国东北史》,薛虹、李澍田所著的《中国东北通史》,李治亭所著的《东北通史》以及程妮娜所著的《东北史》,做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这部规模宏大,材料丰富,脉络清晰,史论结合,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巨著,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精品、珍品,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奠基石,那么,由郑子瑜、宗廷虎主编的《通史》,就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大厦,它在研究中国修辞学史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宗廷虎、李金苓比翼双飞,早在1989年两人就合著出版过《汉语…  相似文献   

5.
《蒙古民族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篇幅最大,内容全面,结构完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蒙古民族通史。她凝聚了国内蒙古史学界数十位专家近20年的心血,广泛吸收了中外蒙古史学界研究成果,能够反映上世纪末国内蒙古史学界在该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水平。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蒙古民族通史。蒙古史研究在国际、国内都有悠久的传统,近二三百年中,蒙古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代蒙古史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具备了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的条件。在…  相似文献   

6.
崔明德教授是一位非常勤奋也很有思想的民族史学与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他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已出版的《先秦政治婚姻史》、《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等多部专著,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在自己的论著中也引用过他的学术观点,在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授课时也经常介绍他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陈安丽(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由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三人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于近日付梓刊行。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清代蒙古史研究中一件值得礼赞的事情。该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内蒙古大学培养起来的青年蒙古史学者,他们中有...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5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开始从事山东地方史与齐鲁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山东古代社会初探》、《历史上的山东》与齐鲁文化研究等系列论文、并主编多卷本《山东通史》、《齐鲁文化通史》、《山左名贤遗书》等书。其主要贡献,一是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今各种史籍的编纂体例,创立了编纂地域通史的新体例,为地域史研究开了先河;二是提出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山东地方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文研所)《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中国小说史》(北大中文系)《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沉君)《中国戏曲通史》(张庚)《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中国  相似文献   

10.
由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等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是近年来清代蒙古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蒙古史的力作。  相似文献   

11.
国人改编历史教科书 应该承认,作为历史教材乃至史学著作,《支那通史》和《中等东洋史》(汉文《东洋史要》)的学术水平都是相当高的,但将其原版引人或翻译而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史的教材则问题多多。首先,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国的历史,却用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史教材,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脸面何放?其次,以《支那通史》和《东洋史要》作我国学校的中国史教材的书名也不妥。那珂通世也说了:“支那”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他称”,而非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称。而且日本人以“支那”称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已有轻视、蔑视之意。  相似文献   

12.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张跃发和地理系副教授刘养洁合著的《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1500—1900)已由时事出版社于1999年5月出版,全书共35万余字。著者在高校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20年,深知苏联科学院多卷本《世界通史》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我国教材的影响。本书把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重点放在欧美民族国家的成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上面。对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国家与近代民族主义、历史人物评价、拿破仑战争性质、林肯总统与废奴运动的关系、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等问题都作了新的探索。针对国内通史教材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偏重于罗列各国工农业产…  相似文献   

13.
台湾著名爱国历史学家连横从小就以著台湾史为己任。他虽身处日本殖民统治的环境中,但却始终坚持信念,孜孜不倦,用十多年的时间著成台湾史学巨著《台湾通史》。《台湾通史》是连横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艰辛付出,也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文章从《台湾通史》的写作动因、写作过程两方面对《台湾通史》的写作进行了考察,并就《台湾通史》的成就及连横撰述《台湾通史》的艰辛付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将由我校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陆续出版。该通史最早问世的是第三卷明代蒙古史,已于1991年5月出版。本卷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以下简称《通史》第三卷)共七章21节,计299千字,上起1368年北元始建,下讫1635年蒙古大汗林丹汗子额哲降附后金,记明代蒙古276年史事。按《蒙古民族通史》的总体构思,林丹汗时期的史事移第四卷叙述。作为出版社方面代表,在与《通史》的作  相似文献   

15.
史立丽 《历史教学问题》2012,(3):138-140,54
2011年12月,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广智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历经八年的精心编纂,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作为国内第一部多卷本的西方史学史著作,《通史》的出版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为探讨其学术价值,复旦大学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历史系于2012年3月17日举行了《通史》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6.
<正>1.引言近年来,国内学者日益重视翻译史的探讨,相关研究所涉维度更多,对问题的洞悉更深刻。相关的代表成果有: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1984)和《中国翻译通史》(2006),孙致礼的《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6),方华文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2005),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李伟的《中国近代翻译史》(2005),李亚舒、黎难秋的  相似文献   

17.
明代少数民族迁徙史是中国少数民族迁徙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期许多少数民族的迁徙活动影响了清代直至当今我国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本文对多年来学界关于明代少数民族迁徙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期望为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内蒙古通史》的写作 199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组织队伍,筹划撰写《内蒙古通史》。1998年,在时任副校长的陈中永教授的支持下,“内蒙古通史”被确定为“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阅读通史》叙述各时期阅读的历史过程,论述阅读史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文本变迁与阅读、社会环境与教育对阅读的影响、社会意识与宗教对阅读的影响、学术知识体系与阅读、中国阅读传统、个人阅读史。  相似文献   

20.
论吕思勉通史撰述中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思勉是20世纪通史撰述的名家,其先后著《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就吕思勉这两部通史中对社会学的接受和运用,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