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收藏》2013,(10):74-77
旧时唐代陶瓷器的收藏,以唐三彩最为人称道;越窑与邢窑瓷器较常见,绞胎瓷器的数量较少;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长沙窑即铜官窑瓷器,这与它被发现的时间较晚,且又属一个地域性较强的窑场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沙窑——一个未见于文献著录的古代瓷器窑址,经过近年来多次的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长沙窑瓷器在烧制时已能在釉中和釉下成熟地运用包括铜红色在内的各种颜色。这一工艺开创了中国釉下和釉中彩的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四川的邛窑瓷器在铜红色的运用上要早于长沙窑,但邛窑瓷器的地域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是一座民窑,这一属性决定了其生产目的是为了销售、盈利,与官窑、御窑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完全不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墓葬出土和传世器物资料来看,长沙窑瓷器畅销国内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销瓷几乎遍及整个亚洲地区。根据现有资料统计,长沙窑瓷器制品有70多种,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器。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因素,长沙窑瓷器在造型、装饰和功用上都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张海军 《收藏界》2014,(9):68-75
长沙窑是一座商业性瓷窑,古称为石渚窑,因窑址在湖南长沙市以北30公里所辖的望城县铜官镇书堂乡瓦渣坪一带,又称铜官窑。解放后的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显示,长沙窑的窑区除了瓦渣坪之外,谭家坡、陈家坪、廖家坝、胡家垅、蓝家坡、蓝岸嘴等都是遗址区域。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公元8世纪中后期,兴盛于中晚唐时期,而衰落于五代时期,其烧制时期仅150年左右,但其生产的产品器型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却是当时任何一个窑口所罕见的,长沙窑的香具亦是如此。长沙窑香具上所展现的各种类型文化元素无不体现出了唐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根据对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结果统计得知,长沙窑所生产的香具主要以香炉为主,兼有配套使用的瓷盒,其中香炉和瓷盒均可细分为多种样式,这在1996年出版的《长沙窑》一书中有详细记载,此书主要以1983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而笔者所在单位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长沙窑瓷器同样也是以此次调查发掘为基础。根据对馆藏长沙窑香具统计得知,香炉共有27件,瓷盒及盒盖共计两百余件,现针对相关器物的具体造型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岳岩 《收藏》2008,(8):165-165
提起中国长沙窑瓷器的收藏,吴跃坚这个名字是不得不说的。他拥有数千件长沙窑瓷器的庞大收藏体系,提出“长沙窑学”并在经济上支持了长沙窑研究会的成立。吴跃坚把对家乡的爱和对收藏的热情倾心浇灌在了长沙窑上,住这种浇灌下,一套精美实用的长沙窑书籍——《唐风妙彩》适时绽放出来。提起这套书籍,吴跃坚感慨道:“从开始拍照编辑,到最后的印刷出版,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7)
正唐代长沙窑是中晚唐时期兴起的外销性窑场,随着"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瓷面世,长沙窑的产品外销属性日渐明晰。经过梳理资料,发现在唐都长安和陕南地区,仅有零星长沙窑瓷器出土,从而反向证实了长沙窑主要用于海外销售。另外、在近年长安区发掘的韩休墓(《五牛图》作者韩滉之父)胡人舞乐图壁画上,长沙窑瓷装饰上常见的波斯枣(椰枣)与胡人形象也有生动表现,显示了唐长沙窑使用的这些装饰素材在唐墓壁画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6.
1998年,一群印尼人在苏门答腊群岛彭加岛附近海域采海参时无意间捡到了一些瓷碗。于是,一个被称为"黑石"号沉船的宝藏轰动了全世界。沉船上仅唐代长沙窑瓷器就有5万多件,占其全部出水瓷器的90%以上,这引起了古陶瓷界的极大关注,逐步形成了一个长沙窑学术热和收藏热。长沙窑古称石渚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分布  相似文献   

7.
陈硕 《收藏》2016,(10):172-181
2016年7月23日,“诗意的彩瓷——长沙窑瓷器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长沙窑首次全面赴京展示。  相似文献   

8.
长沙窑瓷器2021年6月首秀"国家名片",《集邮博览》2021年第6期刊登了几篇介绍长沙窑的文章,这些文章叙述翔实,知识丰富,有助于读者对长沙窑瓷器的了解。其中《人间彩瓷今何在长沙窑口觅芳踪》一文说:"到后来元青花工艺成熟,景德镇将釉下彩瓷发展到新的高度,创造了久负盛名的青花瓷器",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创造"一词不属实。  相似文献   

9.
于文荣 《收藏》2010,(2):54-55
长沙窑始烧于唐代中期,盛于晚唐,五代后逐步衰落,宋代基本停烧。从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进行过5次正式调查与发掘。长沙窑以烧青瓷为主,也烧少量黑瓷与白瓷。瓷器装饰以青釉下褐、绿、红彩及印模贴花罩褐彩最具特色。特别是青釉下褐绿彩、褐红彩、红绿彩是中国瓷器彩釉装饰的首创,打破了中国瓷器传统上以单一的青、黑、白釉及刻、印花等装饰瓷器的做法,这是唐代长沙窑工对中国陶瓷工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婴戏图,即描绘孩童游戏的图案。自晚唐五代出现以来,婴戏图历经宋、元、明、清及至民国的长期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传递着传统儒家哲学中多子多福的观念以及人们对子孙满堂美好生活的追求。晚唐及五代瓷器上的婴戏图,最早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南方以湖南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扛莲童子纹和越窑青瓷刻划划海水莲花婴戏图为代表。北  相似文献   

11.
覃小惕 《收藏》2008,(1):52-53
广西一位藏友说,他在桂林的古玩市场见到了一些长沙窑瓷器,问我有没有可能是真的?我说完全可能,因为长沙窑瓷器曾途经广西并在当地销售过。他接着又问,大致是什么时候呢?这下把我问住了。同家后查阅资料,总算弄清楚了这个问题,特撰文为广大藏友收藏长沙窑瓷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20,(7)
正作为唐代重要的外销瓷窑场,长沙窑在釉色、造型、装饰元素等诸多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域外风格,其中模印贴花装饰技法是长沙窑瓷器装饰中颇具特色,也是域外元素使用较多的一类。在椰枣纹、菠萝纹、摩羯纹、胡人、武士、狮子等模印贴花装饰中,人物形象研究者较少涉足。本文以此切入,整理目前考古发现及公私收藏的长沙窑模印贴花瓷器上的人物形象,将其大致分为奏乐、舞蹈、行礼、骑士等类别,其中奏乐、舞蹈类较之其他类别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9)
正2016年7月23日,"诗意的彩瓷——长沙窑瓷器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长沙窑首次全面赴京展示。20世纪,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深入,唐代"南青北白"之外,瑰丽的彩瓷窑——长沙窑横空出世。长沙窑以彩瓷立窑,以文化立基,这是唐代任何窑口所不可比拟的。2012年,文博界有声音认为,应该予以长沙窑新的评价与定位,提出"南青北白长沙窑"的新命题,将长沙窑与"南青北白"并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鲜有记载的唐代民间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窑址主要分布在湘江东岸的望城区铜官镇和石渚湖沿岸。现存窑业遗迹包括挖泥洞、作坊、货仓、码头、窑工生活区、墓葬区等,涵盖了从原料采集、加工,到瓷器制作、烧造,再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瓷器产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长沙地区的瓷器烧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东汉至唐"安史之乱"之前,长沙窑属于岳州窑外围窑区。"安史之乱"后,南迁的窑工带来了北方的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07,(10)
关氏所藏宋代陶瓷本书中收录宋、辽、金及西夏各时期的瓷器,并附以五代及元代的器物共205件,以阐明宋代陶瓷艺术上承下接的历史进程。瓷器按窑场分类,再按年序排列,以便读者能对各窑场的历史沿革及纹饰的演变得以了解。著录的瓷器除注明规格尺寸、窑口、年代外,对器物外观特征亦有详细描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收藏》2014,(1):39-43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叶,衰落于五代初期。长沙窑产品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它的釉下彩装饰,其装饰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等等。而除了这一点之外,其能够屹立于唐代“南青北白”陶瓷大环境中,还应归功于它的造型多样化,比如...  相似文献   

17.
隋唐五代到南宋期间,四川成都地区制瓷业已相当发达,成都窑、彭县窑、琉璃厂窑、邛窑等都具相当规模,且各有特色,都创烧了不少珍贵的瓷品留存后世。玉堂窑是近年在成都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古窑遗址,地处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因此而得名。玉堂窑始烧于唐,终于宋,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创烧了不少珍贵的瓷器,  相似文献   

18.
鲁敬平 《收藏界》2011,(5):59-64
说到湖湘古瓷,人们就会想到湘阴窑、长沙窑。谈起湖湘古彩瓷,人们可能还是把目光投向湘阴窑与长沙窑。但却不知,在湖湘古彩瓷中,从湘江逆流而上,还有湘潭的湘乡石龙窑、衡阳的衡山窑和耒阳窑、永州江永的千家峒窑等,它们都是湖湘古彩瓷中的姊妹花。一、湘阴窑湘阴窑属于东汉瓷窑,在今湖南湘阴,由此冠名。唐、五代湘阴隶属岳州,亦称岳州窑,有文献记载,岳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冯晖墓青瓷托盏曾收录于《咸阳文物精华》,《五代冯晖墓》考古报告(重庆出版社,2001年)也已面世,但未就出土瓷器的窑口予以  相似文献   

20.
杜文 《收藏》2010,(2):64-65
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在打捞出水的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了巨大轰动。遗憾的是,这些沉船打捞文物与中国文博单位擦肩而过,未能入藏中国,于2005年落户新加坡,被圣淘沙集团购藏,并在下属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据新加坡藏界介绍,有少量的黑石号沉船瓷器在打捞时散出,被新加坡藏界购得,后来有些出水长沙窑瓷还被中国大陆收藏家购回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