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这一名称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现收入新版《鲁迅全集》第九卷)。该书的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贡》中,把李宝嘉(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孳海花》等作品列入“谴责小说”一类。这类小说产生于清末戊成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2.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晚清问世的一部著名谴责小说。对于这部小说思想倾向的评价,研究者中分歧较大。五十年代,多数同志对这部小说持肯定态度。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同志对作品提出了新观点,他们把《官场现形记》列为“日趋反动的改良主义思想指导下”①问世的作品,认为是“邪恶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Tao杌闲评》前绍《金瓶梅》,后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明清世情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链条。它对《金瓶梅》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立意和多层次塑造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它对《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官场黑幕的暴露和笔法上的痛快淋漓的谴责两个方面。抒情写意性则是《Tao杌闲评》体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4.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从各个场景描述了晚清的腐败黑暗,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清末新政改革的第一阶段。本文将1 901-1 905年光绪朝的部分上谕与《官场现形记》小说情节进行对比,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来解读这篇首部批判现实的近代小说。  相似文献   

5.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以锐利的笔锋对准晚清官场和整个封建统治集团,描绘出一幅在我国文学史上不曾有过的官场群丑图,成为“谴责小说”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晚清谴责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高级形态。它的价值是以揭示官场腐败为首。为文大都反映了封建吏治的腐朽,以反贪官为重中之重。贪官,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必然,以反贪为文学倾向,具有极鲜明的时代性以及独特的内涵。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便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谴责小说,顺应潮流而生,对贪官的批判、抨击更强而有力,其反贪官意识是相当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本课文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原标题是:“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官场现形记》以谴责晚清官场黑暗为主题,描写了当时官僚贪污勒索、迫害人民和投靠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客观上反映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矛盾。由于作者站在改良主义的立场,夸大了“洋人”的威风,因而削弱了作品的意义。有时描写失实,流于庸俗。  相似文献   

8.
一1.1 本文以清末较有影响的四大谴责小说为取样作品。它们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简称《官》),约790000字;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简称《二》),约644000字;曾朴的《孽海花》(简称,《孽》),约278000;刘鹗的《老残游记》(简称《老》),约198000字。取样作品总计1910000字.四部小说的作者都是  相似文献   

9.
说明:樽本照雄为日本大阪经济大学副教授,晚清小说研究专家。这里选载的是其论文《〈官场现形记〉的真伪问题》中的第三部分。在序论中,作者提出了关于《官场现形记》后半部分的真伪问题。接着在第二部分叙述了以胡适、阿英为代表的“伪作说”与以魏绍昌、李锡奇为主的“反伪作说”之间论争的由来和发展。第三部分通过对增注本的考证,则重点阐述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即《官场现形记》是李伯元与欧阳钜元二人之“共同作品”。现节录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清王朝面临着崩溃的危机.但统治阶级仍然对外卑躬屈节,出卖主权;对内骄奢淫佚,横征暴敛.面对这种情况,一些知识分子痛心疾首,纷纷挥笔抨击社会黑暗.这就是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前后十多年内谴责小说盛行的原因.谴责小说主要有以下四大家:李宝嘉(1867-1907年)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累考科举不中.后在上海主办报刊,曾编《海上繁华报》、《绣像小说》等.由于他在上海多年,相当熟悉清末的官场生活,所以写了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五编六十回.据说李伯元写五编未完即去世,后数回由茂苑惜秋生(欧阳巨源)赓续而成.该书于1903年由《世界繁华报》馆刊印,1904年又由粤东书局以《增注绘画官场现形记》本  相似文献   

11.
这篇课文是从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 中节选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著名的谴责小说家。他写的小说,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和贪污勒索等社会现实有所暴露,政治倾向接近于改良派。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品,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原计划写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尚未写完前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一部分,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全书是由许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短篇蝉联而成。  相似文献   

12.
《制台见洋人》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新增的一篇阅读教材。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简单了解《官场现形记》是怎样—部书和作者的情况。《官场现形记》写于1901年——1905年,全书六十回,是清末谴责小说中颇享盛名的一部。《制台见洋人》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原回目是《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本课题目是编者加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精辟地分析了这类小  相似文献   

13.
自从鲁迅先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为晚清时期那些“揭发伏藏,显其弊恶”类型的小说定名为“谴责小说”以后,七十年过去了,一直为多数研究者所沿用,几乎不曾有人提出过质疑。这固然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声望和影响所及,加之书中有些地方充满了叙事人的插话、质问和评议,鞭苔时政之意亦隐约可见,所以人们对这类小说冠以“谴责”二字加以限定,素来习以为常。但是,并不是所有清末的这类小说的“谴责”特征都是那么明朗的。只有在以第三人称修辞方式叙述的那几部小说,即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文明小史》,以  相似文献   

14.
<正>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组织海内外著名华人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历时8个月之久,评选本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晚清作家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被排列前10名。无独有偶,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亦组织众多专家、学者、评论家,亦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又进一步升级,被列为排行榜的第一名。《官场现形记》连连入选甚至夺冠,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它既不是紧张、曲折、复杂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也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的成名作《春明外史》向《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学习了择取社会事件糅化为小说情节,从而使之发挥社会批判作用的本领,对传统章回小说的改良做出了贡献。此外《花月痕》的回目、诗词和哀伤情调等作品的外部特征及其内在精神气质也都对《春明外史》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台见洋人》节选自晚清李宝嘉(字伯元)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因憎恶“仕途之鬼蜮百出”而作(吴趼人《李伯元传》)。作品的主要内容,在暴露清朝政府和封建官场的种种弊恶与丑态。《制台见洋人》一节,通过两江总督文明见洋人的描写,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对下属骄横跋扈,对人民极端仇视,对侵华帝国主义分子却卑躬屈节的上层官僚代表人物文制台的丑恶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整个晚清封建官场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屈膝投降的卖国行径。这回书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除作者深恶痛绝晚清封建官场的腐败之外,艺术上多方面运用辛辣讽刺的艺术手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震云一直关注被权力、金钱异化了的人性,这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遥远的响应。刘震云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囊括了官场万象,关注官场中异化了的人性,如《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新闻》等。这种讽刺、批判精神一直延续到《手机》之中。渗透在“官场小说”中的对人性异化的批判锋芒,正是使刘震云作品在当今文坛别具一格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国画》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国画》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小说类型,然而对于“官场”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大多还流于浅表。文章以文本社会学、意识形态分析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国画》这一文本的话语深层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其说《国画》是对“官场”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某些“官场规则”的抱怨,及对借助“市场规则”(交易)获取“权力”的跃跃欲试。它不仅没有质疑权力,反而凸显了权力。权力仍在迷宫般的灯火阑珊处招手……在某种共同的渴望中,《国画》既是一种“公共的梦”,又不失为某种“仕途宝典”和“升官指南”。  相似文献   

19.
以创作时间论,《官场现形记》一书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李伯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广为人知的小说家。因此,有关李伯元和《官场现形记》的资料,颇为珍贵。魏绍昌先生曾编辑过一部《李伯元研究资料》(以下简称《资  相似文献   

20.
刘鹗论辨     
刘鹗的《老残游记》,是一部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作品.鲁迅将它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列(见《中国小说史略》);瞿秋白还誉之为“继承《红楼》、《水浒》而成为近代中国文学的典籍”的“新的文学”(见《鬼门关以外的战争》).国外有日、英、捷、俄等译本.但刘鹗及其《老残游记》,从五十年代中期始,却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和作品.这一争议至今仍在继续,毁之誉之,针锋相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刘鹗是具有改良思想的爱国志士,还是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二是《老残游记》是“一部反动的书”,还是瑕瑜互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本文拟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