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袤《遂初堂书目》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作者对《遂初堂书目》进行校注过程中所得。关于记版本、类目的设置、分类、著录和排列中之不足,成书时间和成书过程、流传版本以及对尤袤藏书的评价等问题。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版本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著名学者)都认为只限于书册形态的“版本”。钱基博《版本通义》说:“自镂版兴,于是兼言版本。”吴则虞《版本通论》认为,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一书记其不同刻本)出,“言版本者直视为先河矣。”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  相似文献   

3.
在目录学史,尤其在版本目录学史上,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是一部相当重要、影响相当大的书目,对它的研究是目录学史的一个课题。我对它的研究有四点粗浅的看法,谨借贵刊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尤袤(1127—1194)的《遂初堂书目》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私家藏书版本目录,号称"版本目录第一家"。虽然有目而无提要,使人们对许多书籍内容不甚了了,但细心寻绎后世文献,仍能有所发现,《三院吕氏世谱》即是如此,该谱著录于《遂初堂书目》的《姓氏类》,但内容为何,向少人知。  相似文献   

5.
论版本著录之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认为,最早著录图书版本的书目是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即称:“自镂版兴,于是兼言版本,其例创于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近人汪辟畺也称《遂初堂书目》“一书兼载数本,则又开后世版本学之先河,又晁陈二家所未逮也”(《目录学  相似文献   

6.
宋代藏书家尤袤,字延之,号梁溪、遂初。无锡人。生于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卒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尤袤在历史上是一位封建循吏。《宋史》本传对他的赞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扶农桑;(2)恪礼仪;(3)扬道学。他深为封建统治者所赏识,宋孝宗亲口对尤袤说:“如卿才识,近世罕有”。尤袤还是南宋初著名诗人。他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诗坛上称为“南宋四家”。四人中,尤袤与杨万里交谊最深。《诚斋集》中保留了不少杨万里赠尤袤的诗,其中有“谁把  相似文献   

7.
“家本”与“建本”,本来是版本学上使用频率较高,为一般人所熟悉的两个版本名称,但从近年出版的版本论著来看,有些论者对其含义以及在特定历史时代之所指,是不完全明确的,甚至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因此,有补充解释之必要。自宋代以降,世言“家本”均指未代刻本或抄本,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宋人所言“宋本”则另有所指,今人有不明此者,也错误地把它解释成“宋朝本”或“宋代本”。来新夏先生等著《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第四章中,谈南来尤袤《遂初堂书目》时,认为此书目在著录版本上有科学的标准,其中第五条云:“以国别分,有来本…  相似文献   

8.
今考《全宋诗》重出作者四则,分别为尤袤、张孝忠、张祁、释法空。  相似文献   

9.
正本书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13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著,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校。本书选用南宋淳熙八年(1174)尤袤刻本为底本,以敦煌吐鲁番本(英藏、法藏、俄藏)、日本古钞本(猿投神社藏、九条家藏、上野精一氏藏、宫内厅藏、三条家藏、东寺观智院藏等)、杨守敬过录日本室町本、陈八郎本、朝鲜正德本、北宋国子监本等为参校本,从目录、版本、校勘等  相似文献   

10.
南南宋四大家之一尤袤所建的“万卷楼”是我国私家藏书中早期代表之一。本文对万卷楼及其创始人作了简单介绍,并就该楼形成的历史、社会和个人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略加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尤袤集考略     
本文通过考察宋人尤袤的作品集在宋代的刻印、元代的刊行、明代的流传、清代的辑佚以及近世的整理情况,重新审视对于其诗词声名变迁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界定的含糊其辞。  相似文献   

12.
火是危害藏书安全的最大隐患。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有不少就毁于大火。比如宋代尤袤建遂初堂藏书楼,藏书甚丰,光宗皇帝曾赐题一匾,荣极一时。但是不久,藏书楼遇火全部藏书化为灰烬。明代著名学者钱兼  相似文献   

13.
藏书是保存与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许多古籍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尚能传承至今 ,这与历代藏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十分注意对图书的收藏 ,因而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众多藏书家中 ,南宋目录学家、史学家 ,诗人尤袤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位。尤袤 ,字延之 ,号梁溪 ,宋常州无锡 (今江苏无锡 )人。生于南宋建炎元年 (112 7年 ) ,病卒于宋光宗绍熙五年 (1194年 ) ,终年 6 8岁。他从小聪明过人 ,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 ,只要是他没读过的 ,总要千方百计找来阅读。而且 ,凡是他读过的书 ,都要作笔记 ,并写…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册一○卷五七九页六八○四张经《王质过洞庭》,出《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引《岳阳楼集》。此诗又见《全宋诗》册四六卷二四九九页二八八九五王质,题作《过洞庭》,出同。核《永乐大典》原书,方知《全宋诗》张经处误以“王质过洞庭”为诗题,而《永乐大典》于此诗前引张经《岳阳楼集》录其《岳阳楼望洞庭》一诗,故有此误。另《全宋诗》册二五卷一四三三页一六五○六汪藻《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出《浮溪集》卷二九。《浮溪集》乃《永乐大典》辑本,此诗已不见于今存《大典》残本,实际当断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全宋诗》册四三…  相似文献   

15.
南宋著名藏书家、诗人尤袤嗜书成癖,他广收博采,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并“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友人陆游曾光临其藏书室写下《遂初堂诗》,盛赞其藏书之富:“异书名刻堆满屋,欠伸欲起遭书围。” 尤袤读书更是如饥似渴,每日公退便闭门谢客,躲进书房专心攻读。他曾谈自己的读书体会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书目序》)这段话成为文人嗜书的格言。清人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此事,写下“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的诗句。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章钰曾以此为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四当斋”。  相似文献   

16.
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作者认为应该包括版本学基本理论、版本学史、版本鉴定、版本类型、版本源流、版本目录学、版本的断代研究、版本的地域研究及古籍的装订形式研究等,并引经据典,对其诸方面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明杰 《图书馆》2005,(6):47-50
本文从著录版本、比较版本异同、鉴定版本、考订辨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优劣等五个方面对《直斋书录解题》的版本学价值进行了全面发掘,确立了其在中国古籍版本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称谓的来历及其演变过程鲜为人知.它首先由南宋诗人杨万里和尤袤提出,最终确立于元方回.在形成过程中,其指称的诗人群体也经历了"尤萧范陆"到"萧杨范陆",最后才确立为"尤杨范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称谓的最终确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出版人要成为出版专家,最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关于书的"版本研究"。文章从版本与大师、版本与经营、版本与选家、版本的混乱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贾谊《新书》版本流传的分析,概括出《新书》版本系统的承传渊源及版本之间关系,介绍了有代表性《新书》版本的特点,梳理出该书版本的框图,为今天《新书》的整理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