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24年10月的广州商团叛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买办势力,妄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破坏中国革命的严重反革命事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项重大决策。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使广东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据地和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中心。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破  相似文献   

2.
(三)蒋介石的“行宪国大”和美帝国主义侵华的新阴谋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政权的摇摇欲坠,美帝国主义忧虑愈深。为了延长反动派的寿命,美帝国主义开始考虑新的阴谋计划。其计划的要点是:一、必要时去掉失尽人心的蒋介石,而代之以其他的傀儡;二、组织国民党残余力量和所谓地方势力,在华南或其他边远地区建立反革命据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势力作最后的顽抗;三、扶植所谓“第三种”政治势力,以代替腐朽透顶的国民党,或者指使他们混入革命阵营,构成革命阵营中的所谓反对派、以破坏革命;四、利用现存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新的和谈欺骗,以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要点: 一共和国成立后面临严峻考验 1.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捣乱破坏。国民党反动派还有上百万军队盘据在西南、华南及沿海岛屿负隅顽抗。蒋介石溃逃台湾时遗留下来的大批残余力量,继续与人民为敌,进行破坏捣乱,妄图伺机卷土重来。 2.极端落后的中国经济。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蒋介石反动政府的疯狂搜刮,  相似文献   

4.
汪精卫 190 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192 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 ,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 2 5年当上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 ,地位比蒋介石高。但蒋介石在19 2 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 ,迫使汪精卫出国 ,当上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 ;又提出“整理党务案” ,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 ,夺取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 ,排挤了汪精卫的势力 ,地位在汪精卫之上。汪精卫也大搞政治手腕 ,在19 2 7年当上了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要职。蒋、汪叛变革命后 ,宁汉合流 ,国民党各派势力为争权夺利而激烈斗争 …  相似文献   

5.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及印度扩张势力侵入了西藏.他们利用藏族对历代反动政府实行大汉族主义的仇恨情绪,拉拢藏族中的亲帝分离势力,挑拨离间,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1940年春,当国民党反动政府即将垮台,全国解放即在眼前时,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说“曹操是一个英雄”,这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但在五十年前,当鲁迅先生第一个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的时候,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 一九二七年,是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的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一年。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年八月,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九月,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秋收起义,胜利进军井冈山,革命烈火方兴未艾,马列主义高照征途;另一方面,是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四·一二”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需要它,巩固政权更需要它。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极其伟大的,同时又是无比艰巨的。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而且有强大的封建势力,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面临如此强大的敌人,除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国际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支持以外,如若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革命加拚命的精神,要打败极端疯狂的日本帝国主义,要消灭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反动派,赢得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显然是不可能的。长期的革命斗争深刻地说明,“革命”是跟“艰苦奋斗”联系在一起的;艰苦奋斗就是革命,革命就要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企图复辟封建专制统治,武装统一中国。但是他的阴谋遭到了国民党革命派的反对。当时国民党所能控制的主要地区,有江西、广东、湖南、福建和安徽等五省。实际上只有江西的国民党势力较占优势,广东省都督胡汉民和掌握军权的陈炯明不协调,安徽省都督柏文蔚的力量很有限,湖南、福建和江苏省的都督都是半路上参加革命的投机分子,只能保持中  相似文献   

9.
1937年至1945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分裂.出现了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然而.“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应该说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日益严重地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致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反蒋抗日倾向发展起来,国民党内部要求抗日的势力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10.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7日,穷兵黩武的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国民政府的外交不得不转入了战时外交。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美国的关系明显地分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两个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并不看好,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此境况,此后的中美关系则是国民党与美国的“密月期”。太平洋战争前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自抗战爆发至1939年9月为第一阶段。国民政府的对美外交尚未与对英外交分开,也没有成为其外交工作的重点,对美外交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美英合作,“南联英美”,经济制裁…  相似文献   

12.
刘波  刘丽萍 《新高考》2007,(2):22-25
【考点引领】失败评价{原因{客观主观{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意义教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 1.1919年至1937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内革命战争阶段。帝国主义侵略:1922年华盛顿会议重新确认“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中国的局面。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镇压五卅运动,干涉中国北伐战争,扶植蒋介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增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统治理论与主义之争空前激烈。改组派的陈公博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围绕"国民党的改组"、"中国革命的性质"、"国民党的阶级基础"、"民众运动的存废"等问题展开一场笔墨官司。陈公博提倡以农工小资产阶级为基础,恢复民众运动,继续进行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国民革命。吴稚晖则要求再度清党,进行全民革命。事实证明,此次笔战是改组派借助舆论的力量来打造自身政治立场的手段,是汪、蒋集团争夺"党权"的一次理论交锋。  相似文献   

15.
黄炎培和宪政运动尚丁今天,我们正站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回顾这二十世纪之初,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0年,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6月,A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攻陷北京。清政府在帝国主义逼迫...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国民党新军阀混战”问题时,认为新军阀混战爆发于1929年,而在结语中却说:“从1927年到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大混战有六七次之多……”(参见《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3--34页)上下文存在明显的矛盾。那么,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究竟始于何时呢?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军阀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由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争夺中国市场的角逐,加深了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连绵不断的混战。而1927年10月发生的“宁汉战争”亦称“李(宗仁)唐(生智)战争”则标志着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从这时起,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战略方针,由“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改变为“重视共产党,轻视国民党”,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回师华北战场来主要对付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  相似文献   

18.
1900年是为旧历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自立军起义、中国议会的召开及“东南互保”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这一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一年中,汪康年派、东南督抚及帝国主义势力都与“东南互保”发生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在这几种政治势力的作用下,“东南互保”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北军述略     
一九二八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之后,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奉军遂被改编为国民党东北边防军,即“东北军”。易帜之后的东北军,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活动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很快从我国沿海伸向内地,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南亦累遭其害。至本世纪初,帝国主义的魔掌伸向湖南,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其蹂躏。本文试就“五四”前帝国主义对湖南的经济侵略,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