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微言教育     
贺华义 《学子》2013,(8):87-88
继我的个人教育博客、教育论坛之后,我在腾讯又开始了"教育微博"——每天播发,主要话题仍是"教育",自由且责任,理性亦感性。微言教育,渐渐成了我教育生活中很重要、很有意思的组成。平日里,工作繁忙,难有很集中时间。于是,我选择了可以随时关注、随时传播、随时播发的微博。这样,让头脑保鲜,让我每天都对教育充满着热情和敏感;及时地记下一些教育灵感;结识一批新的有教育梦想、教育情怀的人,打开了另一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研究与评论》正式创刊了。作为出版社的老朋友,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实践的探索者,我对她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缘于我对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团队的了解与信任。我的第一本个人专著和第一本代表作也都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主编的《海外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更是倾注了他们的大量心血。他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强烈的教育研究情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对于教育理论的热情与专注,让我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十多年,是它给予我智慧,给予我力量,帮助我成材,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十多年来,我既是《云南教育》的作者,又是《云南教育》忠实的读者,它是我的益师良友。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我滋润,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  相似文献   

4.
南通师范二附小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个驿站,李吉林老师主张和创建的“情境教育”奠定了我教育理想的基础。在情境教育思想和南通师范二附小情境教育实践的濡染下.我踏上了一条对数学情境教学的执着追求之路。在十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开始了对情境数学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提炼。  相似文献   

5.
特色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特色学校.就是在教育上有别于其他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措施、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效果等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拜读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杨方忠先生《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先生对中国教育病状的剖析,我颇有同感;杨先生开出的药方,即借鉴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我更是赞同。我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近20年,对于中学语文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亦多有忧患。  相似文献   

7.
说起农村教育,我是情有独钟,因为我的生命和农村小学教育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我是由一名普通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校之长的;历经30年的农村教育生涯,真可谓是栉风沐雨三十载。昔日的选择,今天的自豪,情系教育,我始终不悔,  相似文献   

8.
“国家兴亡,教育有责;教育兴亡,我的责任。”这是我经常和教师探讨的话题,也是我多年的工作理念。我是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土校长,三十五年的农村教育生涯,二十年的领导经历,十四年的校长工作,把我的人生和农村小学教育紧紧地系在一起。 我为我的事业骄傲和自豪过,也曾因一些艰辛、挫折而懊悔和心酸过。  相似文献   

9.
脑中记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教育名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名家,这么多年我记得的一个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17岁投身教育工作,活了52岁,做了27年的校长,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我记得这个人就够我享用一辈子了,学习他的什么呢?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和大爱情怀,学习他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要关注那些善于学习、躬身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校长需要向众多教育名家学习,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初,我被邀请到国内某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给研究生上课,课题是跨化教育,实际内容应是教育哲学。为了很好地衔接我将要讲的内容,我让学生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他们很快就罗列了一大串的教育家,从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张伯苓、蔡元培、陶  相似文献   

11.
聂圣哲 《生活教育》2008,(10):11-13
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民教育.我首先想纠正大家包括我自己以前的一个错误认识,我们以前认为平民教育就是社会底层百姓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学校。其实不是这样.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平民教育有两个定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的上海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将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时至今日,上海教育也如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我觉得现在应该考虑教育现代化后的发展问题,我就从教育评估的视角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明华 《宁夏教育》2010,(10):24-24
时光荏苒,《宁夏教育》走过了30年办刊历程,这正好与我的教育生涯同龄。抚今追昔,感慨万千。30年前《宁夏教育》创刊时,我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30年来,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宁夏教育》一直是我每期必看、每月一见的教育刊物,是我忠实的伙伴,也是我成长的引路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不敢随便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存在多少这样的隔离现象,但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的整合与协调,肯定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个人的教育亲历,我作为母亲的亲历,我儿子的生活和教育亲历,是我对人性的教育叙事。我把我带儿子的过程,也看成我的教育亲历,和我教我的学生的过程,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性的实践过程。教育是生命的一部分,教育映照出人性。人性是一种发明创造的气质,是丰富多彩的。人性是试图超越的,并在相互参照下显现。教育映照人性是为了塑造人,这是一种他者塑造与自我造就的交织。  相似文献   

16.
詹娜 《大学生》2013,(22):56-57
正如果你问我愿意在哪个领域干上一辈子,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教育。自打我上幼儿园那会儿,我就立下了要当老师的志向。2011年1月,我来到美国佛蒙特州读小学教育和早期教育专业本科。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极具创意的教学方法、即将引领教育变革的教育科技以及更符合人性和认知规律的教育理念。在这里,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我在美国学校实习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17.
陈邦元 《教育文汇》2011,(12):21-22
我当过十多年高中政治教师,担任过一所中学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三年前,我离开教育岗位履新,成了教育的"局外人"。人虽离开了教育,但我仍时时关注教育,思考教育,时常从"旁观者"角度认识教育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学科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的基本手段。下面我谨以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实践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19.
邓蕙 《天津教育》2008,(4):6-10
田本娜先生自述:我的家庭可算是书香门第,我从小热爱读书。幼年丧父的我,在母亲的教养下,养成了刻苦、勤奋、诚实、宽容的品格。通过自学,我考入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1952年毕业。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虽在大学工作,但热爱基础教育,热爱儿童教育,热爱母语教育。我认为,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没有母语教育,就没有小学教育;没有小学教育,就难有大学教育。我一生以研究母语教育为安身立命之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孩子们和小学语文教师们,使我的生活充实而又快乐!  相似文献   

20.
我和《辽宁教育》结缘十多年,是它给予我智慧,给予我力量,帮助我专业成长,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欠缺的教师成长为名优教师. 十多年来,我既是《辽宁教育》的作者,又是《辽宁教育》的忠实读者,她是我的益师良友.从理论到实践,她滋养我,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她使我成为思考者,我常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探索和成功经验反馈给《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