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印象中已经有许久没有上礁石矶钓了,更喜欢船矶,方便机动,而这天浪涌太大,船矶似乎不太理想吧,于是我们准备登礁矶钓。  相似文献   

2.
张雷 《钓鱼》2004,(13):13-13
从6月15日起,我在日照、青岛苦等了六天,强烈的台风阻挡了我去浮游矶钓的步伐。20日早晨5点,终于等到“矶钓人”陈济升的电话,早已整军待发的我、太太、“矶钓人”和“大黑鲷”四人,从青岛驱车100多公里赶到墨(山虎)山,匆匆吃罢渔民准备好的早餐后随即登船。不料,螺旋桨绞到了缆绳,差点把我们掀到在海里,船夫忙了半天,在我们几个人的配合下,终于把缆绳拽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老牛 《垂钓》2013,(9):54-62
矶钓十年,我至今不忘当年第一次出矶时,钓友中鱼后说的那句:“这回露脸了!”如今,我也可以嘚瑟地说一句:“这回,咱露脸了!”  相似文献   

4.
一啸 《垂钓》2012,(3):46-49
这次出征帕劳的装备非常简单,我只带了两把短矶竿和一个手线盘,这样既可以矶钓,又可以路亚,如果在船上,还可以手丝钓。总之,一切从简,到了帕劳再看情况。  相似文献   

5.
李子 《垂钓》2003,(11):38-41
“这几条破鱼能值几个钱?买都比钓着便宜……”你也知道,“母老虎”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能否因此而放弃矶钓呢?当然不能!让矶上和家里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相似文献   

6.
无为 《钓鱼》2006,(20):46-46
田中先生是日本知名的浮游矶钓高手,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钓鱼迷。其矶钓历史已超过30年,钓遍了日本各矶钓场。对世界各地著名的矶钓场,他也有着浓厚的挑战兴趣。早年当田中先生得知珠江口香港水域有丰富的大黑鲷鱼的行踪,便与香港钓鱼协会取得联系,提出了与香港一些矶钓同手共同进行矶钓交流。有幸我也随同田中老师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时香港地区的浮游矶钓历史尚短,所以钓友的钓技远不如日本或台湾(中国)那样细腻。日本及台湾(中国)钓界,由于爱好钓鱼的人越来越多,致使鱼源缺乏,而香港矶岸渔源比较丰富,为提高垂钓的效率,不断改进钓具,并…  相似文献   

7.
严明 《垂钓》2002,2(11):42-44
从重矶竿的组合和配置上,不难想象:使用重矶竿施钓,就意味着与鱼类进行殊死拼搏,以及克服荒岛岩矶难以站立、甚至遭受风浪拍击的艰辛。有人说荒矶钓和矶大物钓,是勇敢者、探险者的行为,这一说法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四、矶钓钓具、钓组的匹配 矶钓的钓法形式各异,其钓具的配备及钓组的匹配也不尽相同。就矶钓分为重矶钓和轻矶钓来看,其钓法可谓“匪夷所思”。如轻矶钓法(浮游矶钓)其钓法的宗旨在于要将“大海变成池塘”,以打出诱饵、集鱼于诱饵范围并使其尽量上浮,然后钓之的方法,就足以说明其钓法  相似文献   

9.
孤礁鲷民 《垂钓》2012,(5):44-45
说起矶钓钓饵,很多刚刚接触矶钓的钓友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好探讨的?无非就是挂在钩子上钓鱼,这种不行就换另一种呗,有什么可讨论的!其实,浮游矾钓讲究的是“诱钓同步”,还有人主张“诱钓同类”,也就是钓饵要和诱饵用同样的东西一一如此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矶钓在使用钓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瑞 《中国钓鱼》2006,(2):67-68
我真正进行海水浮游矶钓只有半年时间,钓获大鱼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2005年9月11日,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万山浮游矶钓赛是我国南方举行的重要赛事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随着浮游矶钓的迅速普及,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是老丈聊发少年狂,虽然刚学不久,也来凄热闹了。  相似文献   

12.
邓勇 《垂钓》2006,6(7):22-23
随着钓鱼技术和钓鱼用品的发展进步,钓鱼人把原本用于海钓的矶竿应用在了淡水钓中,并且它也在钓大鱼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优势。由于各地钓法不一,矶竿用于淡水钓鱼的经验不一而足,但在使用技术及方法创新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现结合本人使用矶竿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认识和看法,不妥之处还请钓友们斧正。  相似文献   

13.
孙勇 《中国钓鱼》2003,(5):48-48
在矶钓活动中,为了安全,救生衣是不可缺少的装备,但广大钓发往往忽视了矶钓鞋。其实,矶钓鞋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备,因为礁石往往是苔藓遍生,湿润且凹凸不平,如果您穿的是胶鞋或者是旅游鞋去矶钓,可要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哪!那么怎么选择矶钓鞋呢?一是要合适自己的脚,穿起来舒服,没有压迫感,或稍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两用竿     
蒋青 《中国钓鱼》2003,(3):45-45
《中国钓鱼》2001年第十二期和2002年第十二期分别刊登了谭佛航老师关于如何用好两用竿的两篇文章,从谈及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来看,他是以矶钓竿为对象的,因为以前我在用矶钓竿垂钓时也有同样的感受。其实,经过广大钓手的实践和摸索,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15.
罗一舟 《垂钓》2014,(9):50-51
本文介绍之技法专门针对船矶、排矶,并不适用于礁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白猫警长 《垂钓》2010,(9):66-70
本章警长系统介绍了浮游矶钓所需的钓组配件和辅助装备,如果你是矶钓新手,按方采购就是……  相似文献   

17.
王世国 《垂钓》2002,2(11):32-35
本文借介绍日本当红超精敏钓组的机会,顺便把若干玩浮游矶钓的技巧和观念做一汇总,希望能给玩浮游矶钓的朋友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严冬到来,大部分鱼类逐渐进入了冬眠状态。即使像鲤、鲫这样比较不惧寒的鱼,也只有遇到可心的美味才会勉强开口摄食,但也是吸食轻微,用手竿即使碰上好天气,用较灵的浮漂有时也毫无斩获。但是,我这几年用矶钓竿冬钓却效果不错,而且可全天垂钓。现介绍给众钓友。  相似文献   

19.
唐黎标 《钓鱼》2009,(13):64-65
刚在杭州运河旁买了一套高层住宅。哇,当我从阳台探出脑瓜,俯视17层楼的下方,看到杨柳依依、春水盈盈的河流,心里禁不住微微一动,当即想:我要是把这阳台作为钓矶,凭空抛下百尺钓丝,那该多有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钓鱼》2000,(6):37-37
不久前,台湾举办了一次“观光杯”浮游矶钓赛,比赛除设一般矶钓外还特别设置了藻饵矶钓。 藻饵矶钓比赛规定钓手使用的饵料必须以藻类为主。但由于比赛赛场马岗的藻饵长得并不多,无法完全满足参赛选手取用,大部选手只好从其他地方拔取钓饵。尤其是对诱饵的采集更为钓手们所重视。因为大家知道,藻饵矶钓必须要重诱才有效果,诱饵不够成绩必然不会理想。 藻饵区比赛开始后,不到半个多小时已经有钓友中鱼,裁判将鱼获登记,二尾都是白毛,一尾重2100克,由钓友刘柴润钓获,另一见由王清玉选手钓获,重1250克。比赛结束,刘柴润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