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双动”教育模式的内涵“双动”教育模式中的“双动”,就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让教师主动、生动地教。“双动”模式,把握着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把握着这两个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最优良状态:生动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握着这两大关键环节,让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更充分,让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更强烈。在“双动”教育模式下,师生双边的生动主动的活动,造成了一种比以往丰富得多、频率变换大得多的教育信息流,这样促成了我校在管理方面的变革因素———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学校,用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校围绕"生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具体而言,生动教育就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动"起来,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学得灵动,形成合作、和谐、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让整个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基于生动教育理念,我校以"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积极建构生动高效的生动课堂,并通过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  相似文献   

3.
陈娟 《教书育人》2007,(2):38-38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天平,这小小的天平时刻掂量着老师的关注和尊敬.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各教学因素使教育效果最优化的过程.而学生的小小天平在这个过程中也用得最厉害,从当前课堂的教学实践来看,课堂管理也是天平最易倾斜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管理的精髓,做到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天平摆平,体现每个学生课堂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教育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传递-接受式"仍然是教育学课较为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去情境化"、"去问题化",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带着问题去学习领会蕴含其中的教育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在学习方式上,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EEPO”是“教育效率与过程优化”的英文缩写,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教育方法。“愉快教育”模式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健康、和谐、民主、融洽、愉快的教育情景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最终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EEPO”教学模式和“愉快教育”模式的构建,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只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缺乏自主探索精神、忽视各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按照“EEPO”模式和“愉快教育”模式,要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景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激…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惯性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实际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仍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育模式低效高耗,培养的学生层次不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最大的浪费在课堂,浪费的根源在教师.为寻求最优的教学方式,笔者先后尝试过"中学物理导学模式"和"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自感美中不足,仍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完善,试想能否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呢?为此立项申报了"十五"省级课题: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数学新课程教学在我省已经实验了近两年,教师教学工作面临困境:内容多、节奏快、疲于应付、急功近利.罗素说:"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的透彻"."教育是慢的艺术".因此,教学要返朴归真,要遵循和把握教学过程中"慢"的客观规律.教师要积极开展有效"慢教学"的研究,追求"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教学中的"慢"应该是教学中学会"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让学生在教学中更能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始终困扰着教师.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想我怎样"教"学生,而要着眼于"学生怎样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不仅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师适时点播下,让学生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特长,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把提高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切切实实融入课堂每个教学环节,并贯彻始终,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手翻开手头的教育报刊,就能看到新课程标准、新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白,不应该压制学生,只有让学生舒心地学,才能学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是培养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安排活动流于形式等现象.其根源是不少教师对科学教学改革认识不足,传统教学观念和习惯没有根本转变,没有真正使实验教学变成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那如何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